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陵一号煤矿选煤厂为适应矿井提升能力、入洗煤质变化和产品用户要求而进行了技术改造研究。根据入洗煤质特性最终确定采用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粗煤泥重介旋流器+煤泥浮选+尾煤压滤联合分选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跳汰生产系统分选效率低,精煤损失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屯兰选煤厂-0.5mm原生煤泥为对象,通过药剂用量优化研究了传统两产品浮选工艺对煤样的分选效果,并在对产品粒度组成、不同粒度的精煤可燃体回收率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煤泥三产品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煤样通过传统浮选难以同时得到低灰精煤和高灰尾煤。采用三产品煤泥浮选工艺,通过药剂制度优化可使粗选得到灰分大于65.0%的尾煤,精选环节能够在保持较高回收率条件下得到低灰精煤。以煤油为捕收剂,仲辛醇为起泡剂,药剂用量分别为800g/t和150g/t时,通过三产品浮选可得到灰分9.61%、产率73.83%的精煤,以及灰分39.83%的中煤和灰分66.10%的尾煤。三产品浮选工艺的产品结构更为合理,有利于实现煤泥的分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选煤厂的煤泥处理现状和粗煤泥分选精煤灰分高的问题,提出煤泥浓缩旋流组用于粗煤泥分选的工艺技术。介绍了煤泥浓缩旋流器组的分选粗煤泥的原理,对比分析了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组和煤泥浓缩旋流器组的优缺点。对该选煤厂煤泥重介旋流器组和精煤泥浓缩旋流器组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煤泥浓缩旋流器组底流中+0.25 mm粒级灰分由27.41%降为8.51%,而溢流灰分高达44.31%;煤泥重介旋流器组中+0.25 mm的粗煤泥溢流精煤灰分由入料的25.32%降至22.27%,只降低了3.05个百分点,说明煤泥浓缩旋流器组对于分选+0.25 mm粗颗粒煤泥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土城矿选煤厂由于长期生产以来采用的介质分选密度低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提高主洗旋流器和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分选密度提高了精煤产率和浮选尾煤的灰分,在系统中提前回收部分煤泥。通过干燥系统的改造,使煤泥系统全部回收。  相似文献   

5.
预先脱泥重介与不脱泥重介分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曲矿选煤厂一系统采用预先脱泥一三产品无压重介旋流器一粗粒煤泥重介一细粒煤泥浮选工艺,二系统采用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一煤泥重介工艺,对预先脱泥重介与不脱泥重介分选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根据兴隆选煤厂入洗原煤的特点,对其主要工艺和设备进行论证,确定了50~1.0mm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1.0~0.25mm粗煤泥采用TBS分选,0.25~0mm细煤泥浮选,浮选精煤采用快开式压滤机回收,浮选尾煤采用浓缩机+快开压滤机回收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曙光选煤厂设立了粗煤泥独立分选环节,将现在的重介+浮选联合工艺改造成重介旋流器+粗煤泥分选+浮选联合工艺。改造后,粗煤泥一段分选底流灰分大于60%,二段侧溢流精煤灰分+0.25 mm小于11%,提高了分选效率,降低了介质消耗,提高入洗原煤处理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在曙光选煤厂原煤预先脱泥—有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增加粗煤泥回收设备后,对系统中各产品中磁铁矿粉含量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增加粗煤泥回收设备后,磁选机的入料浓度降低,磁尾中磁铁矿含量降低,介质回收效果明显提高;精煤、中矸脱介筛的脱介效果明显改善,筛上精煤、中煤、矸石中磁铁矿粉含量明显降低;浮选尾矿、压滤尾煤中的磁铁矿粉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陵一号选煤厂原有跳汰生产系统存在的跳汰分选效率低、最终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以及精煤损失严重的问题,通过煤质分析,确定采用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煤泥重介旋流器+煤泥浮选的联合工艺对黄陵一号选煤厂进行技术改造,介绍了该工艺的工艺特点、工艺布置和设备选型情况。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5,(11):251-253
论述了临涣选煤厂现行采用的煤泥重介工艺流程。通过对入选原煤-0.5 mm粒级筛分产率及灰分的分析,指出在对各粒级在分选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分析SMC350煤泥重介旋流器单机检测的数据,表明煤泥重介旋流器对0.5~0.075 mm粒级具有较好的分选效率,降低了-0.075 mm粒级在溢流中的灰分,减少了进入浮选系统的高灰细泥含量。但也对0.5~0.25 mm粒级物料进行了重复分选。且使一部分合格产品进入了中煤系统,未能进入浮选系统进行有效分选,降低了浮选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有些选煤厂应用重介旋流器分选末煤或跳汰中煤,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兴隆庄矿选煤厂引进美国R&S公司Φ600毫米DSM重介旋流器作为跳汰机溢流产品的精选设备。精煤灰分小于7%。  相似文献   

12.
石台选煤厂工艺改造及产品质量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台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变差,精煤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实际,石台选煤厂对原有的工艺进行了改造:采用新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引入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精煤,降低重介分选的粒度下限。同时,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了优质产品和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城郊选煤厂是一座大型现代化选煤厂,目前生产能力已达500万t/a,其生产工艺采用块煤重介斜轮分选—末煤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TBS分选—细煤泥浮选联合工艺,生产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结构调整灵活。在整个产品结构中,块煤产率在18%以上,块煤的价格比末精煤高,因此在生产中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中煤夹矸带煤较为严重的问题,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选煤厂通过中煤再选工艺、可选性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提出将重介中煤破碎至13 mm,采用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由原有浮选系统回收的中煤再选的优选方案,从而达到优化选煤厂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唐口选煤厂粗煤泥的可选性为难选,当粗精煤灰分要求9.0%左右时,粗煤泥可选性为难选,原用的干扰床分选机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工艺改造后,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稳定生产时,精煤灰分为9.61%,精煤产率为43.74%,尾煤灰分为51.72%,数量效率为74.54%,可能偏差为0.08,精煤带矸率为4.95%,尾煤带煤率为22.50%,分选效果良好,但存在尾煤带煤现象,需进行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6.
自重介旋流器在选煤中应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产技术检查数据,确认常规分级旋流器存在的分选作用是导致分级旋流器回收粗煤泥灰分偏高的主要原因,对粗煤泥筛上物,浮选尾煤,-3mm矸石等进行了自重介旋流器分选试验,证明自重介旋流器分选细泥含量较少的粗煤泥能直接得到合格的精煤产品,能从矸石中回收中煤,分选细泥含量较多的浮选尾煤也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效果,显示出自重介旋流器作为与浮选配套粗选或扫选作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张宗军 《中州煤炭》2020,(1):141-144,149
针对鹤煤六矿选煤厂主洗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粗煤泥分选效果差、浮选尾矿跑煤等问题,介绍了选煤厂生产现状,对选煤厂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分析各主要环节生产指标实验数据,提出选煤厂升级改造的整体解决方案,采用原煤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代替原有跳汰分选工艺,解决跳汰分选精度低、煤质适应性差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增加1台WT-200-Ⅱ型射流式微泡浮选机,对现有浮选尾矿进行二次扫选,达到提高浮选精煤抽出率的目的。选用2台φ30 m浓缩机用于处理煤泥水。该方案能有效解决选煤厂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同类型选煤厂升级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白岩选煤厂煤质特征及可选性的基础上,对分选方案、入料方式、入洗方式、分级上限及产品方案等进行比选,确定了最佳分选工艺:+50 mm原煤采用动筛预先排矸,50~3 mm采用三产品无压重介旋流器分选,3~0 mm直接成产品,尾煤浓缩压滤;煤泥掺入洗精煤为最终产品为最佳产品方案。选煤厂投产后,精煤产率69%~71%,精煤硫分在3%以下,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毅红 《中州煤炭》2020,(10):125-128
黄陵一号选煤厂煤泥重介旋流器粗煤泥分选系统精煤灰分偏高。试验研究发现,精煤和尾煤中存在中间密度级物料较多现象,使得尾煤灰分较低,而精煤灰分则较高。通过探索试验和评价试验得出,运用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粗煤泥,可得到符合要求的精煤和尾煤。入料、精煤和尾煤的小筛分和小浮沉试验表明,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的数量效率为98.59%,可能偏差为0.11,错配物总量为5.7%,对粗煤泥具有良好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预分选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流场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其在运行过程中精煤产品受重产物污染、中煤带煤量高的原因,设计开发了带预分选装置的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从而有效解决了精煤产品夹矸、中煤带煤量高的问题,提高了分选精度和精煤产率。文章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带预分选装置的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普通旋流器流场数值对比,分析了预分选装置对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内部流场的影响,并介绍了1400/1050型预分选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