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阿克苏市典型农田不同作物灌水量、土壤含盐量以及地下水位进行监测,确定试区内每年各种作物的用水效率和作物产量,从而为农田合理灌溉及用水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外文摘     
<正>雨水收集系统中补充灌溉和水电经济潜力的新模型-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2013,27(8)以往有研究表明,贮水池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补充农田灌溉用水,但目前仍缺乏针对贮水池如何影响作物产量、农田补充灌溉需求、补充灌溉用水和总价值收益的研究。为此,开发出一种新模型,用来模拟旱作农业区的补充灌溉和雨水收集系统的水电经济潜力。利用该模型,可预测出旱作农田土壤湿度、补充灌溉需求、田间贮水池  相似文献   

3.
作物水分生产率改善途径与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阐述影响作物水分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对作物水分生产率改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内容进行综述。现有研究表明,获取单位用水的最高产量即极大化作物水分生产率是当今农业节水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较高的作物水分生产率与适度产量间的结合对干旱缺水地区的作物高效用水意义重大,生物节水(品种遗传改良、作物生理学特性调节等)与工程节水(节水灌溉方法、非充分灌溉制度等)和农艺节水(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保护性耕作措施等)的紧密集合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应采用新的科学方法与信息,着重从农作物品种的基因改良、考虑灌溉经济社会净收益极大化的经济效率分析、农作物种植收益的风险评估等方面入手,研究和改善用于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岔路河镇灌溉试验站水稻试验田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求作物产量与水分的定量关系,提出适合当地实际的满足节水增产双重目标的灌溉管理模式,得出控制灌溉能够提高农田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减少了单位灌溉面积的用水量,获得了较高的作物产量和用水效益,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夏劲松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9):1050-1050,1054
围绕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区如何利用紧缺的水资源,获取最好的作物品质和最大的作物产量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此模型可用于灌区的科学计划用水与配水。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用单方水收入和单方水净收益概念,建立农作物灌溉生产函数,按一元二次多项式模式求出春小麦生育期耗水量与产量的函数关系;分别作物灌溉生产函数三个阶段产量与田间耗水量的关系。并利用耗水量与灌溉定额的关系,确定出干旱缺水地区不同水文年经济用水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7.
结合农作物生长需水的敏感性模拟作物生长发育的连续用水过程,研究作物需水规律,建立节水灌溉模型,为指导灌溉,经济合理用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宁夏固海同心扬水灌区春小麦经济灌溉定额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用单方水收入和单方水净收益概念。建立农作物灌溉生产函数,接一元二次多项式模式求出春小麦生育期耗水量与产量的函数关系;分别作物灌溉生产函数三个阶段产量与田间耗水量的关系.并利用耗水量与灌溉定额的关系,确定出干早缺水地区不同水文年经济用水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9.
立体种植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提出了立体条带种植高效用水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中作物需水量和产量计算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考虑冠层、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分布等特点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单作种植作物需水量和水分生产函数研究成果,引入需水量和产量计算修正系数概念,提出了立体条带种植条件下作物需水量和产量计算模式。以山西省黎城县漳北渠灌区灌溉试验站1998年度进行的冬小麦套种玉米复播甘蓝立体种植模式试验结果为实例,分析得出了该立体种植模式中各作物的需水量和产量计算修正系数。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以民勤绿洲主要作物为研究对象,通过TDR土壤水分测定仪及作物生长、耗水等指标常规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耗水规律、产量效应、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不同灌水处理的优越性,提出了包括耕作、灌水、用水全过程的主要作物节水灌溉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集成模式在不减少主要作物产量的同时可有效抑制土面无效蒸发、降低灌溉定额、提高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灌溉农业在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其灌溉回流中的盐和农业化学负荷也会给河流水质带来某些负面影响。评估了埃布罗河流域所选取的31个水文站的盐度和离子浓度,说明了灌溉用水的水质特征,分析了灌溉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从盐度(EC)、NO3和PO4浓度来看,河流水质总体上良好。尽管可能会出现敏感土壤退化问题,但该流域内一些重要灌溉工程的水质基本适宜作物的生长浇灌。通过初步分析灌溉农业对河流水量和水质的影响,发现接收高浓度的盐和NO3的灌溉回流的河流受到的影响十分显著。由于该流域大多数灌溉用水的盐度较低,因此,不会因作物根区土壤盐化影响作物产量,从而可以获得最大的灌溉效率。  相似文献   

12.
水库灌溉工程是农作物用水的基本保障,灌溉工程的合理规划可以有效保障灌区灌溉率,提高作物产量。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水库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概念、分类、研究状况及其在节水高产优化模型中的应用作系统介绍。文中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分为最终产量模型和动态产量模型.分别给予介绍。同时介绍作物节水高产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指出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制定的优化模型是解决农业用水紧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从水源到作物完全节水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对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优化灌溉制度如何制定进行了研究。其特点是将作物产量模型、耗水规律模型和土壤水分变化动态模型相结合,以产量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计算机优化决策系统。该研究成果可使有限的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发挥最大的效率,对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具有重要作用。实例研究结果说明,所建模型及求解方法是合理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对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概念、分类、研究状况及其在节水高产优化模型中的应用作系统介绍。文中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分为最终产量模型和动态产量模型,分别给予介绍。同时介绍作物节水高产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指出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制定的优化模型是解决农业用水紧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从水源到作物完全节水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下的限额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分阶段受旱试验,获得了三年的限额灌溉试验观测数据;采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理论分析试验数据,建立了限额灌溉条件下的作物蒸发蒸腾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分析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求解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参数。采用动态规划法研究了水资源不足条件下的限额灌溉制度的多阶段优化法。研究成果表明,在产量能达到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的90%的情况下,可节约灌溉用水40%,能为水资源极其短缺地区的农业高效用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以往的灌区规划设计中灌溉用水多采用:水田用水按双季稻,单季稻种植比8:2计算水稻灌溉定额,旱土用水按水田用水的1/4计,文中通过对涔天河灌区扩建工程灌区范围内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分析,从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角度出发,进行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并计算分析了除水稻外的10种主要旱作物的灌溉定额,为优化灌区设计,经济合理分配用水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8.
沙特科研人员通过进行各种试验,研究出土壤水分感应新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节约灌溉用水24%,并使作物增产3%以上.这项研究是由沙特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科学技术城牵头进行的.科研人员在连续三个作物生长季节所做的试验中对小麦等主要作物采用了两种自动给水技术.结果发现,通过在土壤中安装水分感应装置,使水机械和设备的工作时间分别缩短了26.8%和20.8%.在另一项有关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灌溉用水中的盐分增加将会导致大麦、首清、黑眼豆及大豆等重要农作物减产.科研人员说,排灌用水的盐分增加影响作物产量,但施加氮肥可…  相似文献   

19.
沈菊艳 《中国水利》1998,(10):35-36
目前,全国各种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面积已达333万多公顷,对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缓解用水紧张矛盾,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两年,随着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节水型井灌区建设的启动,节水灌溉已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  相似文献   

20.
北京山区雨水集流联合调蓄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它地处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95mm,但年内和年际分布极不均匀,80%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汛期,此外还表现出连旱连涝和十年九旱的特点,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连续干旱现象,造成了北京地区用水的严重不足,给人畜用水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山区水资源状况更为严峻,遇到稍旱年份就会造成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抗御干旱的能力极为脆弱,严重制约着山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