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葡萄酒酿造工艺为基础,加入不同量的萨兹酒花,向葡萄酒中融入酒花丰富的酚类物质酿造出独特的萨兹酒花葡萄酒。以未加酒花的葡萄酒为空白对照,探究萨兹酒花葡萄酒的褐变程度、酚类物质含量变化以及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筛选出最佳的酒花添加量。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萨兹酒花的加入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葡萄酒的总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酒花添加量比例为1:4的酒花葡萄酒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均强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糖度类型及玫瑰用量对柑橘果酒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析酿造过程中总糖、总酸变化情况,考察果酒中黄酮、多酚、单宁和抗氧化等保健性能的差异,以期为柑橘玫瑰果酒发酵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参考。结果显示,玫瑰花用量的增加对发酵降糖速度和总酸含量有促进作用,对果酒抗氧化能力提升效果显著。玫瑰添加量与黄酮、多酚、单宁含量和抗氧化能力都呈正相关,且以二次多项式的拟合效果最好。多酚含量在不同类型酒种中都与酒体抗氧化性呈显著正相关,展现出高于黄酮和单宁对酒样抗氧化性能的贡献效果。感官品评结果中,添加玫瑰的酒样感官评价结果均高于未添加的酒样。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用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实验和铜离子还原法测定玫瑰香蒸馏酒的总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以Trolox(可溶性维生素E)等价表示。结果表明,添加了玫瑰花发酵的蒸馏酒样的总酚含量、自由基清除作用、铜离子还原作用均比未添加玫瑰花的对照组酒样明显提高。并且随着玫瑰花使用量的增加,酒样总酚含量、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铜离子的还原作用也相应增加。总酚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呈同时上升趋势,说明玫瑰香蒸馏酒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多酚类物质含量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香菇为原料,研究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和壳聚糖处理对采后香菇色差、失重率、感官品质、褐变度、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总酚含量、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较壳聚糖处理对于保持香菇的感官品质、防止褐变、抑制酶活性及提高抗氧化能力有更明显的作用,其中1μL/L 1-MCP处理的香菇L*最高,褐变度最低,感官品质最好,POD活性最低,总酚含量最高,保鲜效果为各处理组中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梅鹿辄和赤霞珠葡萄为原料,采用冷浸渍结合橡木片处理工艺进行葡萄酒的酿造试验,探究不同处理工艺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传统工艺为对照(CK),对各处理酒样常规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含量、色泽指标及感官质量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个葡萄品种冷浸渍与橡木片处理所酿酒样中干浸出物、总酚、单宁、总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及色度值均显著高于CK酒样(P<0.05),且感官评分在冷浸渍结合橡木片处理酒样中达到最高,但冷浸渍与传统工艺添加橡木片处理组间感官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PCA分析发现酚类物质含量与葡萄酒的感官特性密切相关,其中冷浸渍结合橡木片处理能够促进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的积累,并有助于改善酒体色泽及稳定性,提高感官质量。本研究为酿造高品质干红葡萄酒的工艺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乌海产区典型酒庄葡萄酒的特性与潜质,以4个年份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试材,测定了常规理化指标、CIELab参数、单宁、总酚、类黄酮等的含量,以及ABTS自由基活性、DPPH自由基活性、铜离子还原能力等。结果表明,4个年份葡萄酒的酒精度和干浸出物含量均较高;总酚、酒石酸酯、黄酮醇、总花色苷含量之间显著相关;总单宁含量与a~*、b~*值以及色度显著相关;酒石酸酯含量与色调呈负相关,与色差呈正相关。综合认为,供试酒样的原料成熟度好,颜色饱和度和光泽度较高,单宁和总酚含量较低,抗氧化能力较强,能够反映本地产葡萄酒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谷胱甘肽酵母衍生物制剂对干白葡萄酒品质的提升效应,优化酿酒工艺,以‘维欧尼’葡萄为试材,分别向葡萄汁中添加3种不同含量谷胱甘肽的酵母衍生物制剂,以添加SO_2为对照。陈酿4个月后测定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褐变指数、CIELab参数、香气成分、抗氧化性(ABTS·清除率、DPP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富含谷胱甘肽的酵母衍生制剂均能够显著增加葡萄酒中酯类与萜烯类物质含量,显著提升干白葡萄酒香气品质,但对干白葡萄酒颜色褐变未表现出抑制效果;添加10%谷胱甘肽的酵母抽取物制剂和2%谷胱甘肽的非活性干酵母制剂能够使干白葡萄酒褐变程度增加,酒体亮度降低,黄色色调增加,绿色色调减弱;添加了3种谷胱甘肽酵母衍生制剂的酒样其抗氧化性低于SO_2处理酒样。  相似文献   

8.
以总抗氧化能力、还原性、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比较了紫薯酒和葡萄酒的抗氧化能力,并对其多酚和花青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总体上紫薯酒具有较葡萄酒更强的抗氧化能力,紫薯酒的总酚和花青素含量也要明显高于葡萄酒。  相似文献   

9.
刘伟  钟奇  付伟  罗玲  刘旭  张鸿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0):47-54
为研究海拔对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区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的影响,以该地区海拔2280、2390 m葡萄园种植的美乐和海拔2280、2390、2600 m葡萄园种植的赤霞珠果实所分别酿造的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酯类香气物质含量、抗氧化活力及感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海拔上升,2种(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的残糖含量降低,总酸、干浸出物、总酚、单宁、总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色度、DPPH清除力以及铜离子还原力增加;2种葡萄酒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随海拔上升呈下降趋势,但海拔对2种葡萄酒主要酒酯类香气的构成无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葡萄酒酒样的酯类成分提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021%;葡萄酒感官得分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但海拔过高对葡萄酒感官质量有负作用,海拔2390 m赤霞珠葡萄酒感官质量最佳;通径分析表明,总酚对葡萄酒感官质量有直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核白葡萄热风干燥过程中总酚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褐变的发生对葡萄营养与功能活性的影响,跟踪考察无核白葡萄在30℃热风干燥过程中的色度、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核白葡萄在干燥的第8天开始出现明显的褐变,之后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褐变程度不断加深,表现为红值(a*)上升,亮度值(L*)、黄值(b*)和色彩饱和度(c*)下降;干燥过程中,葡萄果实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在第8天时有突然增大,之后又迅速下降;第8天时总酚含量的突然增大与葡萄开始褐变和红值(a*)峰值的出现时间相吻合;整个干燥过程中的总酚含量与3种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些现象说明,无核白葡萄中总酚是赋予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褐变程度的加深会导致葡萄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感官品质是评价葡萄酒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其包括色泽、香气和滋味等。采用仪器分析方法检测葡萄酒的芳香成分、总酚和色度等指标,结合感官评价结果确定添加酵母助剂(主要为铵盐和维生素B1)对酒感官品质的影响。感官品评结果表明,添加酵母助剂改善了葡萄酒的感官品质。仪器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酵母助剂后,葡萄酒中的总酚含量为2 537.88 mg/L,提高了12.98%;改善了葡萄酒的色度,色度值由9.96提高至11.08;提高了酯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葡萄酒的青草味、花香和果香;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升高至8.64μg/L,虽有增加,但仍在限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选用2种商业非酿酒酵母(编号为CT10、PL09)分别与3种商业酿酒酵母(编号为MST、CEC01、F33)以1∶1混合顺序发酵,得到赤霞珠葡萄干红葡萄酒样(编号为CM、CC、CF、PM、PC、PF),并分析各酒样的理化指标、颜色参数、酚类物质含量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酿酒酵母单菌发酵相比,混菌发酵将发酵期延缓了2~3 d,总酸、干浸出物含量分别增加3.20%~7.75%和0.20%~3.47%,且提升总色素、聚合色素的稳定性,并提高酚类物质含量。其中酒样CM、PF中单宁、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提升2.30%、17.74%、44.68%,50.96%、19.02%、15.34%;酒样CM总花色苷含量提升22.90%,而酒样PF降低31.25%;酒样CM、PF香气复杂,口感圆润饱满,感官评分均为“优秀”,分别比对照提高35.81%、22.23%。综上,添加非酿酒酵母混菌发酵有助于提升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新疆气候干燥的优势,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风干度,选取经过自然风干至风干度分别为25%、30%、35%的赤霞珠葡萄为原料发酵得到不同风干度赤霞珠葡萄酒,以未经风干处理的赤霞珠葡萄酒为对照,测定4种酒样基本理化指标、生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并结合定量描述分析法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风干度30%的赤霞珠葡萄酒总酚含量2846.6 mg/L、花色苷含量44.3 mg/L、抗氧化能力值为18560.97μmol/L Trolox当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酒样,感官评分也高于其他3种酒样,整体品质较高。研究结果初步确定了风干赤霞珠葡萄酒最佳风干度为30%,为后续工艺研究和新疆特色葡萄酒产业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玫瑰香葡萄为原料,探讨在葡萄酒酿造中加入西楚酒花后的香气特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添加不同浓度的西楚酒花玫瑰香葡萄酒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不同浓度的西楚酒花玫瑰香葡萄酒的关键香气物质,并结合香气阈值确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1种香气成分,包括13种酯类、11种醇类、1种酸类、6种其他类,其中醇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高,对葡萄酒整体香气具有重要贡献作用;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5个酒样在前3个主成分呈分散分布,说明添加西楚酒花的玫瑰香葡萄酒与普通酒样的香气成分种类之间差异明显;在酒样中,随着西楚酒花浓度的增加,同时玫瑰香葡萄酒的特征风味物质香茅醇的含量也在增加。综合得出,西楚酒花葡萄酒中能保留部分酒花香味物质,酒花香气物质与葡萄酒本身香气物质并不是简单叠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添加不同酵母多糖发酵荔枝酒以及采用不同酵母菌种发酵酿制荔枝酒,分别研究酵母多糖种类、添加量、添加时间以及酵母种类对荔枝酒理化指标、感官品质的影响及防褐变效果。结果显示,在荔枝汁中添加250 mg/L Optired酵母多糖,发酵所得成品酒酒精度为12.8%vol,总酸、挥发酸等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可显著提高荔枝酒感官品质,同时对荔枝汁中酚类物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成品酒总酚含量提高35.9%,明显延缓其褐变进程,加速褐变后其褐变率下降156.2%。采用富产多糖的酵母发酵,其酿制的荔枝酒果香酒香浓郁协调,口感醇厚,圆润丰满,在贮藏过程中能有效保持香气、色泽、新鲜度等感官质量的稳定性,其中酵母BM4×4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以猕猴桃为原料,添加6种不同酵母,采取相同工艺发酵,测定了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的降糖速率和酒精度的变化,以及成品酒的DPPH消除率、总酚含量、单一多酚物质含量、色度、透光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酵母菌种3136的生长繁殖适应能力较好,发酵能力最强,在猕猴桃清汁中的降糖速率最快,L*值、透光率、感官综合评分均高于添加其他酵母处理组;特别是在抗氧化方面,其成品酒的DPPH消除率、总酚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组,部分单酚(原花青素B2、咖啡酸、儿茶素)含量也显著高于添加其他酵母的处理组。因此综合考虑,酵母3136更适用于猕猴桃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取4份同量的酒精发酵后的赤霞珠葡萄酒样,3组分别添加4 g/L不同烘烤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烘烤)的法国橡木片,1组不加橡木片做对照。4℃条件下进行陈酿。陈酿期间每隔15 d取样测定酒样的单宁含量、总酚含量、p H值、色度和色调,旨在分析不同烘烤程度橡木片对葡萄酒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橡木片45 d,可增加酒样的单宁含量、总酚含量,加入轻度烘烤程度的橡木片酒样中单宁含量略高于中度和重度烘烤橡木片酒样,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加入橡木片15 d,可降低酒样的pH值,轻度、中度处理组酒样p H值比重度处理组低。陈酿期间,添加不同烘烤程度橡木片对酒样的色度值和色调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蓝莓籽瓜果酒酿造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取蓝莓、籽瓜为原料制备果酒,分别对酵母接种量、蓝莓籽瓜比、固形物含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并以酒精度为指标,确定果酒的最佳工艺参数。选取羟基自由基、抗超氧自由基、总抗氧化三种试剂盒分别进行果酒清除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并利用Folin-Ciocalteu法进行总酚含量的测定。确定果酒的最佳工艺参数:调至固形物含量为200 g/L、酵母接种量添加量为0.3 g/L、蓝莓籽瓜质量百分比为55∶45,该果酒的酒精度为11.63%±0.04%。发酵过程中,蓝莓籽瓜果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抗氧化活性较稳定。抗超氧自由基、抑制羟基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正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916、0.976、0.922,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与总酚含量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干红葡萄酒色泽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7种干红葡萄酒的CIELAB参数(L*,a*,b*,C*,h)、总酚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Fe3+还原能力。利用CIELAB参数及总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对所选干红葡萄酒进行系统聚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干红葡萄酒CIELAB参数存在差异,干红葡萄酒总酚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Fe3+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该4项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4项指标均与L*呈极显著性负相关。CIELAB参数(L*,C*,h)与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将27种干红葡萄酒划分成4大类,以RW2,RW3,RW9,RW8,RW23,RW21干红葡萄酒的色泽及抗氧化活性俱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整皮籽添加量对赤霞珠进行酿造试验,研究不同葡萄皮籽添加量对葡萄酒酚类物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试验在原发酵醪的基础上添加葡萄皮籽(5%、10%、20%、40%、60%)进行葡萄酒的酿造,对葡萄酒部分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含量、色泽进行测定并感官评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6种处理的葡萄酒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皮籽添加量对所得葡萄酒的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皮籽添加量的增加,添加20%时所得葡萄酒总酚、总花色苷、原花青素含量最高,添加10%时总黄烷醇含量最高。葡萄酒感官特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综合评分得出添加葡萄皮籽20%得到的葡萄酒酒体较为平衡、圆润且酚类化合物含量丰富。该文旨在通过添加葡萄皮籽优化葡萄酒酿造工艺,为提高葡萄酒品质奠定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