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张应亮 《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11,(8):39-44,58
通过试验研究了桂花水电站拱坝掺气分流墩的体型、布置和水流流态,消力池和消力池中T型墩的体型和布置,掺气分流墩和消力池联合应用的水流流态和消能效果。试验表明,掺气分流墩与消力池联合应用明显改变了水流流态,具有显著的消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应亮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8)
通过试验研究了桂花水电站拱坝掺气分流墩的体型、布置和水流流态,消力池和消力池中T型墩的体型和布置,掺气分流墩和消力池联合应用的水流流态和消能效果。试验表明,掺气分流墩与消力池联合应用明显改变了水流流态,具有显著的消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掺气分流墩设施消能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消力塘上游溢流面增设掺气分流墩设施后的消能效果,研究结果证明,掺气分流墩设施具有非常显著的消能效率,可以大幅度的缩减消力塘的容积,因而可以大大地节省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
6.
掺气分流墩是国内首先提出并经工程实践证明的一种简单易行消能效果显著的消能工。本文对分流墩的发展现状、设计思想、主要特点、体型参数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8.
9.
百色水利枢纽总库容58.4亿m^3,坝高126m,最大下汇流量为12800m^3/s。坝址地质条件复杂,基岩抗冲能力低。经多方案比较,推荐采用面板堆石坝方案,溢洪道采用新型收缩式挑流消能方案,利用水工模型论证拟定的锥体形分流墩体型尺寸为:墩体水平投影长为11.2m,最大底宽10.2m,墩高12m,分水角度为53.13°,收缩比自下而上从0.16变为0.67。试验表明,推荐方案射流空间扩散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用模型试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低Fr下,越过矩形分流墩、墩后通大气的急流。应用动量方程得到墩上游水跃旋流流态与急流飞越流态之间的界限Fr判别式。通过试验得到急流飞越而过流态下,墩下游无因次水深及墩体阻力系数分别与设墩处水流收缩比、同比和控制断面Fr之间的变化关系;墩上游和墩体壁压分布,论证了墩体在墩后充分通气时产生空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泄洪消能缩尺模型中的掺气比尺效应,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通过模型试验,对比分析1:50和1:100两个不同比尺模型上的挑流水舌形态及下游水垫塘内掺气量(体积分数,下同)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孔口体型作用下,不同比尺模型水舌空中裂散程度有明显差异,1:100模型中水舌呈月牙形散落在水垫塘,1∶50模型水舌呈椭圆形散落在水垫塘;水舌入水形态的差异进一步导致水垫塘掺气量分布不同,1:100模型水舌入射区域掺气量相对较高,掺气量峰值约为50%,1:50模型上同样位置掺气量峰值约为40%;从水垫塘内掺气量空间分布来看,1:100模型水垫塘横向掺气范围相对较小,纵向掺气范围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特高速掺气水流所表现的可压缩性,利用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并考虑水流粘滞性和脉动影响,将掺气水流当作单向流分析。水流流经不平整体时,其后可产生在掺气情况下仍不能消除的负压。此时,空化已不可避免,且随马赫数增加,掺气反而会使负压值增加,因而,将不再具有减蚀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重力坝防冲建筑物体型参数的选取决定了泄洪消能水流的水力特性,从而影响水电站的安全运行。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防冲建筑物体型参数对水流的水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垫塘长度的减小,使塘内淹没冲击射流的扩散空间减小、冲击区的紊动增强,导致塘内底板时均压强谷值减小、脉动压强均方根峰值增大、底板安全风险增大;二级消力池池长的减小,使出池临底流速增大、下游冲刷风险增大;二道坝高度的降低,导致水垫塘底板沿程时均压强减小、脉动压力均方根峰值增大、底板安全风险增大,同时导致二级消力池内水跃收缩断面水深增加、跃首区临底流速降低、紊动强度降低、脉动压力均方根峰值减小,但出池临底流速增大。 相似文献
15.
水垫塘内淹没冲击射流中的大尺度涡结构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坝下游水垫塘消能与防护问题目前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应用现代紊流理论的观点,对水垫塘内的复杂流动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主射流区的大尺度涡体和壁射流区的紊动涡体的拟序结构进行了分析,从紊流力学的角度对脉动压力的起源及水垫塘内水体能量的转移与耗散做了机理性解释,为高坝下游水垫塘的消能与防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有压输水管道内部装配合适的消能装置是解决供水工程剩余水头的一种重要消能方式。本文介绍了梯形转叶螺旋流消能装置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分析了消能装置的消能效果,并对其在不同扭转角度下的消能效率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此类消能装置最高消能效率可达水流压力的80%以上,能对下游建筑物设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基本合理,可作为管道消能装置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根据溢洪道陡坡段坡度的大小,可设置连续的内凹型阶梯和不连续的外凸型阶梯两种形式的辅助消能工,以增大陡坡段泄流的摩阻和跌流,降低流速,增加泄流的消能率。基于水力模型试验,对溢洪道陡坡段坡度1∶1.5的连续的内凹型阶梯和不连续的外凸型阶梯的泄流流态和消能率进行比较和分析。试验表明:在相同陡坡段坡度条件下,不连续的外凸型阶梯数明显少于连续的内凹型阶梯,但单位根数的外凸型阶梯的糙率相对较大,外凸型阶梯陡坡段泄流消能率相应大于内凹型阶梯陡坡段。因此,当溢洪道陡坡段坡度i≤1∶1.5时,若工程布置条件许可,可优先选用不连续的外凸型阶梯,以获得较大的泄流消能率,同时也可以简化阶梯体型、便于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