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8)
<正>1大豆立枯病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1.1发病症状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1.2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
<正>1大豆立枯病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1.1发病症状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1.2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
<正>1大豆立枯病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1.1发病症状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1.2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0)
<正>1大豆立枯病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1.1发病症状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3)
<正>1大豆立枯病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1.1发病症状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3)
<正>1危害及症状。大豆根腐病主要是苗期发生,病苗的主根和靠地面的茎基部形成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幼苗被害严重时,茎基部变褐细缩折倒枯死,幼株被害严重时,植株变黄,生长迟缓矮小。大豆根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当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发病重。重迎茬地发病重,高梁茬地种大豆也发病重。2侵染循环。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大多数病原菌属于土壤习居菌,除了能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组织上越冬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4)
<正>大豆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大面积种植,尤其以东北种植大豆为最多。大豆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病虫害防治问题。本文就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大豆的病害种类非常多,主要有立枯病、菌核病、灰斑病、根腐病等。大豆的虫害也有非常多的种类,主要有蚜虫、食心虫、红蜘蛛、潜根蝇等。1大豆病害的防治1.1大豆立枯病大豆苗期会发生立枯病,病症为贴近地面的茎根部呈红褐色稍病斑。病害严重时,植株矮小,贴近地面的茎杆开裂,植株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
<正>大豆根腐病是各国大豆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我国大多分布于北方大豆产区,以东北、西北及内蒙较重,尤其是黑龙江省大豆产区发生最重。大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苗期,病苗的主根及贴近地面的茎基部位变为红褐色,并稍有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现溃疡状。幼苗受害严重时会折伏枯死,而幼株则整体变黄,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据调查统计,我国各大豆产区的发病率一般40%~50%之间,重病地块能达80%以上,一般年份减产8%~10%,严重时可减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
<正>一、茄青枯病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俗称"发瘟",是茄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轻发地块死株率达5%~15%,中发年份,病田死株率达20%~40%,重发年份,病田死株率高达85%。此病一般在坐果期显症,病情发展迅速,常成片萎蔫死亡,损失严重。1、识别与诊断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发病初期地上部分虽表现为萎垂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故名"青枯"。该病主要表现在成株期叶片和茎上,当植株高30cm左右时病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7)
<正>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与危害: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初为褐色点状,扩大后呈棱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大斑,病重时病斑呈"铁锈色"、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大豆根腐病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大豆幼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干旱,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主要危害是大豆根部,病株地上部生长不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
<正>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初为褐色点状,扩大后呈棱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大斑,病重时病斑呈"铁锈色"、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大豆根腐病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大豆幼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干旱,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主要危害是大豆根部,病株地上部生长不良,病苗矮瘦,叶小色淡发黄,一般病部病斑初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叶片下垂变黄,并向上不同程度的扩散至下部侧枝,以至使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有细小的裂痕,有的凹陷,重者因主根受害使侧根和须根脱落腐烂,造成主根"秃根"。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造成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9)
<正>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在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区都有分布。该病是淮北地区小麦上的一个主要病害,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常年病株率30%—50%,严重田块可达70—80%,已成为小麦生产的一大障碍。发病麦株抽穗之前就可能有部分茎糵死亡,茎杆未死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遭到破坏,养分和水分运转受阻而影响麦株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麦穗的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和千粒重降低。发病严重的麦株在小麦抽穗前后开始死亡,形成"枯白穗",未死亡的病株会造成灌浆不满,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11)
<正>辣椒疫病是一种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迅猛的毁灭性病害,一般雨季或大雨后天气突然转睛,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一般易积水的菜地,定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一般田块死株率达20%~30%,严重的可造成毁灭性损失。该病在辣椒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以成株期受害最重。为夺取辣椒优质高产,必须提早防治疫病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苗期染病,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腐烂,暗绿色,后呈猝倒或立枯状死亡。成株受害症状:成株多在茎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3)
<正>一、番茄青枯病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俗称"发瘟",是茄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和大豆、萝卜、花生、芝麻等作物。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生产面积的逐年增加,反季节蔬菜中以番茄受害最重,茄子次之。流行年份,轻发地块死株率达5%~15%,中发年份,病田死株率达20%~40%,重发年份,病田死株率高达85%。此病一般在坐果期显症,病情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8)
<正>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识别与危害: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病斑初为褐色点状,扩大后呈棱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大斑,病重时病斑呈"铁锈色"、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大豆根腐病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大豆幼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干旱,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主要危害是大豆根部,病株地上部生长不良,病苗矮瘦,叶小色淡发黄,一般病部病斑初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叶片下垂变黄,并向上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3)
<正>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白腐病、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发病症状1.立枯型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5)
<正>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白腐病、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发病症状1.立枯型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2)
<正>番茄又名西红柿,它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富含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可以生食、煮食、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或整果罐头。番茄是全世界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生产面积的逐年增加,反季节蔬菜中以番茄受害严重。流行年份,轻发地块死株率达5%-15%,中发年份,病田死株率达20%-40%,重发年份,病田死株率高达85%。1青枯病1.1识别与诊断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发病初期地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7)
<正>随着我市大棚番茄生产面积的逐年增加,番茄所受病害也十分普遍,其中番茄的青枯病和脐腐病在轻发年份地块死株率达5%~15%,中发年份病田死株率达20%~40%,重发年份病田死株率高达70%左右,借此在番茄生产工作中必须要做到如何去诊断和防治等技术。1番茄青枯病1.1发病诱因及症状1.1.1发病流行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37℃,最高41℃,最低10℃,温度52℃10 min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9)
大豆菌核病是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核盘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最初茎秆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大豆菌核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豆成株期。最早出现在主茎下部的分枝处,形成水渍状病斑,形状不规则,病斑向上、下扩展,呈浅褐色或近白色,后期病斑环绕茎部,使病部以上茎叶干枯,病株容易倒伏。发病部位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类似鼠粪,为病菌的菌核,很容易脱落。纵剖病秆,中空,可见黑色圆柱形菌核。干燥条件下病株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称苗枯。叶片、豆荚染病形成叶腐和荚腐。病菌依靠菌核过冬,它散落在土壤中、病残体上或混在种子间。春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源。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雨量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重迎茬或前茬向日葵,地势低洼,密度过大或长势过盛使田间郁闭的大豆田发病严重,7、8月份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