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用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备的PE/PP原位合金的结晶形貌和相态结构,随着无规乙丙共聚物和多嵌段乙丙共聚物含量的减少,合金中的球晶的粒径逐渐变大,合金中的两相之间的界面也更加清晰。随着合金中无规乙丙共聚物和多嵌段乙丙共聚物含量的增加,其屈服断裂程度越来越明显,抗冲强度也越好。  相似文献   

2.
^13C-NMR在抗冲共聚聚丙烯序列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13C-NMR在抗冲共聚聚丙烯序列结构研究中的进展。介绍了抗冲共聚聚丙烯N脉谱图及谱图归属和单元组的分布、组成及数均序列长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抗冲共聚聚丙烯主要是由乙丙无规共聚物、乙丙可结晶共聚物(富含乙烯或丙烯均可能存在)和聚丙烯均聚物组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淤浆聚合法,使用3种聚丙烯催化剂制备了高乙烯含量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并采用核磁共振碳谱对共聚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聚合条件下,使用二醇酯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的ND催化剂同已商业化的两种Ziegler-Natta催化剂CAT1和CAT2聚合得到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中的乙烯摩尔分数接近,为75%~78%;使用ND催化剂聚合得到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链段中乙烯-丙烯单元序列分布更均匀;使用ND催化剂聚合得到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中橡胶相相对含量高于采用CAT1和CAT2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乙丙共聚物中乙烯含量的方法。建立了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乙丙共聚物中乙烯含量的标准工作曲线,对其准确性和精密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测定样品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82%,重复测定同一样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8%,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良好。该方法适用于乙烯质量分数为0%~33%的乙丙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的测定,并且已在生产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升温淋洗分级、差示扫描量热法、凝胶渗透色谱等分析了抗冲击共聚聚丙烯SP179及其级分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结构。结果表明:SP179由丙烯均聚物、乙丙橡胶和可结晶的乙丙嵌段共聚物组成。其中,可结晶的乙丙嵌段共聚物含有少量橡胶相,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可结晶的乙丙嵌段共聚物为不完整的球晶;可结晶的乙丙嵌段共聚物与乙丙橡胶相、丙烯均聚物相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乙丙橡胶相降低了SP179球晶的结晶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EP—g—GMA热学行为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民  吴京 《中国塑料》1996,10(4):26-30
本文用DSC研究了乙丙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热学性质。与空白乙丙共聚物相比,接枝共聚物中丙烯序列的结晶温度升高了8-12℃,熔融热焓增加了4-6J/g。乙烯序列的结晶温度却稍有下降,其相应熔点及熔融热焓都有相应下降。等温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明接枝样品中丙烯序列的结晶速率高于相应的未接枝样品,EP-g-GMA的Avrami指数及Ziabicki指数均高于空白EP,接枝到乙丙共聚物乙烯序列上的  相似文献   

7.
13C-NMR波谱法研究乙丙共聚物的微观序列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索氏抽提分离、升温淋洗分级对乙丙共聚物进行分级,对分级后的级分做核磁共振碳谱测试.研究了乙丙共聚物的链段存在形式,讨论了不同级分试样结构上的差别,建立了适合工业生产和科研开发过程中评价产品序列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DSC研究了乙丙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EP-g-GMA)的热学性质。与空白乙丙共聚物相比,接枝共聚物中丙烯序列的结晶温度升高了8~12℃,熔融热焓增加了4~6J/g。乙烯序列的结晶温度却稍有下降,其相应熔点及熔融热熔都有相应下降。等温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明接枝样品中丙烯序列的结晶速率高于相应的未接枝样品,EP-g-GMA的Avrami指数及Ziabicki指数均高于空白EP,接枝到乙丙共聚物乙烯序列上的甲基丙烯酸环氧雨酯(GMA)可能成为丙烯序列结晶的成核剂,加速了丙烯的成核速度和晶体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种熔体流动速率为28 g/10 min,乙烯质量分数为10%左右的车用抗冲共聚聚丙烯(IPC)的力学性能、相态结构、熔融结晶行为、橡胶相尺寸及分布、加工性能。结果表明:IPC-4整体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为24.60 MPa,弯曲模量为1 401.71 MPa,冲击强度为10.02 kJ/m~2;IPC是由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均聚聚丙烯三部分组成;IPC-4具有最高的熔融焓和结晶焓,即材料有高的结晶度和刚性;IPC-4的孔洞分布更均匀、孔洞直径相差不大,平均值为1μm;5种试样的加工性能较为接近,最适宜的注塑温度为200℃。  相似文献   

10.
张天一  夏先知  丁春敏 《化工进展》2013,32(6):1283-1289
采用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及淤浆聚合法考察了乙烯-丙烯共聚行为,获得了不同乙烯含量丙烯无规共聚物,分别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凝胶渗透色谱(GPC)和13C NMR核磁谱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原料中乙烯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共聚合活性增大,丙烯无规共聚物中乙烯含量增加,共聚物由以丙烯链段为主逐渐过渡到以乙烯链段为主;当反应原料中乙烯质量分数介于15%~30%时,共聚物的DSC测试结果达到较低值;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达到最低值,同时,共聚物中乙烯和丙烯在聚合物链段中的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凝胶渗透色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中等流动性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气相法共聚聚丙烯中含有更多的乙丙节点及多种乙丙嵌段结构,分子链柔性好;乙丙橡胶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粒子分布均匀,对提高冲击强度有利;其结晶细密,结晶温度高、结晶速率快,有利于提高刚性和改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国外抗冲共聚聚丙烯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升温淋洗分级柱、核磁共振波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国外抗冲共聚聚丙烯(PP)的组成、序列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热转变、相态结构和宏观性能.结果表明,该抗冲共聚PP由均聚PP、乙丙橡胶和可结晶的乙丙共聚物组成,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均聚PP为抗冲共聚物提供刚性,乙丙橡胶可提高抗冲共聚物的韧性;抗冲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呈多分散性,其分布较宽;乙丙橡胶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以直径为1~2μm的微粒均匀分布在PP基体中,有利于提高抗冲共聚物的冲击强度;抗冲共聚物的熔点较高,耐热性好.  相似文献   

13.
气相法PP洗衣机专用树脂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凝胶渗透色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聚丙烯共聚物进行结构与性能研究,发现气相法聚丙烯聚物中含有更多的乙丙接点及多种乙丙嵌段结构,分子链柔性好,其分子量分布宽,乙丙橡胶的重均分子量较大,粒径较小,分散均一,对提高冲击强度有利,其结晶细密,结晶温度高,速度快、对提高刚性,改善加工性能有利。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树脂复合物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树脂,树脂具体组成如下:质量分数60%~85%的丙烯均聚物;质量分数15%~40%的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并满足以下要求(1)到(4):(1)丙烯均聚物具有熔化温度163~170℃;(2)丙烯均聚物中无规共聚物含量小于0.01%;(3)聚丙烯树脂复合物A/B比为0.9或更多,A是一种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B是一种在室温下可部分溶于二甲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可熔融加工聚四氟乙烯组成均匀性难以分析的状况,应用连续自成核退火热分级(SSA)和逐步结晶(SC)方法表征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共聚物(TFE-PPVE共聚物,PFA)的组成均匀性及片晶厚度分布。结果表明,SSA对PFA的热分级效果明显优于SC。通过自成核熔融行为确定了PFA的SSA的初始热分级温度,进一步得到优化的热分解条件:升温/降温速率10℃·min~(-1)、分级步长△T为5℃、恒温时间5 min。SSA结果显示随着共聚物中全氟丙基乙烯基醚(PPVE)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组成分布和片晶厚度分布变宽;对于组成相近的PFA,由于组成均匀性差异,也会导致片晶厚度分布、结晶度与熔融温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茂金属催化乙丙共聚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茂金属催化乙丙共聚的研究 ,包括乙丙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反应机理及工业化进展。着重介绍了茂金属催化乙丙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氯乙氧基氧钒(Vx)为主催化剂,以倍半氯化乙基铝(AQ)为助催化剂,乙烯、丙烯为聚合单体,乙叉降冰片烯(ENB)为第三单体,己烷为聚合溶剂,均相聚合合成高、低门尼黏度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采用并联掺混法分别合成高分子质量部分乙丙共聚物和低分子质量部分乙丙共聚物,然后二者按比例进行掺混。高分子质量部分的乙丙共聚物为高乙烯含量、低ENB含量的乙丙共聚物;低分子质量部分的乙丙共聚物为低乙烯含量、高ENB含量的乙丙共聚物,高门尼黏度部分的乙丙共聚物与低门尼黏度部分的乙丙共聚物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0~15;通过调节高门尼黏度部分的乙丙共聚物与低门尼黏度部分的乙丙共聚物的掺混比例,最终合成的乙丙聚合物与国外产品指标相当。  相似文献   

18.
对典型抗冲共聚聚丙烯(IPC)进行了溶剂分级,分级出三组分,即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EPR)、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EbP)、丙烯均聚物(PPH)。通过连续自成核与退火(SSA)热分级技术分析了IPC,EbP/EPR,EbP/PPH二元非共混物和溶液共混物的结晶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PH/EPR二元、PPH/EPR/EbP三元溶液共混物的冲击断面。结果表明:SSA热分级技术对分析IPC及其分级出的各级分的异质性具有较好的分辨效果;EbP和PPH组分易形成共晶,而EPR对EbP的结晶起到了稀释和弱化作用,从而证明EbP和PPH,EbP和EPR之间均存在相互作用;PPH/EPR溶液共混物中加入EbP后,冲击断面出现韧性断裂,说明EbP起到了增容PPH基体和分散相EP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塑料科技》2016,(12):51-54
采用三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化乙丙交酯共聚物,主要包括端羟基乙丙交酯聚合物PLGA-OH的合成、含保护基乙丙交酯聚合物PLGA-BOC的合成以及端氨基乙丙交酯聚合物PLGA-NH_2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GPC以及DSC对合成的共聚物PLGA-NH_2及其中间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此合成工艺路线是成功的,其为制备功能性聚酯共聚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管材专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分级方法进行分级,利用高温凝胶渗透色谱、结晶淋洗分级和连续自成核退火分级等研究了树脂链结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PPR由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序列分布的组分构成,除低温级分外,随着淋洗温度的提高,乙烯含量下降;所有级分的分子链中均有乙烯无规则分布,乙烯含量较高的级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级分的结晶序列长度呈现多分散性,且随淋洗温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