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8)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需要具备的品质。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立足实践,针对当前初中生的现状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索,力求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2):97-99
新形势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教学创新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且其教学重难点已经转移,此变化的根源在于教学创新内在推动与社会发展外在需求,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等综合能力。此外随着教学重点迁移,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教学方式也得以优化,引进了现代化教学模型。项目教学法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基于实际项目锻炼学生学习与操作能力,有利于实现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教学目标。文章主要对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机电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形成培养高职人才的新模式。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操作能力,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及其优势,并重点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2)
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各学校纷纷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逐渐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为教学目标,以合作学习为侧重点,从而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5)
数学新课标注重发展新的教育理念,结合生活实际,以人为本,以创新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的方向。课堂情境创新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现实,扮演某个典型的角色,激发学习兴趣,主动获得新知识,开发创新潜能,探究数学中的奥妙,有着事半功倍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6)
问题解决教学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多元化为特点,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重点来展开的课堂教学样态。问题解决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适当引入创新点,启发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和实践,将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渗透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当中,促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应用水平以及反思再创新等深层次的思维性内源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2)
<正>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对生物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以创新方式提高创新教学意识,以此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应注意丰富生物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刘力  徐蕾 《华中建筑》2014,(4):179-181
建筑学专业低年级设计课在新的时代下面临着以学生的自我认知为导向的改革。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式为首要的教学任务,以培养个人的思考能力为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设计观的建立为创新的必要条件,以全面的专业与职业认知为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方式和能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全面建立学生的自我认知基础,同时,在教学评价中将学生的认知纳入考察范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9)
以《信号与系统》教学为例,对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基本理论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34)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初中学习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科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也逐渐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过渡。对此,教师可从创设特定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入手,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