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盐酸胍改性大豆蛋白制得大豆蛋白胶,并加入一定量的石墨烯进行辅助改性,采用SEM,DSC,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石墨烯对改性大豆蛋白胶外观结构、固化温度、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及官能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最佳加入量为0.04 mg/m L,此时改性大豆蛋白胶的干状剪切强度为1.577 MPa,湿状剪切强度为0.746 MPa。与未加入石墨烯的改性大豆蛋白胶相比,加入石墨烯的改性大豆蛋白胶的结构更加疏松多孔,但固化温度、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官能团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过程的模型,研究了吸附塔各功能区床层数比例、床层间空体积比例及床层总数对过程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吸附区和脱附区与提纯区床层数的适宜比例分别为0.5~0.7和0.4~0.5;缓冲区占总床层数的适宜比例为8.5%~13%;吸附剂床层总数的增加及床层间空体积的降低,可以提高过程的分离效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工艺的方案为16(3-7-4-2)床层;该方案在基本保持过程性能前提下减少了吸附剂床层和吸附塔数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S.W和Lumms两种裂解焦油分离工艺的对比,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4.
采用康尼扎罗合成法和萃取分离技术,对三羟甲基丙烷的合成与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较佳合成和分离工艺条件,在较佳工艺条件下,产品收率≥85%,产品纯度≥99%。  相似文献   

5.
从催化裂化汽油中切割分离出沸点小于70℃的轻汽油馏分,其中含有大量C5-C6叔碳烯烃,可作为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的原料。采用AspenPlus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及操作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叔碳烯烃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切割塔理论板数为18块,进料位置为第12块理论板,回流比为0.8,压力为0.2MPa的条件下,轻汽油收率为42%,叔碳烯烃总收率为94.90%,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苯加氢过程中产生的二甲苯残液进行分离,通过减压精馏实验并结合化工模拟软件PRO II 9.0建立的二甲苯残液分离模型对其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高效精馏,可以实现焦化二甲苯残液中组分的分离;在理论板为60,压力为10k Pa,回流比为15时,可以获得w99.0%的茚满,回流比为20时,可获得w99.0%的四氢化萘,单程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实验与模拟结果为实现工业化分离二甲苯残液制备茚满和四氢化萘产品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环戊二烯分离工艺述评刘家祺,王秀珍,张志鸿,乔世璋(天津大学化工系天津300072)LiuJiaqi;WangXiuzhen;ZhangzhihongandQiaoShizhang(DepartmentofChemicalEngineering,Ti...  相似文献   

8.
醇析法分离提纯黄原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醇析法是一种有效分离提纯黄原胶的方法。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黄原胶质量及收率的影响,并对采用硅藻土过滤法进行预处理,醇析法分离提纯黄原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9.
MTBE裂解制异丁烯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继东  刘敏 《石油化工》2002,31(8):638-640
对MTBE裂解制异丁烯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 ,在分离实验的基础上 ,设计了前水洗和后水洗两种分离工艺流程 ,采用Aspenplus软件对这两种分离流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两种流程均能得到合格的异丁烯 ,两种分离工艺流程各有其特点。前水洗分离流程已成功地应用到多套MTBE裂解制异丁烯的工业生产装置中。  相似文献   

10.
在结合常规碳五分离工艺缺点及碳五热二聚特性的基础上,开发了在异戊二烯(IP)与环戊二烯(CPD)分离之后进行热二聚的后热二聚碳五分离新工艺,IP与CPD分离的关键为IP分离塔与CPD回收塔的组合。结果表明:后热二聚碳五分离新工艺具有更高的产品收率、更好的产品质量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就地环氧化合成环氧大豆油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讨论了双氧水用量及粗品精制对产物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找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备的产品质量优于我国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亲水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β-巯基乙醇(ME)为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变性剂,在8mol/L的尿素溶液中对SPI进行接枝共聚改性。核磁共振表征结果证实,接枝产物为SPI-g-PAMPS(聚AMPS)。考察了APS浓度、ME浓度和AMPS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较佳的接枝条件为:c(APS)=40mmol/L、c(ME)=171mmol/L、c(AMPS)=281mmol/L。用激光光散射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SPI和SPI-g-PAMPS的溶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PI-g-PAMPS胶粒的流体力学半径显著减小,在水相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明显改善;SPI-g-PAMPS溶液的Zeta电位较SPI体系低,可提高SPI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蛋白质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从动植物原料中提取蛋白质的方法。综述了各类不同的分离提纯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指出了蛋白质分离纯化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渗透蒸发膜分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幸 《石油化工》2002,31(7):544-546
以多孔聚醚砜 (PES)超滤膜为支撑层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亲水性聚乙烯醇 (PVA) /PES复合膜 ,分别在6 0、70、80℃下对不同浓度的乙二醇溶液进行渗透蒸发实验 ,并在不同温度下对PVA均质膜做了溶涨平衡实验 ,考察了操作参数对渗透蒸发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膜溶涨度增强 ,渗透通量增加 ,但对水的选择性有所降低。随着料液中乙二醇浓度的增大 ,膜溶涨度增强 ,并在某一浓度出现最大值 ,并对水的分离选择因子出现最小值。对于渗透通量 ,随着料液中乙二醇浓度的增大 ,乙二醇的分通量增加 ,水的分通量减小。  相似文献   

15.
用精馏-降膜结晶耦合工艺分离人造麝香DDHI。考察了降膜结晶过程中冷却剂的温度、发汗过程中发汗的升温方式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比为4,冷却剂的温度为88℃,发汗采用逐步升温,发汗方式采用第3或第4种(每0.5h升温2~3℃)时,可得到质量分数大于99.5%的DDHI,单程收率可达到55%以上。与使用精馏工艺相比较,总能耗下降了34.7%。  相似文献   

16.
大豆油及石脑油蒸汽裂解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油和石脑油为原料,分别进行了蒸汽裂解实验,考察了温度和水油质量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脑油和大豆油生产乙烯、丙烯以及丁二烯时,产品收率变化趋势相同,随着裂解温度和水油比的升高,乙烯收率均增加,丙烯和丁二烯收率则先增加后降低。在裂解温度为750℃,水油比为0.8的条件下,大豆油的乙烯收率为22.8%,丙烯收率为9.5%,丁二烯收率为4.3%;石脑油的乙烯收率为21.8%,丙烯收率为14.2%,丁二烯收率为3.4%。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大豆油-甲醇-醚3组分,以及大豆油甲酯-乙醇(甲醇)-0^#柴油3组分溶解度关系,说明从非均相到均相系统是随各组分体积分数变化而变化.考察了大豆油-甲醇-醚3组分在25℃和60℃(酯交换反应温度)时的2个三相图以及大豆油甲酯-乙醇(甲醇)-0^#柴油的三相图.结果表明,大豆油-甲醇两相反应中加入醚,可提高甲酯转化速率,25℃时3组分最佳体积比为43:35:22,60℃时3组分最佳体积比为52:29:19,说明温度高,醚用量可减少;大豆油甲酯是0^#柴油与乙醇混合燃料很好的促溶剂.  相似文献   

18.
对溶剂萃取法分离甲基丙烯酸水溶液进行了基础研究,包括工艺流程的确定、萃取剂及操作条件的选择、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和关联。特别对萃取过程乳比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精馏-加电解质萃取”联合过程分离2-甲基吡嗪(MP)-水混合物,其中加电解质萃取是工艺的关键。MP-水混合物加电解质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质量分数为60%的NaOH水溶液作萃取剂,萃取温度30~40℃,萃取比m(NaOH水溶液)/m(MP-水混合物)=0.5/1。NaOH对MP-水共沸物脱水率达95.5%,萃取后有机相中ω(MP)=96.1124%;并研究了NaOH水溶液作为萃取剂的稳定性。实验表明,NaOH水溶液性能稳定,易回收,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