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瑙河是一条流经多国的河流。其长度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从黑森林源头到黑海三角洲全长 2850公里,其迳流量、落差比降和水力资源居中欧各河流之首,年迳流 2010亿立方米,总水头 401米。整个河流规划可兴建 48个电站梯级,装机 772万千瓦,年发电量 431亿千瓦时。 由于多瑙河在奥地利境内大部分为宽阔平坦的河谷。人口稠密,文物古迹较多,不适宜修建高坝水库,因此,规划的梯级水电站基本上共规划 11级,装机容量从 15万千瓦到 36.6万千瓦,年发电量 153.7亿千瓦时。 奥地利多瑙河水电公司对多瑙河的开发始于 1948年至 1949年… 相似文献
2.
根据规划在黄河北干流上布置万家寨、龙口、天桥、碛口、古贤、甘泽坡6座水利枢纽工程。北干梯级开发可有效控制和管理黄河的水沙关系、洪水;改善生态环境,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向华北电网提供大量电力,对秦晋2省工农业、通航和旅游等具有促进作用,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鸭绿江干流流经山区,河道弯曲,坡降较陡,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现已建成云峰,渭原,水丰和太平湾等水电站,尚有多处河段有待开发。已建成的水电站利用小时数偏高,扩建潜力很大,应研究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2003年以来,陕西汉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相继建设了汉江喜河和蜀河水电站,旬阳水电站的前期准备工程也于2007年5月2日进点开工,在汉江水电梯级项目连续开发的有利形势下,认真研究其项目建设的投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首次开发的大型信息系统可以考虑采用梯级开发模式,以适应实际管理需要。梯级开发模式指信息系统开发不是采取一步开发到位的模式,而是采用预研一代、开发一代、运行一代和消化一代的梯级模式。 相似文献
7.
略论黄河北干流的综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大北于流,历次规划都是围绕着水电开发。1955年规划为15座径流水电.站。1989年修订规划,推荐为8级开发方案。笔者认为:碛口、龙门水库拦的是龙门以上泥沙,流出禹门口的黄河水,又会把小北干流泥沙带到下游,减淤效益将大为减低。作者提出黄河北干流应综合开发。为进一步解决太原供水,将碛口一级改为罗峪口、碛口两级开发;为发展旅游,保留壶口瀑布,将龙门坝址移到壶口以上的云岩河,放弃三交坝址。从云岩河向东、西打洞引水,发展秦晋两省农业灌溉。最后一级选禹门口坝址。加强水土保持和小北干流滩涂开发,减少黄河泥沙,发展农业生产。利用黄河水资源,沿黄两岸近水就煤发展坑口火电,水火电并举,建设煤、电、铝综合工业区。调整梯级布局,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9.
10.
运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来研究清江梯级对三峡的补偿作用,在华中电网中的调峰作用和替代电装机容量及节煤效益等问题,提出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电源建设,才能更充分,合理,经济地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构建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两两比较法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并对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时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在对单项工程单环境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再对某小区域内总工程影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后对其总体环境影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是在进行三层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西藏尼洋河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评价. 相似文献
15.
16.
渭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动态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输沙、河流稀释自净和基本生态环境需水三个组成部分,提出了综合考虑年际、年内及河道空间变化分区的生态需水计算模型以满足渭河干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研究表明,渭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与输沙及稀释自净需水量关系密切,汛期以输沙需水为主,非汛期以稀释自净需水为主;输沙需水量年内变化明显,汛期占到了全年的67%;受沿程流量、排污和泥沙冲淤形势的影响,渭河干流自上而下生态环境需水量逐渐增大,中水年分区最大需水量达35.1亿m3。该方法适用于水量年内分配不均,自然条件及河流沿程开发利用变化程度较大的河流。计算出的生态需水量具有动态可操作性,可用于指导渭河干流水量分配与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7.
18.
19.
基于生态流量恢复的黄河干流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生态调度研究领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量化生态目标获取困难,且微观生态要求在宏观调控中无法体现.应用流量恢复方法,获取恢复河流生态水文系统健康所需的水流过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黄河干流梯级水库综合调度模型,通过控制生态断面流量,得到不同生态要求下远景年黄河水资源配置方案.计算表明:生态流量控制后,现状年黄河下游地区的供水保证率改善较大,缺水指数、发电量指数和生态破坏率变化较小;2020年较非生控方案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对缺水系数和生态保证率的支持,供水保证率和发电量变化不大.可见现状年情景下生态调度对黄河流域各项指标响应不显著,2020年以后将对黄河的生态保障发挥重要作用.发电量指标对生态调度的响应不敏感,而生态破坏率反应较强烈,说明生态调控对缓解黄河生态系统破坏意义重大,但若无外调水源,要满足黄河干流生态用水困难较大.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青海水电开发的历程并展望了发展前景,分析在以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给青海水电开发带来的有利因素和出现的新问题,对加快青海不电开发提出了水电的效率要充分体现在电站的财务收益上和努力开拓省内外电力市场以及实行股份制走滚动开发的路子等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