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听技术》2004,(3):65-66
说电子管机的速度慢没什么根据。是有速度慢的电子管机,难道晶体管机就没有速度慢的吗?看到电子管机就说速度慢、声音甜。若是晶体管机则说声威力猛但不够柔美,这种逻辑恐怕也太简单了吧。电子管放大器的声音表现取决于它的综合设计,元器件、电路、装配工艺都会影响到最  相似文献   

2.
胆机音色优美,听人声、弦乐甜美醉人,但如听声场宏大的交响乐、节奏感强烈的摇滚乐和现代流行歌曲时,声音有“慢一拍”的感觉,使人觉得不顺耳。而用纯晶体管机放音,虽然速度快、力道足,但听音乐时却无韵味,亦使人无法满意。因此,有些音响发烧友认为,胆机(电子管机)做成有石机(晶体管机)味道,石机做成有胆机味道,声音才算比较全面。  相似文献   

3.
开宗明义,在电子管机与晶体管机之间.100w输出功率以下,我个人比较喜欢电子管机,而100W之上的输出功率.我就更倾向于晶体管机。要下这个结论对我来说不容易,因为这是我玩Hi—Fi音响30年来的一个重要总结。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须由我玩Hi—Fi之初说起。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笔者注重指标? 发烧友们都知道音频放大器(包括晶体管机和电子管机)有频率响应、失真度,信噪比这三大指标.但有的发烧友却是听感至上.对于指标却不屑一顾。笔者接触过的这类人大多不懂技术.没有受过系统的电子线路训练,对于电子管机的工作原理其实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音频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子管却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其原因就是他那自然优美的音色是晶体管机无法取代的,并且国产电子管机价格平和,少量的投资就可以拥有高级音响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开发“高性价比”电子管机向来是斯巴克的强项.此外.他们打造的一系列优质的电子管输出CD机更重新掀起了一股电子管CD机热潮,至今仍方兴未艾,就连不少外国品牌亦陆续加入这个行列之中。最近,厂方以更先进的升频解码技术、极高水平的制作水平打造出新一代的CD-30CD.令人有“未聆听.先兴奋”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很多发烧友认为晶体管机速度快、频响好,但音色冷艳、声大刺耳,不耐听;电子管功放的音色甜美,瞬态好,温暖通透、听感亲切、然而制作成本高,令大多数发烧友可望而不可及。于是我制作一套既适合自己的消费水平,又有一定发烧水准的放音设备。采用胆石联姻,制作一台“混血”功放,既有晶体管机的爽快,又有电子管机的柔顺。花费只有几百元,真可谓花钱不多,制作容易,功率适中,素质不凡,无疑是工薪族发烧友的一条发烧途径。  相似文献   

8.
音色与动态如何两全一直是音响玩家们困惑的问题,也是玩音响追求的高标准,在这方面发烧友往往拿电子管机与晶体管机来做对比,然而鱼与熊掌始终不能兼得。电子管放大器有着晶体机不可比美的音色,这也是目前电子管在音响领域经久不衰的原因。但电子管机先天的问题就是效率和功率的不足,电子管耗能高而功率小的问题还属其次,因为音响用家并不在乎电力的消耗,关键的问题是电子管由于老化相对较快,因而配对并联较难,多数并联而成的电子管机都不如单端放大的失真度更理想,音色当然也是单端更纯真,这就造成了电子管做大功率放大器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初识电子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晶体管的横空出世及茁壮成长.电子管的一统天下被晶体管打得落花流水.其地盘被洪水般的晶体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所迅速占领.1980年代数码音源以其崭新的面貌问世,高动态、高分析力、高电平输出等特点.使传统的LP及磁带等音源被逼出市场.当CD和晶体管机这对“郎才女貌”联姻后.人们狂喜了一阵,才发现它们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最近数年里,电子管机(又称胆机)似有掀起热潮之趋势,越来越多的音响发烧友视胆机为瑰宝。更有甚者,说听过胆机之后会上瘾,以后就非“胆”不欢云云。其实胆机与晶体管机也是各有优点和不足地,目前还不能说也不应该说谁可取代谁,不过胆机的声音的确颇有其本身之特色。  相似文献   

11.
曾记得上世纪60年代以前,无论是家用收音机、专业扩音机、直至电影放映机,所用放大器件皆为电子管。晶体管问世以后,随着其技术水平的提高,各项指标的显著进步,在音响领域逐渐成为主流放大器件。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听音实践,晶体管机尽管有信噪比高、功率大、成本迅速下降等优点,但其音乐韵味仍与电子管机有差别,加之愈来愈高的视觉审美的追求与怀旧复古思想的助推,人们对电子管放大器越来越感兴趣。适应市场需求,音响制造商先后推出各款电子管放大器。继早期的极典、斯巴克等厂商后,声雅、钟神、山灵等厂商也不甘落后,介入电子管放大器的研制,并且在款式、品种、档次上不断推高电子管放大器及电子管CD机。  相似文献   

12.
从用舶来品6L6装第一台电子管功放机算起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了。20世纪60年代国内时兴晶体管这新玩艺,晶体管机(石机)风靡世界,电子管机(即胆机)开始走下坡路,逐步淡出市场,大有“寿终正寝”之势。石机红了一阵子后,便有了“胆”、“石”之争。孰优孰劣,莫衷一是。笔者虽从玩胆步入发烧行列,但也玩过不少名牌石机,焊过3AD、3DD,甚至更为先进的模块。然而石机的发声生、涩、硬(即令人生厌的数码声),如影相随,挥之不去。此时在南方沉寂20年左右的胆机悄然“重返江湖”,赢得众多发烧友青睐。  相似文献   

13.
跻身于发烧友群体时,不少人都会发现,发烧的内容、行为、种类等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有人钟情于电子管机的“胆色”,并认为这才是发烧的真正境界。有人更痴迷于晶体管机并认定这才算是真正的高保真。发烧友们聚在一起时,对音效的评判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边说高音的清晰度不够,建议把高音单元的分频电容换成某某牌号保证立竿见影,那一边又责备音场的宽度太窄,应该将音箱摆位调整多少角度音箱就会消失于无形。  相似文献   

14.
何棨希 《音响世界》2008,(10):149-150
在最近数年里,电子管机(又称胆机)似有掀起热潮之趋势,越来越多的音响发烧友视胆机为瑰宝。更有甚者,说听过胆机之后会上瘾,以后就非“胆”不欢云云。其实胆机与晶体管机也是各有优点和不足地,目前还不能说也不应该说谁可取代谁,不过胆机的声音的确颇有其本身之特色。  相似文献   

15.
DIY玩转A-50T     
近段时间电子管机有了很明显的回暖迹象,几大电子管机生产厂商的出货量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在数码大潮之中,电子管机逆风飞扬,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此,笔者拜访了几位电子管机前辈玩家,交流了一下看法。其中一个观点:现在的数码机,玩的都是环绕音场,倘若把数码音场这部分功能去掉,回归到“声音重放”这个功能上来,“让我们选择的话,我们更喜欢玩电子管机,因为从 DIY 角度看,电子管机的可发挥余地更大,更好玩”。言谈甚欢,兴之所至,前辈“胆色过人”领着一行人到了他的“手工作坊”。跟很多很多电子玩家的“窝”一样,这位“胆色过人”的工作间,在外人看来也是一片凌乱,但这对主人家来说却是“乱”而有序。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上讲,晶体管中的双极型及FET的特性要比电子管优异。由于电子管的管内非真空情况及各级间电感电容的存在,以及制作放大器时无法摒弃的输出变压器的影响,因而在播放音乐时,电子管放大器的声场定位、音乐信息的密度及高低两端的延伸都无法与晶体管机相比拟。因而在极品Hi-end界中,很多界体管机的音乐重播效果要比等级的电子管机好。 在电子管Hi-end界中,执音质牛耳的应该是用300B做的单端A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先排除电子管的特性不说,象  相似文献   

17.
胆机以其低频顺柔、中频亮丽、高频细腻颇受音响爱好者青睐。胆机与晶体管机相比有着极高的性价比。当然,现在有许多音响专用电子管价格不菲,尤其是进口名管更是让业余电子管音响爱好者望尘莫及。其实,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用于电台功率放大的高频发射管,它们有着非常好的音乐表现且价格低廉,较适合于业余电子管音响爱好者焊机选用。  相似文献   

18.
在古董音响界中,“美国派”与“德国派”好像武侠小说中的“北乔峰、南慕容”一般,音效表现各有所长,所以各有各的拥趸。若果能够在冷静、准确的德国电子管机身上加插一支西电电子管作调味,发出的声音岂不是更加人听人爱!究竟哪一部德国电子管机有这份兼顾德美的能耐呢?答案是Telefunken V74专业电子管前级。  相似文献   

19.
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生产了大量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这些电子管收音机几乎被人们遗忘了。而用电子管制作的功放或前级,其音质非一般晶体管机可比,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废旧的电子管收音机来制作胆前级。本文介绍一种如何利用电子管收音机制作性价比较高的胆前级的方法。一、拆板把电子管收音机底板取出,由于其上灰尘较多,故将底板上除管座外  相似文献   

20.
电子管机以其独具魅力的音色和浓郁的复古情调在电子技术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的年代创下辉煌声誉,现在仍以“最后的贵族”的身份顽强地在音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于电子管相关理论和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为了达到进一步提升电子管机的音质、改善音色的目的,很多制造商严谨地按照经典的电路、精湛的工艺,使用各种“补品”元件,希望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市场上确实也出现了一批广受欢迎的现代名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