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 alpha,HIF-1α)是大脑缺氧时机体产生的一种重要转录调节因子,参与细胞生存相关的细胞周期的稳定及能量代谢,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存活、凋亡,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的调控产生重要作用;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起着双重作用,且存在时相表达特点。通过调节体内 HIF-1α的表达,能够为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损伤提供好的治疗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6)
目的:观察通心络干预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通心络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损伤状态下保护神经元的机制。方法:首先制备4种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条件培养液:①正常BMEC条件液(N-CM);②正常BMEC加通心络药物血清条件液(NT-CM);③拟缺血损伤BMEC条件液(I-CM);④损伤BMEC加通心络药物血清条件液(IT-CM)。将它们分别作用于正常和糖氧剥夺损伤(拟缺血)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后,测定神经元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①I-CM可使正常神经元的活性和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与I-CM相比,IT-CM可提高神经元活性和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②与正常神经元比较,拟缺血神经元活性和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含量增加;I-CM进一步使拟缺血损伤神经元的活力下降;NT-CM和IT-CM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抑损伤神经元活性和SOD活力的下降,并降低MDA含量。结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可能造成其旁分泌功能紊乱,进一步导致神经元的损伤。通心络可能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旁分泌功能保护神经元,该保护作用与减少神经元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4)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9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儿以胞磷胆碱治疗;治疗组3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NSE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明显减轻患儿神经元损伤,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984-986
目的:观察亚低温(32~35℃)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20只,常温组40只和亚低温组40只,各组根据观察的时间点不同分为术后6 h、1 d、2 d、3 d、7 d组。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应用冰袋降温的方法使亚低温组大鼠肛温10 min内降至(33±1)℃,维持低温6 h后复温。假手术组和常温组大鼠保持肛温(37±0.5)℃。在各时间点对各大鼠进行断头取脑,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脑缺血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TGF-β1表达情况。结果:各时间点亚低温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损伤较常温组轻,在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TGF-β1可见少许表达,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在缺血后6 h TGF-β1阳性细胞数均开始增加,在第3天时达到高峰,在第7天时阳性细胞数有所减少,但仍存在较高的水平。亚低温组各亚组缺血侧脑组织TGF-β1表达较常温组各亚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时,缺血侧脑组织TGF-β1有表达,亚低温可使TGF-β1表达增多;亚低温可能通过上调TGF-β1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促损伤修复,起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1):1603-1607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组及丁苯酞组,分别在造模后1 d和3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取脑和采集动脉血。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酶联免疫(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Pl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减轻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的损伤,脑组织和血清PlGF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Pl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9):14-15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和东莨菪碱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复制脑完全性缺血模型。60只家兔均分成六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低温治疗组、东莨菪碱治疗组、尼莫地平治疗组。采集脑和血液标本测量Na+-K+-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SOD和Na+-K+-ATPase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相反,治疗组SOD和Na+-K+-ATPase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结论:东莨菪碱和尼莫地平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Na+-K+-ATPase活性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它们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7)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抑制性突触可塑性机制的功能,在大脑皮层神经网络模型中对Hebbian、anti-Hebbian和Symmetric这3种不同学习窗口的抑制性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spike timing-dependent plasticity,STDP)突触机制作用下的皮层神经元放电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窗口下神经元集群的平均放电频率、同步性、突触权值和突触电流,发现抑制性STDP机制的学习窗口类型会影响该机制对网络神经元放电特性的调节,anti-Hebbian类型学习窗口能根据网络中神经元放电率的变化,自适应调节突触权值以维持神经元放电;Hebbian和Symmetric类型学习窗口对神经元放电的抑制作用较强,不利于皮层神经元的放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2)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后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本组实验采用Wistar大鼠进行实验,随机将80例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30例)与脑外伤损伤组(6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NF-KB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脑外伤损伤组的脑组织中神经损伤病变区域在损伤后6120h阶段性时间内,NF-KB的表达明显增高,且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后NF-KB表达显著增高,因此NF-KF的异常可能是导致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因素,可通过抑制NF-KB的表达从而实现防止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0%~90%。常引起严重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成为SAH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高压氧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给予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分析其效果和护理措施。结果:6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治愈63例(92.65%),好转4例(5.88%);转院或自动出院1例(1.47%),住院时间在11~19d,平均(13.5±2.5)d。结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缺氧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