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DVD是一种数字化的媒体,因此它注定和电脑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几乎在DVD出现的同时,DVD的电脑软硬件也相继推出。我们在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些在陇上使用的软件和硬件。首先来谈谈硬件。PCDVD硬件包括DVD-ROM(DVD只读光盘驱动器)和DVD-DecodeCard(DVD解压卡)。DVD—ROM迄今为止,DVD-ROM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第一代是单速DVD-ROM,它在市场上没有出现多久,就被双速的第二代DVD-ROM所取代;第三代是才刚推出不久的五倍速DVD-ROM。DVD-ROM不仅可以读取DVD盘片,也可以读取普通的CD-ROM或播放音乐CD,而…  相似文献   

2.
尽管多年来一直有种预言,但DVD-ROM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取代CD-ROM。然而,在最新的PC配置中,DVD-ROM正迅速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外围设备。 与CD-ROM相比,DVD-ROM提供了高品质的全动作视频画质,并把电脑游戏质量提高到更逼真的水平。DVD-ROM还能将内容丰富的娱乐和教育软件存于比CD-ROM更少的碟片空间上。举例说明:《国家地理大全》(TheComplete National Geographic)将会占用30张CD-ROM盘片,而DVD-ROM  相似文献   

3.
新品快递     
DVD-ROM光盘形式流通的软件,不过DVD-ROM光盘的影碟已在市面上并不稀罕。如果在电脑上配备一款千元左右的DVD-ROM驱动器,可以在工作之余欣赏高画质、高音质的DVD影碟。况且,DVD-ROM驱动器是一机多用的设备,它完全可以取代CD-ROM驱动器的作用。由雄兵国际公司推出的一款能最高以8倍速读取DVD-ROM光盘、最高以40倍速读取CD-ROM光盘的DVD-  相似文献   

4.
记者王虎报道 8月28日索尼电子器件(香港)有限公司在京举办了“电脑周边设备新产品展示会,介绍了索尼即将推出的DVD-ROM,HiFD及32倍速CD-ROM。展示会上重点介绍了业界首部5倍速DVD-ROM——DDU220E。该DVD-ROM采用CAV(等角速度)方式工作,数据读取速率外圈为5倍速,内圈为2倍速。相对于采用CLV(等线速度)方式的DVD-ROM,该驱动器的读盘能力更强。除DVD-ROM外,会上还介绍了索尼的200MB软磁盘HiFD和32倍速CD-ROM。  相似文献   

5.
CD-ROM发展到现在正如英雄暮年,大部分厂商将日后的发展重点放在了DVD-ROM上,DVD-ROM在不断完善技术的同时,对于用户比较敏感的传输速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市场主流正处于12X向16X过渡的阶段。作为光驱生产商,雄兵国际也在近日将自有品牌——雄兵DVD-ROM从12X提升到16X。雄兵16X DVD-ROM  相似文献   

6.
当大家在为可擦写DVD的标准进行争论时,DVD-ROM已渐渐走悄,可能是DVD-ROM的价格不断突破新低的原因,市场上第三代机型的售价也只需1000多元,第二代机型已经降到了500~600元,DVD-ROM作为电脑新型而又重要的配件之一,专家预测,今年下半年DVD-ROM的市场增长率将达到70%以上,占到光存储介质市场份额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7.
《家庭电脑世界》2004,(11X):10-10
在DVD刻录机价格狂跌的时候.DVD-ROM仍然保持着光存储老大的位置.靠的就是其实在的功能。虽然DVD-ROM并没有像DVD刻录机那么多元化.但DVD-ROM却拥有实实在在的功能。在追求实用为主的年代.从某个角度来说.DVD-ROM比DVD刻录机更加出色。先锋作为DVD光存储大厂.其出品当然有一定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前市场上的光存储产品主要包括CD-RO M、DVD-ROM、COMBO(康宝)和DVD刻录机等。我们如何从中选择最具备性价比的产品呢?笔者以为,对于入门级用户而言,在充分考虑用途和资金后,最佳选择当属DVD-ROM!然而,在DVD刻录机日渐风行的今天,我们谈DVD-ROM的选购还有必要吗?下面,笔者就为你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9.
明基电脑在下半年将正式推出DVD-ROM数位多功能光驱,由于目前市面上已有少量5倍速机种,届时明基将以8倍速机种在市场上推出,并且月产量达到2至4万台左右。根据Dataquest的预测,2000年全球各类型的DVD-ROM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0%,因此DVD-ROM  相似文献   

10.
尽管DVD-ROM(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k) 制造商已针对这一高容量光存储技术产品大张旗鼓地进行了一年多的广告宣传,且就档案管理而言,DVD-ROM能够比CD-ROM节省近6/7的盘面空间,但迄今人们仍未看到任何真正采用DVD-ROM驱动器的台式系统的推出,也并未看到任何管理人员肯把这一产品并入他们现存的存储设备之中。分析家和供应商们大部认为,在1998年年中(即第一台DVD-ROM驱动器推出两年之后)以前,将不可能有太多的公司用户使用这一高容量光存储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1.
吴敌 《个人电脑》2006,12(12):144-146,148,149
如果说在不久以前,我们还要为装机时是买一台DVD-ROM还是DVD记录机而犹豫不决的话。现在我们已经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DVD记录机的价格并不比DVD-ROM贵多少,但相对于只能用于读取盘片的DVD-ROM而言,DVD记录机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TestBox 《电脑》2002,(5):47-53
高倍速的DVD-ROM时代已经来临了,想享受多媒体音效、高解析画质吗?你了解市场上各家DVD-ROM的性能吗?让下文为您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今后数据存储的主流格式,DVD-ROM已经开始步入我们的视线之中。本文将DVD-ROM的相关情况介绍给大家,必将对您的选购起到及时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提到 EMPREX 这个品牌,相信许多消费者都会相当的陌生。实际上这个品牌的移动存储产品和光存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如今 EMPREX 已经由建达蓝德代理,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EMPREX 进军中国市场,推出的是一款标准的 DVD-ROM 驱动器,Internal Driver。在 DVD 刻录机面临普及的今天,DVD-ROM 驱动器是否应该推出市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于许多普通用户来说。购买一款廉价的 DVD-ROM 驱动器来读光盘已经完全能满足日常应用,  相似文献   

15.
SONY一直是激光技术的领导者,近来SONY已经放弃了普通CD-ROM的生产,转而全力生产DVD-ROM,这次SONY推出了型号为DDU1211的DVD-ROM,DVD读取速率为12倍速,传统CD读取则为40倍速。我们从索尼产品国内代理——七喜电脑有限公司拿到了这款SONY 12X DVD-ROM,经过几天的试用,现将感受写出来,以让大家对这款产品有所了解。这款DVD-ROM的前面板沿袭了SONY光驱一贯简洁的风格,只有一个进/出的功能键和一个音量调节旋钮,面板样式透露着美感。相对来说,这款DVD光驱的重量倒不是很大,放在手中没有非常沉甸甸的感觉,这可能是索尼在设计这款产品时对于内部机芯的材料进行了调整,另外它的减震系统也有所改进。由于时间仓促,我们未对这款DVD-ROM所采用的技术进行探讨,如果读者  相似文献   

16.
《微型计算机》2006,(13):56-67
DVD刻录机取代DVD-ROM成为中高端用户首选已经势在必行,主要原因有三:一、价格因素。DVD刻录机最低价已经跌到不足400元,没有继续降价的空间,这个价格已经非常接近COMBO和CD刻录机,仅比出货量最大的DVD-ROM贵100多元。  相似文献   

17.
上网本的热销带动了外置光存储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了功能较简单,价廉物美的只读型外置超薄DVD-ROM。继推出外置超薄蓝光和DVD刻录机之后,华硕又推出了一款外置超薄DVD-ROM SDR-0881-U,补齐了外置超薄光存储的产品线。  相似文献   

18.
CHY  范莉芳 《电脑》2003,(9):107-107
我们知道通过刷新刻录机(或光驱、DVD-ROM)的固件可以提高读盘性能、更好的兼容刻录盘、破解锁区码,但目前一些刻录机(或光驱、DVD-ROM)的固件刷新程序依旧还需在DOS环境下使用,这以于菜鸟来说实在是有点困难;虽然部分刻录机(或光驱、DVD-ROM)品牌型号厂商提供了相应的Windowst系统下使用的刷新程序,  相似文献   

19.
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现在已经成为PC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不信你看看,谁的PC没有光驱呢?它包括了CD-ROM、DVD-ROM和刻录机等几种对光盘进行读写的驱动器,下文中将着重向大家介绍CD-ROM和DVD-ROM这两种驱动器的市场情况,为打算更新换代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下一代蓝光光盘生产线的主要开发商之一,德国著名的光盘生产设备供应商SINGULUS TECHNOLOGIES公 司于2005年5月10-12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Media-Tech 2005展览会上正式推出HD DVD-ROM光盘生产线SPACELINE Ⅱ HD。SPACELINE Ⅱ HD是在2004年5月发布的SPACELINE Ⅱ生产线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最大的不同是,既可以生产HD DVD-ROM光盘,也可以生产DVD光盘,而在DVD与HD DVD-ROM光盘之间只需一个按钮即可完成生产模式的切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