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岳文杰 《人民珠江》2009,30(4):24-25
分析了清远水利枢纽工程河段自然条件及防洪现状,以及该枢纽建设对飞来峡拦河坝、库区北江两岸堤防及下游北江大堤石角段的影响,认为枢纽的建设对北江下游防洪体系没有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远水利枢纽工程是继飞来峡水利枢纽后在北江干流上拟建的又一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清远枢纽的整体布置、消能防冲、施工导流、船闸通航及电站发电等几方面水力学及泥沙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优化了枢纽的整体布置、消能防冲设计、电站进出口及船闸上、下游通航建筑物的布置,以及施工导流布置方案,达到了进水平稳、水...  相似文献   

3.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开发治理北江的关键工程,它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并同下游的北江大堤等堤防,形成北江下游堤库相结合的防洪体系。飞来峡枢纽建成后,可以确保广州市及北江下游广大地区160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水电站装机容量约20万千瓦,年发电量6~7亿度;发展北江航运事业等,综合利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飞来峡水利枢纽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工程概况 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北江干流中游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4097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19.04亿m~3.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养殖、供水。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防洪方面,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相当于1915年特大洪水),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  相似文献   

5.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广东省建国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它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4097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9.04亿立方米,通过利用飞来峡水库蓄洪、潖江滞洪区滞洪、北江大堤挡洪等综合措施,基本形成了北江下游防洪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义峡水利枢纽是一项以灌溉、供水、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工程。本文简要介绍了枢纽布置方案的比较,择优选择了枢纽总体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文得根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拟定了可行的枢纽布置方案。综合分析枢纽建筑物位置、施工条件、导流条件、施工工期、工程量、建成后运行及投资等因素选择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
清远水利枢纽是一座以航运、改善水环境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其通航建筑物是枢纽工程布置的重点之一,其合理的布置是将来通航安全的保障,也为枢纽安全、灵活调度运用打下基础,本工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对船闸上游的分水墙和下游的隔流堤都作了多方案的优化,优化提出推荐方案使上下游引航道的流态得到较大改善,能够满足通航要求,也在原设计的基础上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9.
清远水利枢纽是继飞来峡水利枢纽后珠江流域的北江干流上又一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研究为枢纽下游至三水60 km河段建立了曲线坐标系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并首先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水位、流速和地形变化验证。然后,利用系列水文年方式对枢纽运用进行计算,从冲淤量、冲淤分布、水位比降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枢纽运用对研究河段的水动力和河床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从库区淤积形态,库区河势,枢纽回水对小浪底水库电站尾水的影响,以及坝下出流对下游温孟滩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影响等方面对黄河西霞院水利枢纽泄水建筑物布置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证,为西霞院水利枢纽总体布置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宋志超  张传友 《吉林水利》2010,(11):64-65,70
对高等级公路急流槽入水簸箕口与路面连接处的裂缝的防治,是对急流槽病害防治的关键,其原因是随着高等级公路通车运营时间的推移,该处基本上都出现开裂的现象,开裂的裂缝导致急流槽出现病害,是急流槽病害的主要成因之一;而且在处治的过程中可采取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并且实施治理之后经济和质量的优良效果较传统维修方法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微弯河段存在着螺旋流及横比降,水力特性相对复杂,在微弯河段修建码头对航道的影响势必与顺直河段不同。以微弯河段处的左岭卸煤码头为例,通过对数模结果及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该工程的兴建对附近水位、流速影响较小,工程前后流速变化等值线横纵向延展长度相当;工程的建设对附近水域河床演变与船舶航线影响较小,但对附近航标的功能发挥有一定影响并需对航标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黄卫东  徐侠 《治淮》2004,(6):47-48
一、工程概况 怀洪新河工程是一项以分泄淮河洪水、扩大漴潼河水系排水出路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工程.河道全长125km,其中安徽省境内约95km.怀洪新河大部分河道是利用原有河槽和湖泊洼地开挖、疏浚并在两岸筑堤而成.因此,两岸地形较为复杂,堤身线路长,交通不便.为方便日常堤防管理和汛期人员及防汛器材迅速及时地调运,怀洪新河防汛道路按设计要求尽量布置在堤顶或尽可能靠近堤防,并根据堤身高度、堤防防汛难度和保护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布置在堤防一侧,全长约96km.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自鲜  尚宇鸣 《人民黄河》2001,23(10):17-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后,引水坝址下游局部河段水量明显减少,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随着两岸环保力度的加大,排污量的减少,径流量减少对局部江段水质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预估调水后下游水质不会发生类别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改性聚丙烯纤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田内外某些改性聚丙烯纤维影响混凝土强度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中,同时存在增强和损强因素。当增强因素大于损强因素时,混凝土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