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建自修复技术是一种有效修复嵌入式存储器中失效单元的方法.在传统的内建自修复过程中,需要对故障地址进行多次的读写操作,功耗比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址分割的嵌入式存储器内建自修复方法.该方法将故障地址分割成两部分,对BIRA内部存储器的访问分两个步骤进行,有效简化了地址比较过程,降低了功耗.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实现存储器故障自修复同时显著降低修复与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功耗.  相似文献   

2.
嵌入式存储器在SoC技术中逐渐成为主体设计结构,由于存储器存在成品率的问题,所以在存储器中设计了内建自测试和内建自修复的策略来解决,其中主要是:基于冗余行的修复策略、基于冗余列的修复策略和基于冗余字的修复策略,然而,在存储器中采用一维冗余块修复策略需要增加更多的冗余块,如果采用二维冗余块修复虽然提高了修复率,但是使得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为此改进了一种基于DWL修复概念的策略,使其不仅保持了DWL结构的低功耗、提高了冗余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快速访问的特性,从而提高了存储器的故障修复率。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存储器的内建自修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关于嵌入式存储器的内建自测试(MBIST)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基于这种背景.研究了一种高效的内建自修复(MBISR)方法,试验表明它具有低面积开销和高修复率等优点,保证了嵌入式存储器不仅可测.而且可修复。极大地提高了芯片的成品率。  相似文献   

4.
王晓琴  黑勇  吴斌  乔树山   《电子器件》2005,28(4):893-896
针对大规模嵌入式存储器可测性设计技术——存储器内建自测试(MBIST)中的故障诊断问题,介绍了MBIST设计的扩展功能——存储器内建自诊断(MBISD)。在引入存储器内建自测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存储器内建自诊断模块根据输出故障信息自动分析器件失效原因、并对失效单元进行故障定位和识别的基本原理及其中的关键算法,并用一块SRAM的MBIST设计(采用Mentor公司的MBISTArchitect完成)中的MBISD具体实例进行了仿真验证。存储器内建自诊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存储器的成品率。  相似文献   

5.
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处理器的指令系统编写特定程序,通过程序运行来控制完成整个存储器内建自测试过程的方法.基于此方法的设计已经成功应用于一款处理器中,有效地提高了芯片的可测试性和应用系统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深亚微米技术不断的发展,在SoC设计中存储器需求越来越大,芯片的量产需要有效率而又具有相对的低成本的测试方法.可编程存储器内建自测试方法基于客制化的控制器,提供了一定程度可靠的弹性以及所需合理的硬件成本.我们在本文提出了一个P-MBIST设计的硬件分享架构,经由分享共用的地址产生器与控制器,P-MBIST电路的面积开销能够大幅减小,利用加入的两级流水线能够达到更高的测试速度.最后,所提出的P-MBIST电路能够由使用者自定义的配置文档而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存储器内建自测试设计技术原理,针对具体的RTL实例,对自顶向下设计方法和层次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实例结果表明:层次化的设计方法在大型芯片的存储器内建自测试设计中,可以加速设计,减少设计迭代时间,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存储器测试是集成电路测试的重要部分。随着集成电路存储器件向着高集成度发展,存储器测试成本在集成电路总测试成本中所占比例急剧增高。通过减少存储器测试时间来减小存储器测试成本,是一种高效的降低芯片测试成本的方法。本文以一款单周期同步存储器为例,选取读写时序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存储器内建自测试方法,给出了一种通过优化存储器内建自测试逻辑时序来减小存储器测试时间的设计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嵌入式存储器内建自测试的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规模的不断增大 ,在芯片中特别是在系统芯片 SOC( system on a chip)中嵌入大量存储器的设计方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文中详细分析了嵌入式存储器内建自测试的实现原理 ,并给出了存储器内建自测试的一种典型实现。  相似文献   

10.
深亚微米技术背景下,嵌入式存储器在片上系统芯片(system-on-a-chip,SoC)中占有越来越多的芯片面积.嵌入式存储器的测试正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本文论述了两种适合SoC芯片中嵌入式flash存储器的内建自测试设计方案。详细讨论了专用硬件方式内建自测试的设计及其实现,并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软硬协同方式的内建自测试设计。这种新型的测试方案目标在于结合专用硬件方式内建自测试方案并有效利用SoC芯片上现有的资源,以保证满足测试过程中的功耗限制,同时在测试时间和芯片面积占用及性能之间寻求平衡。最后对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1.
与2D存储器相比,3D存储器能够提供更大的容量、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功耗,但成品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3D存储器内建自修复方案。将存储阵列的每一行或每一列划分成几个行块或列块,在不同层的行块或列块之间进行故障单元的映射,使不同层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故障在逻辑上映射到同一层中,从而使一个冗余行或冗余列能够修复更多的故障,大大增加了冗余资源利用率和故障修复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修复方案相比,该方案的修复率更高,实现相同修复率所需的冗余资源更少,增加的面积开销几乎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2.
A new analog subsystem maintenance strategy is presented that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reliability, yield, and testability of analog and mixed-signal ICs. This scheme is a generally applicable design approach that combines hybrid redundancy, direct subcircuit parameter adjustment (calibration), and on-chip analog function verification (built-in self-test). Improvements are realized in a system-transparent fashion through careful function block commutation. The cost is a moderate die area increase. This design strategy is applicable to a wide range of moderately complex analog functions. An example analog function is used here to illustrate this new maintenance approach. Experimental data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ies of this new approach to analog IC design fortestability.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交易数据库中挖掘出指定顾客相关属性的频繁项集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维约束进行求解的构想.采用模式增长的挖掘方法,但与传统的模式树不同的是将原先每一节点频繁计数值设为在所有可能的谓词约束下该项的计数形成的向量,并利用HASH表进行向量值及项所在层的位置映射,因此,在不同的约束组合下的频繁项集挖掘将不再需要扫描数据库.仿真实验表明该挖掘算法的完备性,通过与先筛选再挖掘的算法进行比较,证明该挖掘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部分扫描的低功耗内建自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全扫描内建自测试 (BIST)过高测试功耗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选择部分寄存器成为扫描单元的部分扫描算法来实现低功耗 BIST。实验表明 ,提出的方法在保证测试覆盖率的条件下能同时降低 BIST的峰值功耗和平均功耗 ,降幅分别高达 46%和 69%。  相似文献   

15.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可测性设计在电路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内建自测试作为可测性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内建自测试的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以八位行波进位加法器为例,详细介绍了组合电路内建自测试的设计过程。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整个内建自测试电路进行模块划分,用VHDL语言对各个模块进行代码编写并在QuartusII软件环境下通过了综合仿真,结果表明此设计合理,对电路的测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代理签名技术是在原有签名机制上的改进,无法提供强大的安全保证机制.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对数的门限哈希函数的方法来构建安全代理签名机制,并提供了详细的安全和性能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机制安全性高、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针对网络芯片基于包的传输和串行通讯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逻辑自测试电路设计方法。在我们自行开发的PCI Express到PCI/PCIX桥中,以较小的硬件代价,实现了数字电路部分的自测试设计,通过这种电路,可以低成本快速实现芯片的全速初测试,从而确定芯片功能是否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18.
To obtain satisfactory fault coverage for testing a logic circuit,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s (LFSRs) have been used to generate not only the pseudorandom, but also the deterministic patterns in the scan-based built-in self-test environment. However, like other scan-based methods, the LFSR based pattern generation schemes take a long test application time to feed deterministic patterns from the LFSR into a scan chain. In this paper we derive a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ts in the scan chain and the states of the LFSR and show that any bit to be generated by an LFSR in any future clock cycle can be pre-generated by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current LFSR state. With this relationship, we can divide a scan chain into multiple sub-chains and use one LFSR-based multiple sequence generator to simultaneously generate all the subsequences required by the sub-chains, henc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test application time for deterministic patterns. Moreover, due to the scan time reduction, test power wasted during the scan operation can also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