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几年来,我从《建筑工人》杂志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并利用一切机会将它传播给工友们,也感染了他们学习《建筑工人》杂志的兴趣,不仅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高,而且没有发生重大工伤事故。实行双休日以后,我征得工友们的意见,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开设了“施工技术服务站”。每次活动,工友们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多能得以解决。前几天,新工人李胜利收到了女朋友的“吹灯”信,说他高中生搞建筑没有出头之日,从而背上了思想包袱。我知道后及时地了解到“吹灯”的原因,利用《建筑工人》杂志中的知识,给李胜利的女朋友写了封回信,讲明当建筑工…  相似文献   

2.
卞阿根 《建筑工人》2008,(10):23-23
1987年3月,我从本镇的工业企业调到现在工作的建筑公司。当时紧要的工作是准备企业整顿的汇编资料,迎接上级建管部门的检查验收。说句心里话,我从工业企业转行到建筑企业,对建筑行业了解甚少,连一般的术语都不懂,是个“门外汉”。为了能及时完成企业整顿资料的编写汇集。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下,我静下心来,首先把单位订阅的《建筑工人》、《建筑技术》和《中国建设报》等专业报刊拿来认真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3.
与《建筑工人》相识在1985年秋天,在以后近20年的时间里,我与她结下了深厚而特殊的情谊。她圆了我高级工程师、儿子上大学、鸳鸯创作、知识竞赛获奖和秀才创作等五个梦,  相似文献   

4.
读者朋友: 大家好!《建筑工人》杂志自创刊以来,承蒙各位关心厚爱,发行量已经连续13年居全国建筑类期刊榜首,1993年本刊又荣获第三届北京市优秀期刊称号。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读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刊的信任和支持。下面几篇文章是我们从读者朋友的来信中选登的,字里行间,浸透着对《建筑工人》的深切热爱。而我们作为编者,最高兴的莫过于看到我们的杂志对大家有所补益。 1995年杂志征订工作又要开始了,我们真诚感谢长期坚持订阅我刊的老朋友,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支特,直至永远;也更殷切地盼望众多的新朋友加入到我们中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我们将以更辛勤的工作回报您。谢谢大家!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6.
《建筑工人》自1980年创刊以来,就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青睐。我作为建筑工作者,20多年来与《建筑工人》结下了深情厚义,一直把她作为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7.
8.
我是一名建筑工人,从《建筑工人》创刊我就订阅,一直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因行业需要,贵刊每期来了,我不但能看上几遍还能写学习贵刊体会日记,到今年3月底统计,我已写学习贵刊体会日记1898篇,达45万多字。还剪贴贵刊文章、照片129篇(幅)。我感到贵刊紧紧围绕全国建筑行业为中心,积极宣传交流、介绍建筑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在文艺百花园里占一角落,深入人心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爱《建筑工人》,前来“刊首抒情”。工程师请上“技术讲座”,热情介绍“科技珍闻”。老师傅前来“经验交流”,耐心传授“操作工艺”。有问题可问“毕达信箱”,倾听我们的“建议与呼声”。有困难就找“服务台”,新工人有“初学者园地”。听听“海外见闻”,看看“科普画廊”。谈谈“建筑与生活”,活跃“读者论坛”。学习“建筑知识”,懂得“施工计算”。“什么怎么为什么”,上岗前“考工顾间”说“考考你”。人人都来“技术革新”,共同搞好“队组管理”。关心我们的是“工地保健站”,遵章守纪才有“安全园地”。使用优质“建筑材料”,施工保…  相似文献   

10.
几位不仅能干而且会干的编辑,办了一个不仅可看而且耐看的刊物。这就是我对《建筑工人》的看法。一本装帧朴素、开本不大的刊物,不仅包容了普通工人读来通俗实用的理论知识,也有专家教授都未必熟知的经验窍门,更有贴近生活,常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文学美术作品。这样的刊物没有理由不  相似文献   

11.
钱锡南 《建筑工人》2010,31(3):24-24
一本常办常新的《建筑工人》,“她”的身影经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每每翻阅,一种语言无法形容的热爱就会油然而生,总有一种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正>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书读读,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对我们建筑工人来说,最爱读的当然是办给自己的书了,那就是我们最喜爱的《建筑工人》。每当收发员送来几本《建筑工人》,管理站上至干部下至普通职工,都争相阅览,都想先睹为快,有的员工遇到感兴  相似文献   

13.
我是《建筑工人》的忠实读者。从最初认识她,逐渐熟悉她,到如今爱上她已有近十年时间,每年我都自费订阅。《建筑工人》1998年第1期,我是在新春佳节收到的。拿到新版本的《建筑工人》,我先是粗略地翻了一下,感觉就不一样。待我仔细地看了一遍后,认为与往年的《建筑工人》杂志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1.封面:由于版面扩大,刊名“建筑工人”四个大字,比较醒目。左上角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建筑类杂志”两行字,提示着《建筑工人》杂志在编  相似文献   

14.
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书读读,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对我们建筑工人来说,最爱读自己的书——《建筑工人》。每当收发员送来《建筑工人》时,大家争相抢阅,并专心致志地看起来。有时,一本《建筑工人》不知被翻阅过多少次,书上已沾满了油渍,纸张已有些发黄、破旧,还被视为宝贝。你看了他又看,真是爱不释手。我是《建筑工人》的一名老读者。每一次读这本杂志都有新感觉,都有新收获。近十年来,坚持读《建筑工人》已成为我的一种爱好。尤其是歌颂建筑工人的篇章,读后深受鼓舞,从中体会到『咱们工人有力量』的真正含义。此时,全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相似文献   

15.
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书读读,那简单是一种享受,对我们读者来说,最爱读自己的书——《建筑工人》。  相似文献   

16.
<正>《建筑工人》杂志已经创刊30年了,我不由得感叹时间的飞逝和社会的进步,在这30年中,我对它的热爱有增无减。《建筑工人》经过30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成长为一个健壮的青年人,作为唯一为操作工人写作和出版的技术刊物,为我国建筑行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1988年,我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我县职业中专当专业教师,同时兼任学校的修建工作。工作中尽管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实习操作、施工经验等就差得太远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建筑工人》杂志,顺手翻了翻,竟被里面丰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书中那通俗的语言,实甩的建筑知识、经验交流、操作工艺、安全园地、建筑史话、新规范、新材料等,使我的知识变得丰富了。这样,我在课堂上除讲授理论知识外,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瓦工,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十几年前走出校门的我,还是一个既没见过世面又无知的小青年。我在城里干了一年小工,在当小工的日子里,我好羡慕那些师傅们那么能干。第二年经人介绍我去长沙学瓦工,师傅是一位建筑公司的老瓦工,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师傅不愿尽快传授我技艺,我只能有机会时拿师傅的瓦刀耍几下,在难熬的日子里,我遇到好多不懂的地方。1993年,我在一位施工员那里,意外地看到了《建筑工人》刊物,没有想到,像我们这样和水泥砖头打交道的人居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刊物。从此我与《建筑工人》结成了盟友,它解决了我许多疑难,传给我…  相似文献   

19.
我同《建筑工人》杂志相处已有10多年了,在我订阅的多种报刊中算它对我影响最深,不仅在职时订阅,就是退休了也没中断过。为什么我会如此酷爱它呢?1.《建筑工人》的服务方针很对头,它真正做到了面向我们建筑工人,面向基层干部。文章不空洞、精短不冗长、易懂不深奥、有行业特色,读后很受启发,很受教益。  相似文献   

20.
我是《建筑工人》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我从当工人开始就自费订阅《建筑工人》。多年来,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使我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如今已是锦西化工总厂工程公司的经理了。回忆我的成长过程,深深感到与《建筑工人》对我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为了提高我们公司的管理水平与技术素质,现在我们公司的每个施工队都订阅了《建筑工人》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