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一个研究中微子振荡的实验[1],主要目标是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电子反中微子来测定一个具有重大物理意义的参数—中微子混合角θ13。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目标是将sin22θ13测量到0.01或更高的精度,为实现对大亚湾中微子信号的准确测量,必须要求光电倍增管输出干净脉冲信号到前端电子学(FEE),但在测试实验中,发现光电倍增管输出脉冲含有振铃。针对振铃进行了详尽分析,找到了振铃产生的根源,也确认了电容在高压下的压电效应。 相似文献
2.
3.
4.
光电器件门控技术是辐射脉冲选择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讨论电流型光电倍增管的控制方法,研究了光电子通路门控电路,设计了模拟实验装置,给出了电流型门控倍增管性能的实验测量结果;开关延迟时间300ns,上升时间1200ns,总开关时间1500ns,消光比1000:1. 相似文献
5.
光电倍增管的噪声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电倍增管作为一个高灵敏的检测器.能够在来自阴极的单个光电子脉冲这样低的检测水平下工作。也就是说.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间隔里输出脉冲的计数提供了光子撞击光阴极速率的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光电倍增管本身的噪声变得更加重要了。着重讨论了光电倍增管的噪声来源,噪声特征及噪声模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效措施降低本底是低水平放射性测量中的重要环节。在低水平测量中普遍采用闪烁测量装置,而光电倍增管是闪烁测量装置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所以降低光电倍增管的放射性含量对于降低本底和最小探测极限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一种低本底液闪用的新型光电倍增管GDB-48的研制结果。这种光电倍增管的设计和工艺有不少创新,使得它的量子效率高、本底计数低。在FH1915型低本底液闪计数器上试用,获得的~3H优值高达2200以上。 相似文献
8.
石油测井目前已发展到能谱测井阶段,相应要求能谱型高温光电倍增管与之配合。GDB-59型光电倍增管是一种新型150℃高温光电倍增管。经实测证明,该管型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型高温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在核聚变实验中,激光散射诊断技术的多道脉冲光电接收系统的标准,介绍了光电倍增管的几个有关重要性能的检测方法。这些实验包括光电信号的线性、响应速度、光谱响应,增益随电源电压的变化以及绝对灵敏度的校准。对于使用各种光电倍增管来进行定量测量的工作,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用微通道板作为榈增极的新型光电倍增管已研制成功,它的脉冲上升时间小于1ns,本文介绍了它的一般性并讨论了它的抗磁场性能和作为位置灵敏探测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支承板支撑4跨传热管直管束开展流致振动基础试验。试验件由49根旋转正三角形布置的模拟传热管组成,传热管两端固定,中间3处采用支承板支撑。试验测量获得了单向横流冲刷和双向横流冲刷下不同进口流速传热管束的振动特性,获得振幅、频率、临界雷诺数等关键信息。结果表明,双向横流冲刷下的传热管较单向横流冲刷下的在更低雷诺数下发生失稳,两种流动方式下传热管发生失稳时加速度峰值频率均为104Hz,该值与单跨两端固支模型的理论计算固有频率非常接近。研究结果可为传热管束流致振动数值模拟分析提供验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EN 12543标准的边界法原理,提出了一种X射线管射线束不同张角处有效焦点尺寸测量的方法——圆柱法,采用双钨合金圆柱、像素100 μm的面阵探测器、平移和旋转机构对COMET公司的MXR 225HP/11工业X射线管大、小焦点进行测量。提出了一种测量X射线源焦点到平移旋转机构的距离及射线束不同张角处位置参数的方法。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方便地测量焦点尺寸,而且能测量射线束张角范围内焦点尺寸的变化,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这将对X射线管的焦点设计及其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PMT脉冲线性电流是PMT在脉冲工作方式下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对比各种测量PMT脉冲线性电流方法的优缺点,从提高测量精度方面考虑,设计了基于双脉冲法的测量PMT脉冲线性电流的实验,通过挑选稳定性高的LED作为光源,利用DG2020信号发生器给LED灯供电,采用通道循环功能加长信号时间间隔,使用分路输出到两台示波器接收信号,应用示波器多次采集自动取平均的功能等方法在实验细节上进行设计,提高测量精度。通过实验测到了PMT脉冲输出电流偏离线性直线1%处的电流,并获得了PMT脉冲输出的mA级至A级电流全曲线。 相似文献
16.
GM计数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核辐射探测器,但量程范围较窄,扩展其量程能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回顾了国内外扩展GM计数管量程所采取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分析了采用死时间模型和函数拟合修正方法扩展量程存在的不足;简要介绍和分析了改变计数管工件方式或改进外部电路的量程扩展方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time-to-count方法的工作原理.指出通过革新使用方式,改进计数管结构设计和筛选恰当材料,研制复合型探测器等途径,可大幅提高计数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换热器传热强化的管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铜-镍合金整体低肋管和整体内外翅片管为元件,以油-水和水-水为介质为管束换热器模拟体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肋管对于油-水换热,内外翅片管对于水-水换热有着比较明显的传热强化效果。在额定工况下,低肋管油-水换热模拟体的总传热系数是光滑管模拟体的1.59倍,可相应节省换热面积37%,管外油流的压力降较光管降低33%;内外翅片管水-水换热模拟体的总传热系数是光滑管的1.31倍,可节省换热面积 相似文献
18.
19.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50(3):219-232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unter-Current Flow Limitation (CCFL) in hot legs of PWRS, CCFL characteristics of air-water and saturated steam-water flow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a modeled flow path of a horizontal tube connected to an inclined riser. The ranges of dimensions of experimental tubes were as follows: diameter D 0.026–0.076 m, length of horizontal tube H 0.01–0.4 m, length of inclined riser I 0.038–0.6 m and inclination angle of inclined riser θ 40° or 45°. Wallis-type correlation (J g *1/2+mJ i *1/2=C) was applicable to the data during a steady separated flow. An analysis based on envelope theory showed that the constant C should be a function of H/D and I. A function of C with those parameters was empirically determined by using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he developed function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results of Richter et al. (D = 0.203 m, H = 1.26 m, I = 0.5 m and θ = 45°). The constant m in the Wallis-type correlation was almost constant 0.75. The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which should be made clear to apply the correlation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o an actual PWR hot le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