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无阻尼下平面波动方程与电路系统方程的等价,建立管道元件声学等效电路,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通过施加复合谐振电流源对往复式压缩机排气管道气流脉动进行仿真。并分析了缓冲罐安装位置对气流脉动削减的影响。并将仿真分析结果与转移矩阵法计算的理论结果相比较,发现误差很小,说明采用声电模拟的方法对往复压缩机管道进行气流脉动模拟和分析计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工业生产中常采用设置缓冲器来消减压缩机管道系统内的气流脉动和减小管道振动。但是工厂投入使用的缓冲器,缓冲容积普遍偏小,或者安装位置离压缩机气缸进出口太远,导致缓冲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建立了管道内气体的三维非稳定流动模型,计算了缓冲器和孔板对管道内气体压力脉动的影响;并在大量仿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出缓冲器进出口压力变化和体积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对缓冲器体积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甲醇往复压缩机工艺管道振动危害进行讨论,分析引起振动异常的原因,提出抑制和消减振动的实施办法,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保证了解决了CM-203E机组正常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对往复式压缩机管道振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时常会用到各种标准文件,对与振动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外标准和国内标准进行了介绍,这些标准的应用范围涵盖了管路设计阶段、改造分析阶段、压缩机机体、压缩机管路、管内气流脉动等,对部分相关标准作了对比分析,对最常用标准作了说明并介绍了一具体工程案例,归纳概括的各标准对该问题分析有一定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存在严重振动问题的某天然气压缩机的进气管路进行了气流脉动和管道振动分析,提出了管路调整措施.通过气流脉动分析,得到了气柱共振频率及其对应的转速,以及出现最大压力脉动幅值的转速和管路位置;通过管道振动分析,获得了管路结构模态和激发响应,从而了解引起管道结构共振的固有频率和激发响应下的最大振动位移.对改造前后的管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管路气流脉动最大幅值从17.65%降低到11.38%,最低结构固有频率从2.6Hz提高到12.2Hz,最大振动幅值从0.393mm减少到0.117mm.改造后的管路在实际运行中,380 r/min时测得最大振动幅值从0.4mm减少到0.1mm,表明调整措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型往复压缩机管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基于转移矩阵的声学模拟分析方法,将机械领域的谐振问题转化为声学领域的问题,并借助CAESAR II分析软件建立工艺管道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复杂管系进行模拟分析,以获得整个工艺管系的振动特征和稳态动力响应特性。经过多年长期深入研究,探求出新的、更准确的压缩机组管道系统脉动及振动分析方法技术。该技术在解决很多实际压缩机工程振动问题时,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证明了这种方法技术对于解决复杂管系振动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波动理论,转移系数法编制压缩机管道中气流脉动的计算程序,以供设计压缩机管道及改善管道振动的有关工程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8.
往复式压缩机管道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引起往复式压缩机管道振动的原因,提出改变出口管长度、增设缓冲器、设置气流脉动衰减器等减振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活塞式压缩机管道系统振动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瑞琳 《流体机械》2000,28(6):40-42
分析了活塞工压缩机气体压力脉动对管道振动的影响,介绍了辽化聚脂厂空分氧气机组管道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10.
管道系统振动分析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王乐勤  何秋良 《流体机械》2002,30(10):28-31,42
阐述了管道振动产生的原因与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消减管道振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研究管道振动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12):1840-1846
涡旋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工作腔内部流场状态参数难以通过试验测试获得。为此,以圆渐开线型线的动、静涡旋盘为对象,建立了带有动边界、径向与轴向间隙的动、静涡旋盘啮合的三维流场数值模型。利用CFD动网格技术设置流场边界、内部网格的变形,获得动、静涡旋盘啮合过程内部流场参数,并结合试验对模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获得了工作腔内流体流动压力和速度的动态分布规律,探索了压缩过程中腔内压力、速度、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设计一种新型油气润滑系统油气混合器,对其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流场流型及油气管末端供油情况进行研究。建立包括螺旋管的流体域模型,将整个流体域分为润滑油初始区域、油气混合区域、螺旋管区域和末端直管区域。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建立瞬态模型分析单次打入润滑油的情况下油气两相流的形成机制,提出新的油气混合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油气混合器结构紧凑,能实现精确定量的油气供给;高速压缩空气能够将润滑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润滑油附着在管壁上以较低的速度向前流动,另一部分随着空气以较高速在管道中心向前流动,从而使得润滑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均匀分布在整个管道的管壁之上;在油气管末端,由于背压的影响,润滑油的分布复杂多变,但仍能保证油的连续供给。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叶轮和扩压器耦合作用下的压气机内部流场,在级环境下对Z305增压器离心压气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该压气机的工作范围较狭窄和整级效率较低的原因在于叶轮出口段到扩压器进口处都存在较大的涡流区。通过减少扩压器叶片数和缩短叶片尾缘的长度,改善了叶轮和扩压器的耦合关系,使得压气机工作范围和在多工况下的效率和压比等性能参数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采用ANSYS FLOTRAN软件,针对城市车辆的运行路况,以国内某1.6L汽车的端盖式净化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汽车净化器流场、温度场及压力场的仿真模型,对净化器内的气体流动特性开展了数值仿真研究。考虑到城市交通路况的特点,分析了发动机常用转速(2200r/min)不同负荷的尾气在净化器内的流速分布、压力损失等随负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50%和100%随负荷的增大,净化器入口气体流速逐渐增加,净化器内气流分布不均匀程度增加,压力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以涡轮增压器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发动机工作时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实际流通特性,分析了压气机内部流场随转速和叶顶间隙的变化规律。在ICEM中建立结构化网格,针对不同转速和不同叶顶间隙采用SST双方程湍流模型,对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气体的流动状态变差,低压区范围扩大,出现明显的漩涡,气体不能充分地流动发展;随着叶顶间隙尺寸的减小,流动损失减小,压气机做功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16.
以某大型压缩机转子振动试验台的平衡盘梳齿密封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分析了转轴在不同相对偏心距下,定转速变压差和定压差变转速时的三维梳齿密封内部流场,总结了流场内部压力、速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由转轴偏心引起的密封激振力,转速升高、相对偏心距及压差增大均会导致激振力增大。  相似文献   

17.
离心压缩机排气蜗壳内部流动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专业软件NUMECA对某离心压缩机末级流场(包括闭式叶轮、无叶扩压器、排气蜗壳)进行三维粘性流动的数值计算分析.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对等宽变高式排气蜗壳进行了优化设计,末级效率提高约4.5%.将改进方法用于另一台压缩机组的末级排气蜗壳,末级效率同样提高4.5%,由此总结出"焊接式排气蜗壳气动设计规范",并将其应用于另一类典型的焊接式排气蜗壳--等高变宽式排气蜗壳的优化设计,末级效率提高约3%.大量的数值试验证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以推广应用于所有的焊接式排气蜗壳设计.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内燃机冷却系统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计算模型的建立,并利用CFD技术对某型柴油机冷却水套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喷油螺杆压缩机油气分离器部件内的流场,对气液两相流场采用离散相模型计算。通过对油气分离器建立多个单一变量模型并设定相应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分析发现,除合理设定内筒内外截面面积比外,油气分离器入口截面形状及出气口相对位置对提高分离效果也具有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和为认识油气分离器内部流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