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9,(29)
在动物惯用语的汉日对比研究中,以"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意义产生的认知机制进行具体分析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汉日语中的与"马"有关的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基于隐喻认知的视角,根据设定的源域列举相关句例,并对其惯用意义生成机制进行说明,最后对其在汉日语中的异同点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3):148-149
隐喻是一个被研究了千百年的老话题,现在,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为隐喻带来了新的生机,隐喻认知理论逐步被接受。而"山"、"海"在俄汉英文化中被用做隐喻的认知方式是相似的,这对于学习者来说能够更加容易地学习和理解汉俄英三种文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关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韩礼德对隐喻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且作了细致地研究,率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都涉及到了级转移现象:概念隐喻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上的转移向度体现了自上而下的特点,而人际隐喻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上的转移是自下而上的规律。为了更好地阐明和解读语法隐喻的价值,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其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以期揭示语法隐喻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5)
语法隐喻率先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主要是指用一种语法手段来代替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某一既定意义的语言现象,所以韩礼德(1994)将语法隐喻称为"相同的所指,不同的能指"。语法隐喻系统内呈现了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三大形式。为了更好地阐明和解读语法隐喻的价值,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其中的心理扫描过程,原型理论和象似性来研究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只涉及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以期揭示它的认知理据和发挥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9)
语言学界关于日语感谢表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谢语与致歉语的使用情况上,而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观察日语感谢表达的研究还较为少见。本文尝试借助认知思维框架,以《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中抽取的关于感谢表达的实例为数据,着眼于这些表达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授受动词,并结合日语表达习惯及其蕴含的文化心理,从"视点"的角度,对日语中的感谢表达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日语中的感谢表达集中体现了日语的"主观性"视点的特点。透过日语感谢表达的形式认清其认知机制,才能更好地指导交际实践。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4)
在日语学习中,常常会有"形近意不同"的语言成分出现,因此常常困扰日语学习者对于日语本身的整体把握。由于语言学习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兼备的学科,尤其是在语言辨析等方面,只停留在表层语感的抽象把握上。但是,作为日语语言的研究者,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与教学工作中却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语感上,要更深层次地从语法和语义上去把握其正确的辨析方法。本文旨在以"何でも"和"何も",这两个在日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为例,从语法和语义上去分析其不同之处,并期望以此为契机,进行更深更广的类似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1):216-218
传统理论关注隐喻的修辞学研究,莱考夫和约翰逊则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其进行了新的解释,主张隐喻是深入人们头脑的思维方式,而非单纯的语言现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探讨了认知隐喻理论对翻译的启示,总结了五种翻译过程中隐喻的处理方式,希望能够在认知隐喻的翻译研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
语义研究是语言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语言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更是潜藏着语言重大奥秘的领域。然而,由于语义研究的繁杂性、多学科交叉性、使得语义研究无明显的系统性。徐通锵也因此提出"语义学著述一般都缺乏系统性,各章节之间往往缺乏内在联系。"学生在学习语义学这门课程和阅读语义学相关教材和著述的时候也明显感到语义学的庞杂和繁复,这种局面亟待改善。《意义与认知范畴化》是张维鼎教授集自己多年来在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认知语言学》《语义学》《文化语言学》课程的经验和心得,悉心撰写而就的语义学著作。该书不同于传统的语义学教材,另辟蹊径,"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认知经验范畴化和隐喻为视角和线索,探讨和审视传统语义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张维鼎,2007)。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5):61-67
动物隐喻是人类语言共有的重要机制,从语言学的特点出发,针对了英、俄、中文成语之间的语言表现特点,使人们初步认识到动物性隐喻词性的结构与特点;动物性隐喻语言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及其所折射出区域文化特征。重点分析动物性隐喻成语的语义及其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8)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味觉词"甜"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投射。隐喻是人类以自身经验为参照,对未知的、抽象的目标域进行投射。人类在身体体验方面具有相似性,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所以英汉味觉词"甜"的隐喻投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两处住宅用房安装中央空调的事例,现场查勘、验算与鉴定,证实了在住宅用房的混凝土梁上钻孔洞安装中央空调管线的做法,影响了房屋结构的安全,同时给出了加固处理意见,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Conclusions 1. The effect of relative penetration on the change in magnitude of settlement is substantial. With the same specific pressure on the base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decreases as the relative penetration increases.2. Published data on values of unit friction forces along lateral surfaces of deep foundations were confirmed. The maximum value of resistance along the side surface was 2 tons/m2.3.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realtionship between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and its diameter is nonlinear.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working out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oundations of deep footings from deformations especially if one considers that in this case the foundation carries substantial pressures and deforms under conditions of strongly developed shear regions.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6, pp. 11–12, November–December, 1971.  相似文献   

13.
郑怀平 《安徽建筑》2013,(5):189-190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已启动新一轮测量标志普查工作。与过去不同,此次普查在资料汇集、调查人员组织、调查资料归档与调用等方面做了较大变革,文章简明阐述了变革后的测量标志普查资料汇集技术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大连水产学院图书馆的介绍,向人们展示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引起环境共鸣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Planning》2013,(12)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碳化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本文建议采用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已知的混凝土碳化序列,较精确地预测未来时刻的碳化深度。文章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