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广西某公司红土镍矿废渣为原料,利用水泥固化形成胶结材料并回填至实验场地,通过测试复合胶结材料浸出液中pH值、危害成分浓度、场地集水井水质及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干燥收缩率、弹性模量、渗透系数等指标,分析其作为建设用地回填材料或公路建设工程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红土镍矿废渣-水泥复合胶结材料压实度可达90.6%,其渗透系数低于天然黏土,材料浸出液的pH值为8.15,Cr浓度为0.09 mg/L,其他危害成分浓度均低于0.05 mg/L,集水井水质符合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要求,胶结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最低为1.21 MPa,弹性模量均大于1 GPa,渗透系数为8.77×10-7cm/s,抗干缩性能良好,可作为建设用地回填材料或公路建设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2.
散装铁精矿流态化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船载散装铁精矿在动力荷载下的流态化特性进行研究。基于数字图像采集和分析,揭示散装铁精矿流态化的演化过程;同时分析含水率、加速度、密实度等因素对铁精矿流态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是影响铁精矿流态化发生的关键因素且存在含水率临界值;而加速度对含水率低于8%的铁精矿基本无影响;密实度的增加能够减缓铁精矿流态化演化历程,但不能阻止流态化的发生。同时还提出铁精矿安全含水率的建议和流态化预防措施。研究成果对更好地了解铁精矿安全含水率的范围和减少散装铁精矿在载运过程中的流态化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3)
对某低品位硅镁型红土镍矿(镍和铁质量分数分别为0.82%和9.67%)在甲烷气氛下进行还原焙烧-磁选试验。利用气相色谱仪,验证了甲烷在实际还原过程中被裂解成了氢气和炭黑。热力学计算表明:试验温度为873~1 173 K时,氧化镍分别与H_2、C、CO反应,均被还原为金属镍。氧化铁与C、CO发生反应,均被还原为金属铁,而氧化铁与H_2发生反应,产物为氧化亚铁。MgSiO_3与Mg_2SiO_4相比,更容易与硫酸钠(Na_2SO_4)发生反应。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添加剂用量对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的影响,综合考虑镍、铁品位和回收率,确定了最优试验条件:还原温度为800℃,还原时间为90 min,添加剂Na_2SO_4质量分数为20%。  相似文献   

4.
试样取自南昌非饱和红土层,室内配制了64组非饱和击实试样分别进行直接剪切试验,以研究非饱和红土含水率、干密度对抗剪强度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干密度对抗剪强度及c和∮影响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相同干密度下,抗剪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而在相同的含水率下,粘聚力c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内摩擦角∮与干密度的关系较复杂.  相似文献   

5.
红土化作用及红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有关红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在红土地区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及现场对红土宏观特性的仔细观察和反复比较验证,提出了红土化作用的机理、过程及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红土所具有的特殊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6)
针对镍矿资源现状和特点,未来世界镍产量增加的将主要来源于红土镍矿资源的开发,同时阐述了镍矿资源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进展,指出红土镍矿RKEF法工艺将在我国具有更大趋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7.
《低温建筑技术》2016,(5):87-89
简述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意义及试验类型、振动台的分类及相关技术、试验模型的模型相似理论对试验的影响、相关试验的步骤以及设计,并结合目前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振动台技术作出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击实试验,研究了石灰掺量对石灰改良红土击实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石灰改良红土的最大干密度随含石灰量的增大而增大,增大的趋势先快后慢,石灰改良红土的最优含水量随含石灰量的增大而增加,且增加趋势先快后慢。  相似文献   

9.
土与结构由于材性上的差异,其相互作用体系通常被认为是非经典阻尼体系。在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软弱地基基础上的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阻尼特性问题。在递增的振动台模拟地震作用下,通过对模型体系不同部位测点的传递函数、自振频率、模态阻尼比等实测数据的对比,考察SSI体系合成模态、合成模态阻尼比的存在性及其动力非线性产生后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具有十分明显的经典阻尼特性,在SSI体系抗震设计方法中可以按经典阻尼体系考虑。  相似文献   

10.
行英弟  胡国廉 《矿产勘查》2021,12(7):1641-1646
通过对镍矿资源品质的现状分析,说明红土型镍矿富集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研发低能耗、低成本、低投资、高品位镍和铁产品的工艺,并建议尽快用于生产.论述了催化还原烧结加磁选技术富集生产高品位镍铁精矿的优点,说明了该方法在印尼和菲律宾红土镍矿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减饱和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可液化地基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工程措施减小饱和砂土地基中的饱和度,将饱和砂土地基变成不饱和的砂土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抗液化强度,减轻地震时产生的液化震害。根据电解水的原理,采用新型可导电的塑料排水板为电极,开展了饱和砂土地基的电解试验,通过试验中产生气泡的宏观现象,确定了电解试验应采用的电极间距、电解电压、电极布置型式。基于室内振动台对电解减饱和法的抗液化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了电极在砂土地基中的竖向布置、水平布置和倾斜布置对地基抗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电极布置方案中水平电极布置方案在振动时产生的超孔压最小,抗液化效果最好。同时开展了电解后静置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静置一段时间后,电解产生的减饱和作用仍然明显,但地基深部的气泡存在上移运动的趋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定期进行地基土体的电解作业,从而提高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广州南航大厦模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广州南航大门1:25比例的微粒混凝土整体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的动力特性,以及模型在遭受不同大小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反应,并根据模型试验的结果按相似理论推出原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反应,由模型的破坏情况找出结构的薄弱部位,并对抗震设计提供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地裂缝场地加速度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裂缝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影响巨大。在高烈度地区,若仍采用空间避让原则,势必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制约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为了研究地裂缝场地的动力响应,使其得到更好的应用,以西安f4地裂缝为例,进行地裂缝场地地震动力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加速度放大系数与输入地震波类型和强度、土层性质和厚度及测点位置等因素有关;地裂缝场地加速度响应存在上、下盘效应,地表峰值加速度在裂缝处达到最大,并向两侧递减,下盘峰值加速度衰减速率比上盘快;裂缝两侧测点的加速度峰值存在时间差,上盘加速度变化频率较快。其研究成果将为地裂缝场地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震作用下边坡抗滑桩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抗滑桩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边坡模型放在一个长 3.7 m 、宽 1.5 m 、高 1.8 m 的模型箱中。模型与原型边坡按照尺寸相似比 1 ∶ 20 进行模型试验相似设计。经过配合比试验由标准细砂、石膏粉、滑石粉、甘油、水组成相似材料,通过控制密度 2.5 g/cm3 垒入模型箱中。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 3 种不同的地震波,不断加大输入地震波的幅值,通过监测桩后土压力、边坡坡面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研究抗滑桩在地震作用下边坡抗震机制和地震作用桩后土压力分布形式和抗滑桩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为边坡抗滑桩抗震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武汉火车站中央站房整体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站是铁路武汉枢纽最主要的客运站,分为中央站房结构和雨棚结构,中央站房是由楼面结构和屋面结构组体成抗大震跨性空能间,并结对构结。构本的文设介计绍提了出1了颐5相0缩应尺建比议例。的试整验体结模果型表振明动,武台汉试火验车,研站究结了构模满型足结"三构个的水动力准特"的性抗,评震价设了防该目结标构,同体时系结的构整在抗震设防方面的安全储备是足够的。  相似文献   

16.
17.
振动台土–箱结构模型动力特性及反应的解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振动台模型试验中,模型箱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出了叠层剪切型模型箱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模型箱的附加质量、层间的摩阻力以及最大位移的限制。基于剪切梁法建立了土柱与模型箱相互作用的简化模型,在土体剪切模量均匀分布和沿高度指数分布的情况下,分别推导了其动力特性与反应的解析解,进而讨论了模型箱尺寸、材料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土柱相比,模型箱附加质量使土–箱系统自振频率减小;模型箱尺寸越大,土–箱结构自振频率误差越小;在相同尺寸下,铝合金模型箱的自振频率误差明显小于钢质模型箱。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型箱尺寸和材料应满足的公式。该方法可为设计合理的模型箱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在北京工业大学九子振动台台阵系统上开展了一系列锯末混合土场地模型试验,试验中模型箱采用装配式连续体刚性模型箱,其尺寸为7.7 m(长)×3.2 m(宽)×1.2 m(高),输入地震动时程采用El Centro地震动记录和天津地震动记录,地震动输入方向为水平横向和水平纵向。通过场地模型振动台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模型箱的较小的"边界效应"影响程度,同时考察了锯末混合土场地模型的动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对部分试验结果,包括场地反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其动力放大系数、加速度时程及其频谱,进行了具体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次使用的装配式连续体刚性模型箱边界效应处理效果良好,同一水平面上不同部位土体反应的加速度仅有较小差异;随着地震动输入强度的增大,同一测点反应的峰值加速度总体上在增大,但其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反应的频谱组成从较高频率向较低频率移动。这些结果说明,随着地震动输入强度的增大,土体由于刚度发生变化而相对变软,土体模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地震和地裂缝耦合作用严重威胁着地铁工程的安全.通过开展地裂缝场地(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土的加速度反应、裂缝发展和车站的加速度、应变等动力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土在临近地裂缝的一定范围内地震响应较大,且距地裂缝相同距离处,上盘的加速度响应整体上大于下盘;地裂缝场地地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