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主元分析(PCA)是一种能够对过程生产进行监测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原始数据空间的维数。为了更好地进行故障检测与诊断,介绍了基于PCA多变量统计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给出了广泛应用在多变量统计过程上的T2和Q(或SPE)统计量。利用PCA分析建模可以消除变量间的非线性关联,降低噪声影响。用田纳西-伊斯曼过程TEP(Tennessee-Eastman Process)平台产生仿真数据,并利用Matlab软件建立故障检测与诊断模型。通过T2和Q(或SPE)统计量与其阈值的判断,进行对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实验表明,基于PCA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对过程的非正常变化做出反应,也能较正确地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以及相应环节。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传感器的相关时序测量数据,在假设只存在传感器故障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成分分析(DPCA)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根据测量数据建立传感器的DPCA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利用T2和SPE统计量进行传感器的故障检测。同时,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模型的传感器有效度指标SVI推广应用于DPCA模型中。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中重要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和识别出故障传感器。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统计过程性能监测尽管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但也限制了它的故障诊断能力。本文在故障子空间和PCA监测模型及故障重构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T2统计量的故障诊断问题,获得了主元空间中故障可重构性、可分离性的必要充分理论条件。通过对双效蒸发过程的仿真监测,证实了所获理论结果的有效性;表明通过故障重构不仅为故障识别提供了基础,而且重构故障幅值波形还为判断传感器故障类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2.4米风洞试验装备的故障监测与诊断(FDD)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规则推理(RBR)和主元分析(PCA)的并行故障诊断系统;对试验流程和因果关系较强的单一装备故障,采用RBR诊断方法;而对控制过程和重要传感器的故障,通过构建PCA模型,根据平方预报误差(SPE)实现系统故障的诊断;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实时性好、诊断结果与实际相符合、且对过程故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主元方法进行传感器故障检测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元分析方法(PCA)是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过程监测和故障诊断手段。在假设过程只存在传感器故障的情况下,系统地分析了PCA方法在传感器典型故障下的检测行为。首先导出了Hoteuing T^2和Q两个检测统计量在传感器不同故障下的变化关系和规律,然后从理论上给出了每个传感器故障的可检测性条件。最后通过火电厂锅炉过程中传感器故障检测实例验证了所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监控系统数据异常时,故障检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监控系统传感器异常的核主元分析(KPCA)检测方法.利用平方预报误差(SPE)统计量和均方贡献值法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源的定位,改善了主元分析(PCA)应用于非线性系统故障检测准确性低的问题.分别利用基于KPCA和PCA的故障检测模型进行仿真比较.实验结果表明:KPCA提高了非线性监控系统传感器异常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工作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现有的PCA故障诊断模型在检测工作站故障时存在模型过度拟合、指标冲突、参数敏感度低等问题,误检漏检较多。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CA模型的工作站故障诊断方法,即MA-PCA(Multi-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在传统PCA主成分分析故障诊断模型基础上,在主元空间和残差空间计算T2和SPE统计量,引入控制限融合深度系数的统计量指标,调整控制限,根据主成分中的参数贡献量反馈调整诊断模型,构建自适应更新的故障诊断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PCA模型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并与传统PCA模型和三项故障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对,该方法在故障诊断准确率上可提高2.7%~8.2%。  相似文献   

8.
深海载人潜水器推进器系统故障诊断的新型主元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多推进器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快速定位难题,将基于信度分配的模糊小脑神经网络(credit assignment-based fuzzy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FCA–CMAC)应用于主元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推进器系统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应用推进器系统正常运行的历史电流样本数据,由主元分析模型得到各推进器的电流预测值.其次,计算出故障检测统计量均方预测误差(squared prediction error, SPE),根据SPE值是否跳变,判断推进器系统有无故障发生.通过分别重构各推进器电流信号的SPE值对故障推进器进行定位和隔离.最后,通过对实际海试数据进行仿真处理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通过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BP)和常规小脑神经网络(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CMAC)神经网络进行比较,说明基于FCA–CMAC神经网络的主元分析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IEC三比值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存在缺编码、编码边界模糊和诊断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主元分析和重构贡献图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建立的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统计过程模型上,构建SPE、T2统计量和重构贡献指标对变压器故障进行检测,并分析了贡献图法和重构贡献法的故障诊断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主元分析和重构贡献图的故障诊断方法对数据更敏感,能够有效弥补IEC三比值法的不足,提高故障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火炮自动供弹系统运行状态并实现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研究开发了基于小波分析法和主元分析法的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利用小波分析供弹系统中变化剧烈的非平稳监控信号,这种方法对监控信号进行小波分解、非线性阈值化降噪处理完成了信号的重构。采用主元分析法(PCA)从监控变量中提取出主元,按照置信界限85%选取主元个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SPE和T2统计量,并分析统计量与控制限的状态判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分析过程变量对SPE的贡献图识别故障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唐勇波  桂卫华  欧阳伟 《计算机工程》2011,37(23):226-228,231
在常规DGA诊断方法中,存在故障数据不敏感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重构贡献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在建立主元分析模型后,采用SPE和T2统计量检测故障,在分析重构贡献法故障诊断性能的基础上,利用重构贡献法识别故障。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识别故障发生的原因,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故障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2.
SVR结合小波变换的SUH传感器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故障多、采样难且精确建模难度大的特点,将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引入到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机载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中,提出了一种将SVR与离散小波变换(DWT)相结合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传感器故障检测与分离方法。利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具有自学习和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的特点,建立基于SVR的残差生成器并利用残差检测故障。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实现对故障的隔离与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将SVR与DWT相结合进行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机载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特征信息提取的完整性,实现故障模式分类的准确性,达到网络训练测试的快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新方法。在OrCAD16.3中通过设置仿真模拟电路元器件参数及其容差,获得电路各状态的MonteCarlo样本数据,经PCA降维提取特征信息以获得最优的特征模式,继而采用ELM对故障进行分类识别。以Sallen-Key带通滤波器电路为实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特征提取效果好,神经网络训练学习速度快,故障诊断效率高,泛化性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一种多元统计技术,在过程监控和故障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过程监控中数据量大的特点,提出一种稀疏主元分析(spar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通过引入lasso约束函数,构建稀疏主元分析的框架,将PCA降维问题转化为回归最优化问题,从而求解得到稀疏化的主元,并提高了主元模型的抗干扰能力。由于稀疏后主元相关的数据量减少,利用数据建立过程监控模型,减少了计算量,并缩短了计算时间,进而提高了监控的实时性。利用田纳西伊斯特曼过程(TE processes)进行实验仿真,并与传统的主元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提出的稀疏主元分析方法在计算效率和监控实时性上均优于传统的主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中的基于梯度的传统学习算法多存在参数选择困难、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化、过拟合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的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算法只需设置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能够较好地避免上述问题,缩短故障诊断时间、提升诊断精度。通过仿真试验表明:基于ELM算法所建的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模型要比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所建的模型耗时短且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流线型AUV舵故障,提出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蚁群算法优化改进型Elman神经网络,建立了AUV角速度运动模型,通过蚁群算法和梯度下降法对改进型Elman神经网络训练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蚁群算法优化的改进型Elman神经网络具有训练速度快,不易陷入最优解等特点。提出了基于角速度残差检测舵故障,再通过定角度航行和定速直航的主动诊断方式,判定舵故障类型的故障诊断方法,探讨了基于角速度残差和角度残差的变化趋势来诊断舵卡死和舵变形故障的故障决策方法。对流线型AUV的舵变形及舵卡死故障进行了水池模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海永  李晓  张岩 《计算机工程》2011,37(12):82-84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资源受限的特点,在主成分分析融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WSN簇内分级数据融合算法。采用自学习加权方法估计各个传感器的测量方差,通过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法对簇内传感器节点的测量数据进行修正,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各传感器的综合支持度和数据融合的公式。通过应用实例和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流形学习中邻域大小参数的合适性判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形学习算法能否成功应用严重依赖于其邻域大小参数的选择是否合适,为此,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邻域大小参数的合适性判定方法。基于流形的局部欧氏性,该方法用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重建误差对邻域图上每一个邻域的线性程度进行衡量,然后根据邻域图上所有PCA重建误差的聚类个数来判定相应邻域大小的合适性。该方法无需象残差那样运行相对耗时的流形学习算法,从而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其有效性可通过实验结果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基于DCT和GA-SVM的轴承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龙  张培林  李兵  徐超  王国德 《计算机工程》2012,38(19):247-249,253
针对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遗传算法(GA)和支持向量机(SVM)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利用DCT的能量聚集性在广义频域建立原始特征向量集,运用GA以SVM的最低分类错误率为目标函数建立故障特征向量集,使用SVM完成轴承故障诊断.分别对轴承内圈故障、外圈故障、滚动体故障进行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诊断轴承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