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上海开发浦东,迎来城市发展新纪元。20多年后,上海需要再次走出人口、产业、交通过度集聚的中心城,开辟大都市圈发展的新空间。通勤铁路是大都市圈交通网的主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构筑上海大都市圈的先导性工程,是在世博园区建设以通勤铁路客运站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进而构建辐射上海市域及长三角的通勤铁路网,形成以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为主框架的同城化上海大都市圈。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大都市的空间形态看上海的人口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的人口与发展问题需要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进行战略思考。本文从上海与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带的空间形态展望上海未来20~30年间的人口发展,提出三点思考:一是从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能量来看上海的人口,无论就全市域的人口密度、人口和经济占全国的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来看,相比纽约、东京等大城市都有待提高。二是从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分布来看,上海人口的布局需要大幅度降低外环线以内城市中心的密度,而增加郊区城市化地区的密度。三是从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素质来看,应该认识到由城市交通、环境质量等反映出来的所谓“城市病”并不与城市规模正相关,而是与城市管理与人口素质正相关。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关键是要通过良好的规划与管理减少环境不友好的城市空间、减少环境不友好的社会行为、转化环境不友好的城市人口、控制环境不友好的城市制度。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与大都市圈圈层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内部差异、迁移人口、体系特征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选取9个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因子分析结果显示,9个变量最后形成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和中心城市集聚水平因子.各市距上海的距离与其城市化水平呈反比,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城市化水平呈正比,而各市中心城市的人口与经济的集聚程度对其城市化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最后依据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三层三圈"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布局设想、长三角大都市圈内部空间格局优化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人口分布和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空间政策之间的关系,从人口分布视角探讨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人口持续向中心城和边缘地区集聚,新城发展缓慢,是上海上一轮总体规划实施以来表现出的突出矛盾.面对人口进一步增长趋势,如何有效促进新城发展、缓解中心城增长压力,是"上海2040"空间战略研究迫切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围绕人口分布优化的空间政策研究是上海空间结构调整的关键,通过模拟"上海2040"边缘承载、廊道承载和新城承载三种人口分布情景,分析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轨道交通建设、住房供给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空间政策的适应性,并从构建人口分布的目标导向、时间维度的行动框架、差异化的分区引导、空间政策聚焦与协同、阶段评估与动态应对五个方面,探讨上海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及现状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代表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工商服务业等在大城市由内向外、由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的过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心区出现了人口密集、地价昂贵、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促使中心区域的人口、企业向外迁移,形成一种相对于城市集中化的离心分散化现象。 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仍然处于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但这并不排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特大城市郊区化现象的产生,只不过这些城市的郊区化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表现为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和…  相似文献   

6.
多中心作为一项城市发展战略,已逐渐 受到国内外大都市区的广泛认可。基于集聚—分 散维度和单中心—多中心维度理论,结合百度热 力图等人口空间化数据,提出能够客观反映不同 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差异性的测度方法和 量化指标——多中心指数(PI)。建立轨道交通 系统对多中心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全国 40个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的大都市区作为实证 研究对象,探索轨道交通系统对大都市区多中心 空间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控制了道路 交通、人口就业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轨 道交通系统通过线网规模、线网结构以及站点 布局对大都市区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产生显著影 响,但影响的正负取决于近远郊圈层的轨道交 通发展水平。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建设,提高 近远郊线网比重、次中心TOD耦合度以及轨道 网密度,可以显著提高我国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 结构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前长三角都市圈已形成比较合理的“宝塔型”的6级城镇体系。但是与国际上发育成熟的都市匿相比较.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镇人口规模偏小导致城市的集中度不高、中小城市城市化水平偏低都市圈内部南北发展不均衡等。因此今后需要扩大中心城市上海的人口规模.以进一步发挥大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作为都市圈南北两翼的中心,南京杭州、苏州和宁波的人口规模需要有较大增长;同时要加速中小城市的发展和中心镇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兼议上海城镇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镇的"等级分布"是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低层次阶段的一种现象.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区域空间结构已不再是简单的等级体系,而是出现了"以大区域为单位、大尺度核心集聚"、以及"构建多核心、多轴带等复杂集聚体系"的高级演化现象.这可以称为"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高级化"现象.构建现代上海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应紧密与区域轨道交通系统相协调,以大聚大疏的区域结构,摆脱传统均衡化、等级化的城镇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意识[1]。19世纪中后期,在像伦敦、巴黎、纽约、芝加哥等大都市中,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人口集聚,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形成了很多规模很小的邻里。当时大多数早期城市社会学家,都认为这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网络的视角讨论创新和大都市圈发展的内在联系,基于逻辑推演提出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的基本概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多尺度"的空间尺度特征、"多中心"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城市节点与城市创新网络整体的关系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例,初步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的三大发展特征。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存在于区域、国家和全球三个尺度,并且空间尺度越大,城市创新网络的功能多中心程度越低。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圈内承担的创新枢纽功能主要体现在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区域尺度的枢纽功能则被其他次中心城市所分解。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提出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大都市圈的发展设想,但至今仍然存在着非核心功能难以疏解、人口经济产业不断向心集聚、外围城市培育不足与人口流出等发展难题。文章从经济地理视角进行分析,发现单中心集聚型城市圈功能向心集聚只是阶段性特征,武汉城市圈形成了一体化的都市区与弱联系的外围区两大层次,其中都市区是核心功能区,外围区是特色功能集聚区,强调价值认同。基于此,文章提出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策略,包括强化整个区域协同的共同价值观引领、关注一体化的大都市区建设、关注全域差异化的功能疏解及关注从城镇等级体系向功能特色体系转型等。  相似文献   

12.
世界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善余 《城市规划》2003,27(3):37-42
以美国和日本为重点 ,分析了世界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及其规模、结构、分布等特征。探讨了美国大都市圈发展的基本态势、新特点及其产生的矛盾 ,并特别就纽约大都市区的人口发展提出 :(1 )人口总量的变动受到移民的强烈影响 ;(2 )在人口郊区化的大潮下 ,中心城市仍有所复兴 ;(3)由一个特大城市组合一批中小城市形成庞大的组团式城市群。同时探讨了日本大都市圈发展的基本态势和特点 ,并针对东京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提出 :(1 )总人口增长显著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 ;(2 )人口迅速进入少子高龄化 ,但其程度明显低于日本其他地区 ;(3)人口大量由中心城市向近、远郊区的中小城镇扩散 ,形成世界最大的通勤圈 ;(4)人口的就业结构大幅度向第三产业倾斜  相似文献   

13.
聚集上海认识上海,发展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周一星 1期3页论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主题吴志强 1期7页上海城市公共中心优化初探李阎魁 袁雁 1期11页对完善上海高层建筑有序开发建设的几点看法张绍木梁 1期18页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中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以广东大城市为例阎小培 翁计传 1期3页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王万山 1期27页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思考——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蒋玲玲 1期29页信息时代城乡互动与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研究刘玉 1期33页创建一个健康有序的都市核心…  相似文献   

14.
一、南通城市化的历史教训与现实判断 南通市东濒黄海,北靠盐城,西接泰州,南临长江,与沪、苏、锡、常等城市隔江相望;南通市辖崇川、港闸、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辖区面积248.2Km2,建成区面积约70.7Km2, 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 南通城市规模一直偏小,城市化水平仅为32%。城市化滞后严重影响了南通的现代化进程。目前长三角各城市的中心城市已做得相当大,南通要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就要促进城市的迅速发展与聚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要主动接受上海经济发展对周边的辐射,充分利用上海的城市功能和国际影响,做…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大都市多中心的职能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功能从以相对匀质的消费性服务为主导,转向以生产性服务分工合作为主导.本文研究目的是讨论金融视角下的上海大都市多中心分工现象及其影响机制,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现象分析部分,从剖析金融服务生产链入手,明确了四种类型的金融功能——管理决策、生产创新、服务和技术支持功能,在上海大都市范围内分离并重新集聚形成中心.机制讨论部分,指出金融深化分工是促使不同金融功能分离和大都市多中心分工现象形成的根本动力.同时,金融政策的引导、城市制造业向郊区转移和集聚以及历史因素等,也在多中心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北京,曾强调:“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北京要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始终保持国际最先进水平,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市领导经多次考察,开启了全市轨道微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7.
苏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苏州、无锡、常州,长期以来一方面承接上海的经济辐射,同时发挥地域政治经济中心的作用,对广大中小城镇进行辐射和带动,推动了苏南地区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格局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明显地减弱了。主要是各县级城市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并且纷纷撤县建市,在省内计划单列,享有省辖市的经济管理权力,加上城市建设的加快,使得次级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距日趋缩小,区域经济中心发展由单极向多极转变。而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正在向国际大都市迈进,与苏、锡、常等城市的差距重新拉大。随着苏南交通、通讯条件的迅速改善,  相似文献   

18.
建国50多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 ,我国城市的发展为世界瞩目。全国城市从1949年的69个 ,发展到如今668个 ,其中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已有11个 ;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6% ,上升到31 % ;在城市的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 ,迄今为止 ,除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 ,我国尚无一座城市堪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市“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 ,提出了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本框架。本文试对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标准 ,北京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指导思想 ,以及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大都市城市人口密度特征1 大都市区尺度 从1960年到2000年,世界主要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变化主要有两大趋势:高密度城市城市化地区人口密度呈下降态势,低密度城市城市化地区人口密度在80年代后出现了由减到增的态势.其中,东京、香港、巴黎、苏黎世等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在过去的40年里一直稳步下降.这些地区人口密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人口结构由年轻型向成熟型再向老年型转变而产生的.而原来以低密度、私人汽车为发展模式的北美城市,如洛衫机、旧金山、温哥华等,在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密度出现了由减到增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世界城市发展理念向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低密度扩张的模式逐渐被推崇紧凑密集型发展的城市理性模式所取代(表1).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7,(Z2)
从国内主要的都市区发展经验看,轨道交通在都市区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结构引导、城镇体系构建、人口疏解与区域生产生活的协同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都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以成都为中心的大都市区的紧密支撑。为探索成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需求,研究以国内外主要的都市区为对象,汲取国外都市区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不同类型都市区所需的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对都市区发展带来的影响,为成都市大都市区合理建设轨道交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