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KMnO4/PAC应急处理苯胺水源水污染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溶液pH、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投加顺序、高锰酸钾氧化时间和投加量对去除苯胺效果的影响,选择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以及一定污染物浓度下,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的最佳经济的投加量,结果表明KMnO4/PAC联用应急处理技术处理苯胺污染水源水是切实可行的,为实际的应急处理苯胺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粉末活性炭与高锰酸钾联用去除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流量为5m^3/h,实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高锰酸钾联用可有效的减小由于粉末活性炭的投加对气浮出水浊度造成的负影响;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对有机物的去除可取得比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单独应用更好的效果,但没有表现出协同作用,原因为原水中的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经高锰酸钾预氧化发生了不利于粉末活性炭吸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吸附对模拟突发敌敌畏污染源水的应急处理效果,利用批式试验研究了水质条件以及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对敌敌畏的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敌敌畏的吸附去除效果较好,当敌敌畏的浓度为10μg/L,活性炭投加量为10mg/L,吸附4h,原水中的去除率为55.1%。并且,增加活性炭的投加量到30mg/L,吸附2h,出水中敌敌畏的浓度能达到饮用水标准。本研究还得出粉末活性炭在两种水体中敌敌畏的Freundlich吸附模型。粉末活性炭吸附应急处理敌敌畏污染原水技术可行性高,药剂费用为0.09~0.12元/t水。  相似文献   

4.
在扬州万福闸水源地闭闸期间的高藻期考察了采用高锰酸钾(PP)预氧化和粉末活性炭(PAC)吸附与常规工艺联用对高藻水的净化效果,优化了PAC的投加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取水口投加1.5 mg/L的PP,混凝前投加15 mg/L的PAC,该工艺与常规工艺联用对高藻水的净化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工艺。  相似文献   

5.
王文华  赵瑾  姜天翔  王静  张雨山 《化工进展》2016,35(9):2967-2972
超滤膜的有机污染问题是膜法海水预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工程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粉末活性炭吸附是目前常用的膜前预处理手段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直接超滤和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对海水中有机物的截留能力,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了投加粉末活性炭对超滤膜截留有机物的影响机制,并考察了海水超滤过程中通量变化及膜污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能够强化超滤膜对海水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当粉末活性炭投量为200mg/L时,整个系统对海水中DOC去除率从直接超滤时的55.1%提高到77.6%。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及其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疏松滤饼层能够显著提高超滤系统对海水中腐植酸类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与直接超滤相比,粉末活性炭-超滤系统对改善膜通量的作用有限,但粉末活性炭形成的滤饼层能够避免超滤膜与有机物直接接触,可显著减缓超滤膜的不可逆污染。  相似文献   

6.
富营养化水体中致臭物质来源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水库水为原水,研究了5种给水处理工艺对水体藻类导致的嗅味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除常规处理工艺(嗅阈值去除率50%左右)外,其余4种工艺都可达到90%以上的除臭率。臭氧-粉末活性炭-常规处理工艺对嗅阈值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8%。实际应用中,建议臭氧的投加量为2mg/L、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5mg/L。  相似文献   

7.
试验考察了粉末活性炭的投加对超滤膜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粉末活性炭投量的增加膜稳定运行时间延长,通量下降率降低。粉末活性炭的投加对膜过滤阻力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又对PAC-UF组合系统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主要是对比研究了不同PAC投加量对5种不同配置水样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得出如下结论:在相同PAC投加量下,CODMn值大的水样的CODMn平均去除率高,且出水CODMn值相近。说明了PAC-UF组合系统出水稳定,受水质差异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去除水体嗅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处理富营养化的嗅味原水,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试验条件和最佳药剂投加量。从而使处理后水体满足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粉末活性炭应急处理水源石油类污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水源可能突发的水体石油类含量超标,以小试试验为基础,模拟珠江广州段西航道水源石油类超标进行城市供水应急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中石油类含量超标约3倍时,给水厂常规工艺与粉末活性炭吸附单独处理两者效果均不理想,而在原有常规工艺前投加粉末活性炭进行吸附预处理,FeCl3投加量60mg/L,活性炭投加5mg/L,吸附10min条件下,石油类去除率达75.5%,处理后出水石油类的质量浓度低于0.05mg/L,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北村镇集雨窖水含浊低温微污染的水质特点,采用粉末活性炭(PAC)强化PAFC混凝处理。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将其与混凝剂PAFC单独投加进行对比,研究其强化混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PAFC的最佳投加量为60 mg/L,混合搅拌强度300 r/min,搅拌0.5 min,絮凝搅拌强度100 r/min,絮凝10 min,静沉15 min的条件下,活性炭在投加混凝剂后3 min投加,投加量为10 mg/L时,浊度和COD_(Mn)的去除率比常规混凝提高10%和8.8%,具有明显的增强混凝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小明  程国平  王俊格 《陕西化工》2012,(8):1470-1472,1488
建立了以KMnO。测定土壤中有机碳的分光光度法。在硫酸介质中,有机碳能快速、定量的还原高锰酸根,在加入有机碳前后,高锰酸钾溶液在波长525nm处的吸光度发生明显变化,且吸光度之差△A与加入的有机碳的浓度成正比。结果表明,有机碳浓度在0.40—28.00mg/L范围内与溶液吸光度差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466p+0.058(mg/L),相关系数r=0.9987,检出限为0.170mg/a,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90%,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39X10^3L/(mol·em)。用于测定国家标准土壤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90%。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从高锰酸钾的衰减速度着手,综合剩余高锰酸钾浓度、气浮和过滤后出水浊度来确定高锰酸钾最佳投量范围为0.7~1.3mg/L。比较了预氯化和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出水水质及后续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锰酸钾复剂对给水处理中混凝的强化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混凝处理前采用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考察了其对混凝水处理的强化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对混凝处理具有很好的强化效应,能显著提高混凝过程对浊度、有机物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率,改善出水水质,当高锰酸钾的用量为0.25mg/L时,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的投加量分别减少30%和40%。  相似文献   

14.
高锰酸钾去除地表水中锰的生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代替常规水处理工艺的预氯化,当原水中二价锰离子的质量浓度在0.3mg/L左右,pH值为7.2~7.5,水温在7~10℃时,投加0.8mg/L的高锰酸钾,7.0~8.0mg/L左右的碱式氯化铝(折合成Al2O3),滤后水锰的质量浓度均可达到国家指标要求不大于0.10mg/L,同时该方法对水中的氨氮、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而且能增强混凝效果,减少20%混凝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15.
董月芬 《河北化工》2011,34(10):70-72
对原水致嗅物质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方法,去除水源嗅味。  相似文献   

16.
原位生物膜技术去除水源藻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原位生物膜技术对水源水中藻类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原位生物膜技术对藻类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藻类去除率显著增加。对于除藻而言,水力停留时间5h较为合适。生物膜+高锰酸钾联用技术对藻类的去除率进一步提高,当高锰酸钾投量为0.75mg/L时,藻类去除率可以达到90%。试验期间,原位生物膜技术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40%、80%左右。由此可见,在水源水中采用原位生物膜技术是解决水厂除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强氧化剂的高锰酸钾对环境污染物质的去除具有独特的功能。通过对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组合工艺的应用评述,表明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除藻、除臭、除色、控制致突变物质和强化混凝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异的表现,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氧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的制备及其强化混凝的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钾为主剂.研究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中三种成分的配比,同时考察了其对混凝处理的强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混凝处理及仅投加高锰酸钾预氧化的混凝处理工艺相比,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对混凝处理具有很好的强化效应,能显著提高混凝对浊度、有机物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率。在达到相近的出水水质时,投加0.8mg/L的高锰酸钾、10mgm的A组分和8mg/L的B组分,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约减少50%。  相似文献   

19.
以河水为原水,在选择适宜水力条件的基础上,考察了混凝剂为硫酸铝(AS)、氯化铁(FeCl3),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和高锰酸钾(KMnO4)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时絮体粒径的变化规律。试验中采用激光粒度仪在线多次测量絮体平均粒径,然后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药剂投量工况组合时浊度、UV254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投加不同量的PAC后,原水的粒径变化不大,但在PAC投量不同的条件下投加相同量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粒径差异明显;在PAC投量与混凝剂投量不变的条件下,投加不同量的KMnO4对絮体粒径的影响也较大;相同条件下,使用50 mg·L-1 FeCl3形成的絮体比60 mg·L-1 AS的大、絮体增长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