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地下空间建设的现状特点,提出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完善城市中心区的慢速交通体系,以改善城市拥堵。主张从地下空间机动车道及停车位的社会化、地下空间机动车道与地面道路有效衔接、利用地下空间开发来建设多种等级和类型的机动车道。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结合地下空间进行地块出让的要点设置等措施入手,全面完善地面、地下一体化的城市中心区慢速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城市滨海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集约化利用滨海区域道路地下空间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深入分析了滨海区域道路及周边基础设施与滨海景观环境之间的问题,及地下空间集约化开发建设地铁、地下商业街、地下文化娱乐设施、地下快速路、地下停车场及综合管廊解决城市滨海区域问题的意义,然后以青岛澳门路所在区域道路地下空间的开发为例,探讨滨海区域道路地下空间集约开发的模式及与周边地块的连通整合,为以后滨海区域解决交通和景观问题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集约化开发利用道路地下空间,为解决区域内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对拓展滨海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总结轨道交通促进下的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通用策略;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通过分析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的侧重点,结合轨道交通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并使用空间句法验证策略的合理性。为类似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引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人居环境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走城市立体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内涵、类型、规划原则、功能与形态规划的厘清与分析,希望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不断发展,在新一轮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中,出现了不少专门用于联系地块地下车库与地面道路的地下车行通道,即地下车行环路,这类工程在联系并整合区域地下停车资源的同时又能有效减少地面道路交通绕行。介绍了日本东京、我国北京、无锡等地一些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案例,分析了对地下车行环路的规模、功能布局、运营情况和建设模式等,总结出一些特点和规律,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市政技术》2011,(4):29-29
随着体育中心地下空间和花城广场地下空间开发之后,广州将掀起新一轮地下开发热潮。日前,新中轴线公司发布招投标公告,对包括白云新城、琶洲员村地区、省机械厂地块等6大地块的地下空间项目发布项目研究招标,它们分别是白云新城文化中心区、省机械厂地块、员村地区、琶洲会展中心西侧、海珠广场、省纺织博览中心市政道路地下停车场,整个项目的研究经费是180万。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和利用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大城市实现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为了促进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也在逐步开展.围绕城市新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的趋势与原则、内容与重点、实施与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为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市政技术》2011,29(6):93-93
随着体育中心地下空间和花城广场地下空间开发之后,广州将掀起新一轮地下开发热潮。日前.新中轴线公司发布招投标公告,对包括白云新城、琶洲员村地区、省机械厂地块等6大地块的地下空间项目发布项目研究招标.它们分别是白云新城文化中心区、省机械厂地块、员村地区、琶洲会展中心西侧、海珠广场、省纺织博览中心市政道路地下停车场,整个项目的研究经费是180万。  相似文献   

9.
根据《北京市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北京中心城中心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目标为:到2020年本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积将达到900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地下空间建筑面积可达到5平方米,在中心城形成"两轴、双线、双环、多点"的布局模式。当前,北京11个新城的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地铁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等,都列入到地下空间利用的内容。与此同时,中央商务区、中关村西区、奥运中心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区等城市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针对城市存量土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有效拓展城市空间、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功能角度出发,基于地下空间、开发功能一体化,分析大城市地下空间分布类型及共性特征,并结合沈阳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探索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布局与区域功能协调关系,提出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分类、分层、分区开发利用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11.
焦佳成  傅白白 《规划师》2021,37(7):82-88
在资源紧缺与存量开发的规划背景下,混合开发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城镇居民的空间需求并实现空间品质优化.土地利用信息平台建设对精确量化土地结构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国内外土地混合利用相关理念与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与总结墨尔本土地利用信息平台构建模式与管理经验,并使用熵指数、辛普森指数与相异指数对墨尔本中心区土地混合现...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架空线路入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市政基础设施是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不合理,提高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效率的有效解决途径。将地铁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进行结合,无疑是今后市政规划所要衡量的重点要素。北京市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发利用与城市架空线路入地工程进行结合,将为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高效开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一、项目概况地块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中心区南侧。其东南面为灵山路,与灵山绿色敞开空间串通;南面为规划道路与为低密度、已开发二类居住用地相接;其西是L形规划道路并与中心绿地相连。西北面为规划道路并与规划预留的配套学校用地相邻,北面紧靠学子路。该地块总用地面积90687.7平方米,实际出让面积82363.1平方米,建筑面积53535.4平方米,属二类居住用地。二、规划设计概况:  相似文献   

14.
方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在本地块中央形成一椭圆形广场,并将当初规划中横穿中心区的城市道路改为两条地下单行道,从而将机动交通与步行人流彻底分离、创造一种全新的城市休闲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2015,(8)
国内外实践证明,对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进行有效引导与控制,以改善空间环境为目的,以地下交通为重点,实现高强度、网络化的地下空间开发方式,是实现城市重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结合青岛中德生态园商务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规划实践,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两种预测方法、地下空间平面及竖向布局规划、控制要素的构成及要素指标体系,以期能为其他大中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控制积累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1上海地下空间的建设目标《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确定了中、近期地下空间开发的目标。中近期开发的重点是四个结合,即结合轨道交通建设、结合架空线入地、结合绿地和开放空间、结合重点地区的功能开发,推进建设一批骨干工程。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中心区,大力开发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利用,可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缺,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绿地空间等相互联系和发展。通过太原市目前地下空间的利用形式和利用状态,结合太原市未来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需求,提出了太原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和实践形式,从而将地下空间发展为有机的整体,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案例分析,研究如何在城市的重点地区,落实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探索一种能够与现行城市规划管理有效衔接、将总规设想落实在项目开发建设要求上的地  相似文献   

19.
重庆在地形、地势、水文地质等方面具有地下空间利用的先天优势,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重庆商业中心区诸多地下空间利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可持续开发策略:1)以轨道交通为发展轴形成"点-轴-网"地下空间规划格局,中心区进行"片状网络式"开发,外围区域为"散点聚集式"开发;2)与轨道站点结合开发地下综合体,并与人防工程及其他地下商业联通,形成以站点为核心的地下空间网络,建立环境舒适的地面空间和便捷可达的地下空间步行网络,以建立绿色、畅通、步行的可持续城市;3)因地制宜利用地形高差优势,以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主要手段,增强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效果,创造多层次的城市基面,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及城市开发容量。  相似文献   

20.
《规划师》2017,(Z1)
地下空间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城市开发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日益凸显快速增长、集约紧凑、功能复合的发展特征。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建设良好的空间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效应、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交通和商业系统,成为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主导趋势。本文结合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规划实践,从规划背景、理念策略和规划内容三方面,对阅海湾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模式进行详细阐释,总结相关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