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氧弹法考察了基础油和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结果表明,增加基础油的芳烃和含硫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能够提高基础油和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可以通过改变基础油的组成来改善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  相似文献   

2.
聚脲润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矿物油和聚α-烯烃为基础油,利用二异氰酸酯与有机胺反应制备聚脲润滑脂。探讨了基础油、有机胺、异氰酸酯等组成及制备工艺条件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组成和工艺条件的优化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脲润滑脂。制备的聚脲润滑脂具有高滴点和良好的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防腐性和抗磨极压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介电谱测试技术对润滑脂进行种类识别及氧化安定性的研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计法、氧弹法等标准试验方法对润滑脂氧化安定性进行评定分析.结果表明,介电谱测试技术可以实现对润滑脂基础油的种类识别及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选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烘箱氧化法考察了一种芳胺低聚物抗氧剂在基础油(酯)中、锂基润滑脂中的抗氧化效果,用氧化安定性和腐蚀性试验考察了该抗氧剂在AS5780航空涡轮发动机油中的性能。结果表明,芳胺低聚物抗氧剂在基础油(酯)中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效果;在润滑脂和航空涡轮发动机油中,都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α-烯烃合成油与双酯类合成油以5种不同比例复配的油品作为基础油,在相同锂皂含量以及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5种锂基润滑脂试样,通过考察试样的热安定性、低温性能、剪切安定性与胶体安定性,分析黏度相近、类型不同的合成基础油对锂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双酯类合成油为基础油制备的锂基润滑脂,其剪切安定性与胶体安定性均优于以聚α-烯烃合成油为基础油制备的锂基润滑脂;而聚α-烯烃合成油由于倾点低、高温蒸发损失小,以其为基础油制备的锂基润滑脂具有优异的热安定性和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α-烯烃合成油与双酯类合成油以5种不同比例复配的油品作为基础油,在相同锂皂含量以及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5种锂基润滑脂试样,通过考察试样的热安定性、低温性能、剪切安定性与胶体安定性,分析黏度相近、类型不同的合成基础油对锂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双酯类合成油为基础油制备的锂基润滑脂,其剪切安定性与胶体安定性均优于以聚α-烯烃合成油为基础油制备的锂基润滑脂;而聚α-烯烃合成油由于倾点低、高温蒸发损失小,以其为基础油制备的锂基润滑脂具有优异的热安定性和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热化学、胺和异氰酸酯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阐明了TGR聚脲润滑脂优良的氧化安定性、胶体安定性、机械安定性和极压抗磨性。TGR聚脲润滑脂在鞍山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链铸机上的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它可抵御高温、高负荷,并在有水淋的恶劣工况下使用,可改善设备运转条件,为钢厂带来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廖顺  彭翔  曾海 《石油商技》2013,(5):54-59
聚脲润滑脂由于具有高滴点、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热安定性以及一系列优良的使用性能,特别适用于高温、重负荷、宽速度范围以及与不良介质接触的润滑场合,现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造纸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工业等,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高性能润滑脂品种中应用广泛的一类润滑脂。据中国石油炼制分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调查统计,201O年,北美和日本的聚脲润滑脂产量分别占该地区润滑脂总产量的6.02%和28.1%。  相似文献   

9.
以茂铁聚α-烯烃(m PAO)为基础油,聚脲为增稠剂,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 DTC)和无灰二硫代磷酸酯(Irgalube63)作为添加剂制备聚脲润滑脂。利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不同基础油和添加剂对聚脲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并分析钢块磨痕表面形貌和磨痕表面主要化学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含有Mo DTC和Irgalube63添加剂的m PAO型聚脲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优于同类PAO作为基础油的聚脲润滑脂。  相似文献   

10.
烷基萘具有优良的氧化安定性,可用作润滑油基础油。采用模拟试验,对用烷基萘(40℃运动黏度63.5 mm2/s,100℃运动黏度8.0 mm2/s)替代部分APIⅢ类基础油调配的SN 5W-30汽油机油的氧化安定性,高温清净性,摩擦特性和低温流动性进行了考察。烷基萘可以提高SN 5W-30汽油机油的氧化安定性和高温清净性,并能够小幅度地改善SN 5W-30汽油机油的低温(-35℃)泵送性能,但并不能改善SN 5W-30汽油机油的低温(-30℃)启动性及摩擦性能。可以推测,用烷基萘调配的SN 5W-30汽油机油比完全用APIⅢ类基础油调配的SN 5W-30汽油机油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图0表6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1.
润滑脂氧化后酸值增加,腐蚀严重及破坏胶体结构,导致润滑脂性能下降.氧化安定性是润滑脂重要的质量指标,也是影响润滑脂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就稠化剂,基础油和抗氧剂对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有机或无机稠化剂比金属皂基稠化剂有更好的氧化安定性.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与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具有一致性,未精制或过度精制的矿物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零部件烘干悬挂运输链的工况及对润滑脂的性能要求,通过对基础油、稠化剂、防锈剂、抗氧剂的筛选,研制了长城汽乍零部件烘干悬链用高温润滑脂。使用试验结果表明,研制产品具仃优异的高温黏度、氧化安定性及防锈性,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考察了基础油种类、黏度,稠化剂种类、稠度、测试温度和时间等对润滑脂滚筒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稠化剂的种类对滚筒安定性影响很大,滚筒安定性排序(由好到差)为复合锂复合磺酸钙PTFE十二羟锂聚脲硬脂酸锂,而基础油的种类和黏度以及润滑脂的稠度对其影响并不大;测试时间和温度对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试结果的影响很大,随着测试时间的增加以及测试温度的升高,润滑脂的稠度变化增加,锥入度变化率增大。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冶金行业板坯连铸机工况,通过筛选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的,研制了一种具有良好的高温性、抗水性、剪切安定性、极压抗磨性的聚脲润滑脂,即长城MCC-A聚脲润滑脂。研制脂已在某大型冶金企业奥钢联板坯连铸机上进行了应用,并成功替代了原用的进口脂。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辆轮毂轴承润滑脂在我国西南部山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软化流失现象,使用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法)对4种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4种润滑脂的氧化反应活化能测定结果及车辆实际使用结果发现,虽然4种润滑脂存在高温氧化现象,但并不是导致润滑脂变软流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合成烷基萘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热安定性和水解安定性。合成烷基萘与聚α-烯烃(PAOs)调合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协和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剖析了在180℃温度下高温氧化试验的结果,提出了油品氧化安定性与组成参数C_A%(芳烃含量)、S%(硫含量)之间的关系。 1.基础油的氧化反应烃的氧化是自动氧化反应。芳烃及硫化物的浓度随原油的来源、精制的类型和深度而变化,当其以最适浓度存在于油中时,就可以得到氧化安定性较好的基础油。  相似文献   

18.
改性大豆油配方的氧化安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碱炼大豆油和三种基因改性大豆油作为基础油,采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和旋转氧弹(RBOT)试验考察了四种改性大豆油中的起始氧化温度、不同添加剂配方对改性大豆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以及基础油和降凝剂对改性大豆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大豆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其氧化安定性越差;抗氧剂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在改性大豆油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尤其在基因改性大豆油中,聚-α-烯烃和添加剂的复配使其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均超过了相同配方的聚-α-烯烃油样。倾点试验结果表明,聚-α-烯烃和降凝剂的加入还可以明显提高改性大豆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差热扫描分析法(DSC)在分析润滑脂高温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本文采用DSC测定了不同配方润滑脂的热焓和氧化诱导期(OIT)。结果表明:润滑脂的稠化剂含量与热焓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2);OIT能够很好地评价不同润滑脂的静态高温氧化安定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组成对电机脂的影响,得出三组分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最佳比例为1∶0.4∶0.4。研制的电机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胶体安定性、机械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抗磨性、防腐性、抗水性和较长的高温轴承寿命。由现场试验筛选出了适合的基础油黏度,所生产的电机脂在使用试验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