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的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两个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好了,父母普遍重视子女教育,特别注重孩子的身体成长,在吃的方面,家长们都舍得花钱,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满足于食堂的大锅菜了,就想吃小炒。学校食堂里没有,就到校外饭馆去吃。有的学生说,到校外吃什么有什么。想吃好的到校外饭馆去吃,那我们为何不把学生食堂也搞得像饭馆一样呢?如果校园内饭菜的质量、价格也同他们一样,不单是大锅菜,也有小炒,也可以点菜,我看学生们不会弃近投远吧?并且,在水、电、房费、税金等方面校内食堂应该比校外饭馆优越得多,成本会比校外的低,肯定会受到…  相似文献   

2.
丰一吟 《美食》2012,(1):54
有不少人以为我父亲是吃常素的,理由是他画过六册《护生画集》,提倡爱护动物,不杀生。父亲确实吃过一时期的素,但后来就开荤了。他对荤菜有所选择,只吃鱼虾蟹蛋鸡鸭之类,不吃猪牛羊肉。好像他不吃四条腿似的,其实也是偶然。而我呢,吃荤的范围比他更窄,不吃牛羊肉和虾蟹,只吃瘦猪肉和蛋,连鱼和鸡鸭也勉强吃。尤其是蟹,不仅不吃,还很害怕。父亲装了假牙以后,蟹钳咬不动了。在家里还可以用榔头敲敲,到外面去吃蟹就不行了。在杭州时,有一次他到王  相似文献   

3.
饮食者,吃吃喝喝也。我不是美食家,但对饮食文化却情有独钟。我平时喜欢谈吃,也做得一手不赖的菜,因此朋友们戏称我为“杨善元”(我师傅的大名叫刘善元,名厨)。 再没有比吃更能让人产生好感了。 说实话,我由于职业关系,这些年来,走南闯北,吃过见过,但最难忘的还是我家乡云南的那几样菜。 一日砂锅鱼。洱海盛产鱼类、在大理一带,无论是餐馆厨师,还是一般的家庭妇女,都有一套烹饪鱼的本领。砂锅鱼是他们的拿手好菜.凡是到大理尝过砂锅鱼的人都赞不绝口。做砂锅鱼并不麻烦,用料也普通,把一尾或几尾活蹦乱跳的弓鱼或鲤鱼剖腹…  相似文献   

4.
杀猪菜     
我年少时,家住乡下,因父亲在供销社上班,我们家也算不上什么农户,所以也没有太多自留地,但每年也要养一头猪。那时节实行的是生产队集体制,分点口粮人都不够吃,更别提给猪吃。好在我家那点自留地种土豆和  相似文献   

5.
一碗豆浆     
周天 《食品与生活》2004,(10):41-41
我9岁那年,父亲忽然有了一次去市里出差的机会。 那时父亲在一所村小学做教导主任,母亲是一位普通农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清苦,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肉菜,更不用说上饭店了。父亲每次去乡里开会,总是带着母亲做好的玉米面饼子,中午就着开水吃,省下一元钱的出差补助以补贴家用。父亲也因此一度闻名乡里。  相似文献   

6.
1974年,9岁的我到近郊外祖父家过寒假。那时候,人们一日三餐不是高梁米饭就是玉米面饼子,若能吃上大白菜、豆腐之类的副食,已是很高档的消费了。我之所以愿意到外祖父家过寒假,是因为他老人家是个大工厂的厨师,能把食堂里的猪油,每天带回一两勺放进自家的菜锅里。他用饭盒把这些菜装好,隔三岔五进城送给我吃。这就使我在那个许多人都面黄饥瘦、愁眉不展的年代里,却有着一张气色不错的小脸儿。一天早晨,我从火炕上爬起来,看见外祖父在小厨房里弓着身往锅内的白菜汤中放豆腐,炉台上一盘贴好的玉米面大饼子正散着热气。连续十多天…  相似文献   

7.
王世德 《烹调知识》2000,(11):30-30
若干年前,我夫妇曾到杭州西湖某餐厅,要了一个清蒸鱼。那个菜做得很令人奇怪。里面竟不放油,也没有先用油煎一下。在我们家乡,清蒸鱼里一般要放一些小猪油块,或者浇一些香油在上面,但,那盆清蒸鱼却没有一点油星,只在鱼身上浇了一瓢糖醋,味也很淡。基本上是吃鱼本身的鲜味,可以闻到鱼本身的香味。吃过以后,渐渐体会到这种“本色”菜比之加上很重的调  相似文献   

8.
一布袋干虾     
正手工缝制的旧布袋里装着一袋大约二斤重的干虾,一打开腥腥的味道扑鼻,这已经是老家大哥连续七年给我们寄年货了。我吃虾皮肤过敏,家里人也没有愿意吃的,年年就放置着。今年母亲特意打了电话给我,让我告诉大哥,别再寄了,没人吃,可我张不开这个口。七年前的五月份,从母亲的老家河北农村来了一个从没见过的大哥。母亲说,大哥父亲的爷爷和母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藕饼     
母亲去世已经二十七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藕饼了! 母亲是上海人,会做一手好菜肴,都是道地的上海菜,比如八宝鸭、糖醋排骨、虾子蹄筋、油爆虾、素什锦、腌炖鲜、冬笋雪里红炒肉丝等。但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吃她做的藕饼。从小爱吃的东西每每会使人爱上一辈子。我对母亲做的藕饼就是这样,至今也忘不了! 其实,藕饼并不是上海菜。父亲是江苏如东人,藕饼是父亲的家乡菜。父亲爱吃家乡菜,尤其是藕饼,母亲同父亲结婚后就学会了做藕饼。以后,这就成了我们家桌上常有的  相似文献   

10.
正多年前,我给父亲买了两包名烟,但是他却不吸了。那两包发霉的香烟,成了父亲今生今世珍贵的"藏品"。父亲老家在川南农村,乡下吸烟的人不计其数。年轻时候的父亲,自然也是其中一员。香烟,好比是父亲的"口粮",一直都未间断过,连续吸了几十年。追溯到爷爷那辈人,他们都吸自己制作的叶子烟。每年三四  相似文献   

11.
正年饭节宴在哪儿吃?要我说,当然是在家吃!虽说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在饭店吃,但我还是固执己见,理由很简单,饭店什么时候都能去,而年节,是一年一度,讲究的是"过",不是吃一顿的问题。就说除夕的这餐年夜饭,到饭店落座,菜一道道端上来,酒足饭饱后,离席而去,只有"吃",没有"过",与平日到饭店吃没什么两样。而在家吃就完全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2.
吃在旅途     
奕秦 《食品与生活》2004,(11):16-17
我的一位在美国生活了一辈子的中国教授告诉过我有两样东西作为中国人永远不会改变:一用中文数钱;二吃中国菜。 雪儿说:"用什么语言来数钱那要看我数的是美金还是人民币。" "至于吃嘛,他说的说法不太精确。应该说喜欢吃中国菜是因为中国人熟悉它的口味,并非世上只有这么一种美食。其实很多西餐也很不错的。"雪儿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3.
王刚 《餐饮世界》2013,(6):44-47
我父亲名叫王黔生,国家一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国家一级评委。听父亲说过他的从厨之路也是因为爷爷的关系,父亲15岁的时候,因生活所迫,跟随爷爷在市政府食堂打杂学徒,也是因为父亲聪明好学、勤劳肯干的缘故,后来被推荐到当时昆明最好的饭店之一的北京饭店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烹饪生涯。可以说父亲是干上这一行才爱上这一行的。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我经常到沟边田角去拣田螺。每当拣满一篮子后,我便高高兴兴地提回家用清水养起来,过两天母亲便会用豆瓣、花椒和姜葱蒜烧给家里的人吃,那味道别提有多巴适了。后来我做了厨师,也曾想过把家乡的田螺菜介绍给食客,但因为怕田螺做出的菜档次太低,所以一直不敢亮出来。有一天,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师兄,他说城里人现在就是喜欢吃这样的乡土菜,于是我有信心了,很快我便把自己小时候吃过的田螺菜做了一番提炼和改进,在餐厅里推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朋友打来电话,约我星期六晚上到新闸路地铁站出口处的上海仙门大酒楼吃菌菜。讲到吃菌菜,从小到大,什么香菇、蘑菇、草菇、金针菇、松柳菇等等吃了不少,那细腻滑爽的口感。那滋补延年的作用、都是非常值得让人随时随地举筷尝鲜的。不过,这次在仙门大酒楼品尝菌菜系列,却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感觉。原因一是平时吃菌菜想到就吃,零零碎碎,不成气候,而在仙门品尝菌菜是有备而来。一道一道极为丰盛。成为上海滩吃菌菜的一道新鲜风景、亮丽风景。二是平时吃的菌菜多为人工栽培,这次在仙门吃的菌菜大部多是野生菌类,且一大半都  相似文献   

16.
农家小炒肉     
《中外食品工业》2009,(11):54-55
编辑好:两次在网上调查里面写了我最爱吃的菜一农家小炒肉,不知道编辑看到了没有啊甲我真的非常想学的,这个菜几乎每次到餐厅都会点,很下饭,尤其在夏天吃不下饭的时候,有了这个菜都会吃上一大碗的。不过说来也很神奇,这个菜看着好简单的,我也试着在家做了几次,可没有一次是“对味”的,现在只有请教编辑大人了,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吧,越快越好啊!  相似文献   

17.
《美食》2019,(3)
<正>过去我不喜欢吃芋头,一看到它就皱眉。早年间,我在昆明当兵的时候,每到秋冬时节,部队的食堂总在供应芋头。我们的部队虽是总参驻滇的一个情报机关,有别于野战军与地方部队。可膳食供应却没有一点特殊,只有在西安军校读书时期,才有特供。被军校美味过于关爱的肠胃,到了昆明,一时难以适应。其实,那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什么都紧张,人们的饮食观念仅是停留在果腹的低级阶段,距美食的距离有十万八千里。那时部队食堂可供选择的菜  相似文献   

18.
枣庄有三大名吃——羊肉汤、辣子鸡、菜煎饼,汤、菜、饼三者相互搭配.就成了一顿美味十足的地方名吃,定会使你吃过之后回味难忘。枣庄地处鲁南,濒临微山湖.可能因为湿度较大的原因,当地人大多能吃辣,什么辣椒炒鸡蛋、辣椒炒肉丝、辣椒炒卤鱼、辣椒炒小鸡……很多菜都离不开辣椒,如果你到枣庄来。我想.在餐桌上留给你深刻记忆的绝不是什么大鱼大肉,而是那辣味十足的辣子鸡。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春乐从没去过饭店。他妈妈做菜最常用的主料是粉丝,因为用它做凉莱、炒菜、汤菜都可以,而且经济、方便又好吃。但一种东西反反复复地吃,终究会成为梦魇。于是春乐开始厌恶粉丝,他羡慕别人吃酒楼。他时常想:等我有了钱一定天天吃燕鲍参翅,离粉丝越远越好,那一定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20.
有缘食堂     
可以说我是吃食堂长大的。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由于母亲在外地工作,我和父亲便只好到自己所读的学校伙食团“搭伙”——上学时把煮的米拿去,放学再把蒸好的饭端回来。这样每天早晨,我除了和其它同学一样要背上沉重的书包外,手中还得提着一只盛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