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凝土构件在承受循环荷载的过程中其强度不断降低,当疲劳加载至一定次数,构件此时的静载强度称为混凝土疲劳剩余强度,疲劳过程中混凝土剩余强度的衰减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抗压疲劳剩余强度试验,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混凝土的疲劳剩余强度衰减规律,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抗压剩余强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混凝土剩余抗压疲劳强度衰减的规律,对63个尺寸为150 mm×150 mm×300 mm、强度为C30的混凝土棱柱体试件进行了抗压疲劳剩余强度试验;利用相关系数优化法进行了混凝土抗压疲劳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概率模型的参数拟合,得到混凝土抗压疲劳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的概率模型;引入材料疲劳剩余强度衰减模型,结合概率统计及可靠度理论推导出混凝土受压疲劳的P-R-N曲线。利用推出的P-R-N曲线可以对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经过不同疲劳加载次数后混凝土的剩余抗压强度进行预测,并能给出相应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疲劳损伤的强度和刚度衰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首先进行了混凝土在单级和两级等幅轴压重复应力作用下的高周疲劳试验;其次,根据混凝土疲劳损伤发展的三阶段普遍规律,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定义了单有和两级等幅疲劳剩余静载极限强度和刚度衰减率的表达式;然后由试验数据得到了相应加载等级剩余静载极限强度和刚度衰减率的经验公式;最后将上述公式推广混凝土的多级等幅疲劳加载。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疲劳损伤试验中试件初始极限强度的推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混凝土疲劳损伤试验及其结果分析的需要,提出了基于疲劳损伤测试的混凝土试件强度确定的洄溯测算法。首先,通过对混凝土常规疲劳试验结果的分析,定量地揭示了试件初始极限强度离散性疲劳寿命很在影响的特点,并进一步通过试验验证了混凝土疲劳变形的三阶段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试件强度确定的洄溯测算法,它包括试件疲劳损伤测试,实际疲劳寿命推算和试件强度确定三部分。最后,本文提出的洄溯测算法确定混凝土试件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结构疲劳破坏是实际工程中主要存在的一个问题,它的疲劳破坏机理比静力承载能力的破坏机理复杂,而且影响因素较多,大量实验数据显示,混凝土结构的疲劳强度是随机的,需运用概率理论和可靠度理论相结合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基于随机有限元法,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混凝土重力坝在低周地震荷载工况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随机疲劳可靠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剩余强度衰减模型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在工程结构抗疲劳设计中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行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对轴向循环压缩荷载作用下RPC的损伤累积行为进行了试验,利用残余塑性应变定义了RPC的疲劳损伤,给出了损伤演化方程.基于等效损伤准则,导出了反映RPC非线性损伤累积的力学模型,利用模型进行了RPC的剩余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理论损伤累积模型能较好地预测RPC的剩余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
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损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损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根据疲劳积累损伤理论给出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损伤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钢纤维混凝土疲劳损伤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观测基础上,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裂端微裂区耗能模型,结合断裂分析中的能量平衡和耗散原理,运用该模型定性定量地分析和解释了钢纤维混凝土疲劳损伤行为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风力作用下输电塔结构剩余寿命的估算方法。由于输电线塔体系存在高度的非线性,因此本方法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的基础理论,通过分析模拟风荷载作用下的三塔两线有限元模型,获取结构构件实时累积损伤,然后依据实时累积损伤对输电塔结构服役期间每年度对应的剩余寿命进行估算。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输电线塔结构的剩余寿命估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把损伤力学用于混凝土的强度分析,论述了混凝土材料强度的概率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损伤变量,运用损伤变量的概念,结合菜学理论,定量的探讨了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结合经典莫尔强度理论破坏准则,利用损伤力学理论分析了约束混凝土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给出其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疲劳性能的研究对于承受动荷载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来说尤为重要.介绍了不同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的研究情况,对混凝土受压疲劳、受弯疲劳、受拉疲劳以及拉-压疲劳的力学性能、变形性能等做了总结分析,指出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并针对当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多轴疲劳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疲劳损伤公式可由单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公式推广而得,应用时只需采用与混凝土静破坏准则相适应等效应力代替单向应力,等效应力最大处即为疲劳破坏起源处。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多级等幅疲劳的变形发展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试验验证和揭示了混凝土单级和两级等幅疲劳损伤(变形)发展三阶段规律的普遍性和级间相似性。其次,根据混凝土疲劳变形发展三阶段规律的具体特征以及考虑变幅增量与当前损伤状态的耦合效应,由试验数据得到了单级和两级等幅疲劳损伤第二阶段规范化疲劳变形及其发展速率的经验公式;最后将上述公式推广到了混凝土的多级等幅疲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杂散电流、氯盐及其共存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的疲劳损伤演变规律.方法 将钢筋混凝土试件置入不同质量浓度的NaC1溶液中,进行4点弯曲疲劳试验的同时,施加不同强度的杂散电流.试件损伤破坏过程中,用超声波实时监测试件的声速变化.结果 超声波法可有效跟踪腐蚀环境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疲劳损伤发展.钢筋混凝土在杂散电流、氯盐及其共存环境下的疲劳损伤发展,与在一般大气环境下的疲劳损伤发展类似,可分为缓慢累积和快速累积2个阶段,但损伤发展速率不同.杂散电流强度越大,氯盐质量浓度越大,试件疲劳损伤发展越快.结论 杂散电流和氯盐对地铁钢筋混凝土的疲劳损伤发展存在很大影响,建立了杂散电流和氯离子共存下钢筋混凝土的疲劳损伤演化方程,可为研究地铁钢筋混凝土的损伤劣化机理分析提供试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绍钢纤维砼在局部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和延性的变化规律,再与砼中配有钢筋网片的情况对比,得出了提高砼局部抗压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泥土地基因其施工工艺简单、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采用5%,10%,15%水泥掺入量加固不同地域软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现为慢性损伤规律性,根据弹塑性损伤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经检验其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The prism specimens of corroded concrete were subjected to uniaxial compressive load to develop the stress-strain model. Compared to the un-corroded concrete, the mechanical prop- erties of corroded concrete, such as peak strength, Young’s modulus, and residual deformation, et al are degraded. The concrete, which were subjected to the aggressive media in the environment, were resulted in randomly distributed pre-loading flaws and defects. The propagation of these corrosion flaws during the procedure of load...  相似文献   

18.
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焊接接头疲劳损伤演变规律。认为焊接接头中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具有分形特征,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建立裂纹扩展模型,将断裂力学的概念运用到损伤力学演化规律研究中,给出分形有效应力强度的表达式以及损伤演化率方程,推导出损伤演变方程,为从微观层次定量描述焊接结构疲劳断口特征及宏观疲劳断裂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腐蚀疲劳下的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蚀疲劳是公路工程用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原因,利用自行设计的腐蚀疲劳加载试验装置,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HPC)在Na2SO4腐蚀溶液及三分点疲劳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弯拉强度,分析了抗CI^-渗透特性及其疲劳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受腐蚀疲劳作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其抗渗透性能大幅度下降,而交变应力、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是其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降低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及掺加20%(质量分数)的粉煤灰可明显提高其密实度和抗腐蚀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