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漂法(即银染料漂白法)彩色片的制作工艺已有悠久的历史。由于银漂胶片系将染料直接加入各乳剂层中,故其画面不仅色彩鲜艳、色牢度好,而且清晰度也高。因此可以说,银漂法兼具染印法及多层彩色片的某些重要特点。然而,银漂法在彩色还原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甚至有碍其发展。本人  相似文献   

2.
在前述讲座中,介绍了多层彩色胶片依赖于成色剂这一类照相有机物而形成彩色影象.它的基础是曝光的胶片在显影过程中,由成色剂与显影剂氧化物偶合而生成染料.与此不同的是染印法胶片、染料扩散法胶片和银漂法胶片,它们形成彩色影象的原理不是染料的生成,而是染料的转移(染印法、  相似文献   

3.
银漂胶片在乳剂中加入的是高纯度偶氮染料。曝光后冲洗时,曝光部分的染料被洗掉,留下未曝光部分的染料,形成反转影像。银漂胶片的特点是彩色鲜艳、饱和、色牢度好。同时,涂层中的染料可降低光散射,故清晰度也好。这种胶片可用于放大巨型照片,亦可直接扫描分色作制版原稿,以及直接拍摄工程图等。  相似文献   

4.
银染料漂白法(以下简称银漂法)类型的感光材料,近二十多年来不断有新产品出现,其质量愈来愈好,加工方法也愈来愈简便。本文仅就其加工药液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介绍,其重点是介绍银漂法加工中独特的染料漂白药液。众所周知,银漂法感光材料是将黄、品、青染料分别加入到感蓝、感绿、和感红的乳剂层中,材料曝光后,经过黑白显影显  相似文献   

5.
银漂法彩色感光材料是由含黄、品、青染料的感兰、绿、红的乳剂三层所组成。与彩色显影法不同,染料不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而是在生产时就已置于层中。经曝光和黑白显影后,显出的银负象借还原作用使层内染料比例于银影密度而破坏。随后将未反应的银粒漂掉,再定影除去剩余的卤化银,即得一正的彩色画面。  相似文献   

6.
成色剂(1)     
现代感光材料中形成彩色影象主要有下列四种方法: (1)彩色显影法在感光材料或显影液中含有特殊化合物(成色剂),显影加工时在感光材料涂层中生成染料而形成彩色影象。 (2)银漂法在感光材料中加有染料,加工处理时把曝光部份的银漂除,并使该部份的染料破坏(漂白),而由未曝光处的染料形成正象。  相似文献   

7.
答: 银漂胶片感光乳剂层要求有适宜的胶、银、染料之比,尽量小的灰雾度和较高的感光度,为保证彩色还原良好,要求光学增感染料感光峰与印片母片成色剂之吸收峰严格对应,并且不串层,不易被偶氮染料从卤化银颗粒上解吸;黄、品红、青染料亦须严格选择。胶片照相性能,应根据印片母片(彩色正片或彩色中间翻正片)的不同,确定合适的各层感光度及适宜的反差值。为调  相似文献   

8.
银漂法彩色胶片是一种新型的正—正彩色胶片,兼有染印法胶片色牢度好,彩色鲜艳和多层法胶片清晰度高、加工简单的优点。银漂法彩色胶片的出现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正式投产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目前是瑞士汽巴公司独家经营。国外现有银漂法胶片主要用于彩色照相、广告陈列和彩色印刷,近年来,逐渐在科技、工业摄影等方面开始应用,服务于航空测量学、生态学、地形学和环境学等的研究工作。本文对银漂胶片的原理、特点,应用和发展简要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彩色照相形成的影象,包括在显影银地方生成吖亚甲胺和吲哚酚的染料影象,漂去显影银,最后,在彩色相纸上只剩下染料影象。彩色相纸是在纸基上涂布含有成色剂的卤化银照相乳剂,曝光后,用芳氨为主的彩色显影液显影,同时,成色剂与显影氧化物结合生成染料影象,此影象所含的显影银必须漂除。用“漂定浴”来漂银,其基本组成为:多元酸(如:乙二胺四乙酸)的铁螯  相似文献   

10.
在苏联电影中,通常使用-SP和ORWOPC-7两种多层彩色正片,按照MPTY17-208-66的条件,采用常规加工方法印制彩色拷贝。但是,加工-8P胶片的MP TY推荐漂白液不能完全漂掉PC-7胶片的金属银。由于PC-7胶片的下层(感红层)漂白最坏,因此青影象失真得特别严重。用印片滤色镜曝光的乳剂密度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1.
柯达公司采用漂白抑制剂保留银声带,可省去再显影工序。具体的方法是在普通彩色法的表面涂一辅助层。辅助层的卤化银含量控制在20~40毫克/呎~2,感光度较乳剂层低2—15倍,增感峰为480mμ或590mμ(介于感兰,感绿乳剂层或感绿感红乳剂层的光谱增感峰之间),因此,能在白光曝光画面时,辅助层不感光:在通过Wratten滤色片曝光声带时,不致因辅助层曝光不足,乳剂层曝光过度而出现光晕。辅助层共有三种:一种含漂白抑制成色剂(BIR成色剂),它与显影剂的氧化  相似文献   

12.
胡家源 《照相机》1998,(4):35-36
在彩色胶片的冲洗加工中,人们对彩色显影过程的重视不言而喻,相对而言却忽略了漂白、漂定过程的重要性,这是很不应该的。在彩色胶片的加工中,漂白过程的作用是将在彩色显影时生成的金属银氧化,使银原子转化为银离子,并借助介质中的卤化物与银离子反应生成卤化银,生成的卤化银在定影阶段被溶解掉,只留下染料影像。同时,彩显时彩显剂的氧化产物——附二亚胺(QDI)十与电离后的成色剂负离子偶合生成染料。但在彩显阶段部分青染料还只是无色的隐性染料。这种隐性染料必须在漂白剂的氧化作用下才能形成有色染料,也就是说青隐性染料…  相似文献   

13.
胶片定影实际上是溶解银的过程。疲劳的定影液一般含银为3~5克/升。黑白胶片的影像由银组成,未曝光部分的银溶解在定影液里。彩色胶片的影像由染料组成,银全部溶解在漂白后的定影液中。定影液中的银可用种种方法回收。电解法回收的银纯度高,可达99%左右;金属置  相似文献   

14.
一、乐凯彩色相纸的成像原理乐凯彩色相纸有三个乳剂层,它们分别感红光、绿光、蓝光。扩印机通过彩色底片来的光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颜色相应地使每一层卤化银晶体产生一个潜影。在显影过程中,感光卤化银晶体生成金属银的同时各层的成色剂则分别产生三种补色,即黄色、品红、青色的染料。然后经过漂定液除去金属银,未曝光的卤化银通过水洗、干燥使彩色影像稳定。因彩色底片是原景物的补色,而相纸上的颜色是底片上的补色,所以被颠倒的颜色又被颠倒过来了,恢复了原景物本来的颜色。  相似文献   

15.
京友 《影像材料》2002,(5):53-53
彩色感光材料的成像原理有些是相同的 (例如 ,彩色胶卷、彩色相纸、彩色反转片等 ) ,有些是不同的(如彩色正片、彩色一次成像胶片、染印法彩色胶片等 )。归纳起来总共有 4种彩色成像方法 ,所有彩色感光材料都是利用这 4种成像原理来制造的。分别叙述在下。染料生成法 这种方法是将染料中间体 (成色剂 )加入到感光乳剂层中 ,涂成的感光材料经曝光、显影加工 ,染料中间体与显影氧化物偶合形成染料(彩色影像 )。这种方法是现代制造彩色感光材料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 ,国内外大多数彩色感光材料都是采用此法生产的。例如彩色负性胶卷、彩色相…  相似文献   

16.
一步摄影彩色片影象染料一步摄影黑白片是以银盐扩散转移反转原理为基础,通过负片曝光,在强碱性显影浆的作用下,未曝光的卤化银形成络合离子扩散迁移到与负片叠合在一起的正片接受层,被还原剂还原为金属银而形成正像。这就是一步法成象的基本过程。一步摄影彩色胶片的负片与多层法彩色底片一样,有三个基本  相似文献   

17.
多层彩色电影底片,除了其它的辅助层外,主要是由含黄成色剂感蓝光的卤化银乳剂层、含品红成色剂感绿光的卤化银乳剂层和含青成色剂感红光的卤化银乳剂层组成。根据减色法原理,形成相补的彩色影象。就卤化银乳剂本身而言,不论是溴碘化银型的乳剂,还是氯溴化银型的乳剂,仅对蓝、紫光线感光,为使这类乳剂也对其他颜色的光线,例如绿光、橙光、黄光、红光等光线也能感光,并把相应颜色的影象记录下  相似文献   

18.
银价的不断上涨已经引起人们考虑使用银染料漂白技术,以降低黑白或单色乳剂的白银消耗。汽巴公司改进了它的银染料漂白工艺。英国专利2017324A介绍说,染料漂白催化剂被乳剂层中的显影银还原成活性二氢形式(active dihydroform)并被扩散到含有一种永存的可漂白染料的接受层中。采用的染料是汽巴克罗姆工艺中使用的那些染料,染料漂白催化剂是一种二氮苯(diazine)化合物。其他适宜的染料漂白催化剂在德国展出专利2010707和2144297/8法国专利1489460及美国专利2270118中进行了介绍。银盐涂层可以是负性乳剂或直接正性乳剂,分别产生正性或负性染料影像。这种工艺特别适用于x-光片、缩微片、印刷片  相似文献   

19.
KodakT400CNBlack-and-whiteFilmT400CN在彩色冲洗药液加工后形成黑白底片。鉴于专门从事黑白片业务的冲洗点变得日益稀少,因此该原理是不错的。柯达T400CN可印在常规的黑白相纸或透明的显示材料上。近年来,发色胶片的世界一直被无声无息所笼罩。伊尔福是唯一提供在普通C41彩色负片加工液中显影的黑白胶片(XP2)的公司。实际上,这种胶片呈现出明显的优点。曝光宽容度非常宽,颗粒比普通同等速度的黑白胶片细。发色胶片固然使用了彩色胶片技术的原理,但只是提供单独的乳剂层。在标准的彩色显影液中,已曝光的澳化银还原为银,经…  相似文献   

20.
于松嘉 《影像技术》1995,(1):33-35,38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在采用改变多层彩色胶片乳剂层排列结构的新途径,以提高彩色负片的感光度。着重介绍了通过在分色感光层的下面,再涂一层卤化银颗粒较细小的乳剂层,引起漫反射光提高该分色感光层感光度的原理和实效。文中详细地阐明了下层乳剂层的厚度和卤化银颗粒大小对上层乳剂层感光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