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WC/Cu复合材料组织及烧结过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粉末冶金冷压—烧结法制备的WC/Cu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时间烧结时的组织变化及WC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分析了该材料的烧结过程。结果表明,WC颗粒推迟了烧结进程。烧结过程中烧结体无明显收缩,WC颗粒显著阻碍了晶粒长大。WC/Cu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可分为粘结、烧结颈长大、闭孔球化、烧结颈二次长大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氧化铝弥散强化铜材料的性能特征进行了综述,对氧化铝弥散强化铜材料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的性能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微观结构,对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工艺因素及现有工艺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不同增强相弥散强化铜的导电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能球磨冷压烧结方法制备了Cu/Al2O3和Cu/WC弥散强化铜,检测和分析了其导电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弥散强化铜的电阻率实验值均大于其计算值。同一增强相含量越高,弥散强化铜导电性越低。相同体积分数不同,增强相的Cu/Al2O3和Cu/WC的导电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5.
通过金相分析和测定材料的密度,硬度的方法,研究了烧结温度和压制方式对SPS烧结所得纯铜试样以及WC含量对弥散强化铜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烧结温度选择在750℃时,所得纯铜试样的相对密度和硬度最高;采用压力机对粉体进行预压烧结和直接把混合粉体在放电等离子烧结装置上加压烧结这两种加压方式对烧结试样的组织和硬度,相对密度影响不大;WC含量为3%时,所得弥散强化铜的相对密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7.
弥散强化铜锻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弥散强化铜的锻造性进行了研究。针对预成形坯在锻造过程中出现的裂纹问题 ,研究了预成形坯的相对密度、高径比、锻造能量、变形时的应力状态对其锻造性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 :使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够对低塑性的弥散强化铜进行锻造加工 ,并可大大改善其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弥散强化铜粉显微硬度的测定以及粉体显微组织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研究了不同内氧化工艺条件下弥散强化铜粉末显微硬度和强化质点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粉体内晶粒度没有明显变化;晶粒内的弥散质点为γ'-Al2O3,这种粒子结构稳定,但Al2O3质点粒度随内氧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内氧化工艺影响粉末显微硬度,实验中900℃,3 h内氧化硬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Cu—Al粉末烧结合金内氧化后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内氧化强化型Cu-Al合金的电阻率,耐蚀,耐磨,抗压性能及SEM,TEM形貌观察,研究了内氧化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氧化层中,内氧化物沿晶界呈网状生长,晶内是Cu基体加弥散分布的氧化物质点,内氧化使基体Al原子的固溶量减少,降低了合金的电阻率,增加了合金的致密度及弥散强化强果,因而使5%Al-Cu粉末烧结合金的耐蚀,耐磨及抗压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纳米Al2O3颗粒、超细WC粉末、工业纯Cu粉末为原料, 通过热挤压致密获得了超细WC/纳米Al2O3弥散强化铜基(WC-Al2O3/Cu)复合材料, 研究了挤压态WC-Al2O3/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成分为5% WC-2% Al2O3/Cu和10% WC-2% Al2O3/Cu (质量分数)的两种原料粉末, 经机械球磨、冷压、真空烧结和热挤压后, 其相对密度均达到了99%以上, 超细WC和纳米Al2O3强化相颗粒呈均匀弥散分布, 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及力学性能; 其中, 5% WC-2% Al2O3/Cu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更佳, 其抗拉强度达到235.06 MPa, 延伸率为15.47%, 导电率可达85.28% IACS, 软化温度不低于900℃。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两种用于弥散强化铜材料拉拔道次及配模的计算方法。根据计算结果与生产验证结果对比表明,随着拉拔道次的增加,材料的延伸系数下降、抗拉强度增大、材料的加工率变小。道次延伸系数相同时计算法比EpMaHOK法所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生产,它对氧化铝强化铜等材料的线材生产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弥散强化铜高温塑性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弥散铜电极是近20年来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电极。本文通过对弥散的压缩热模拟实验,研究其热变形规律以及高温显微组织。并且通过其真实σ-ε曲线,拟合出散铜的高温本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张立  陈述  张传福  黄伯云 《稀有金属》2004,28(6):979-982
采用超细WC原料,在WC-20Co合金中加入纳米Y2O3,在1440℃的液相烧结温度下获得了含板状晶WC双模组织结构的合金。通过对比低于共晶温度下热压固结工艺与传统液相烧结工艺制备的WC-20Co=1Y2O3硬质合金的组织结构发现,液相烧结合金中WC板状晶是在液相烧结阶段通过液相重结晶形成的,均匀分散在合金中的Y2O3具有促进WC从粘结相中均匀析出长大、抑制WC沿C轴方向生长的作用,因而使合金中粗大的WC呈现板状晶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板状晶强化的双模结构WC-20Co—1Y2O3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崔媛  贾庆明 《云南冶金》2010,39(6):45-48
探讨了稀土元素Dy含量对Mg—Dy—Nd合金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影响变化规律。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Dy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抗拉强度几乎成直线增加,屈服强度有不明显增加,塑性变型降低明显。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晶相显微镜分析了不同Dy含量下,Mg-Dy—Nd合金的微观形貌及组织形态,初步分析了该合金的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水堆具有热效率高、系统简化、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第四代核反应堆中优先发展的堆型。ODS铁素体钢由于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良好的抗辐照能力成为超临界水堆包壳最有希望的候选材料。本文旨在回顾ODS铁素体钢制造工艺,包括机械合金化参数的优化,热处理工艺的选择以消除力学性能上的各向异性。根据超临界水堆包壳的服役条件,结合最新的实验数据,对ODS铁素体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在超临界水中的耐腐蚀性以及中子辐照稳定性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Co含量对硬质合金梯度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分段烧结的试验工艺,通过改变原料中钴的含量来研究钴含量对硬质合金梯度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试验主要从钴含量对梯度烧结后、涂层后合金的机械性能、梯度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探索,并研究了梯度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试验表明,随着合金钴含量增多,合金梯度结构越明显,梯度层厚度增加;合金的强度与磁饱和提高,硬度、磁力和密度减小。同时随着合金钴含量增多,经涂层处理的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提高,达到同一磨损高度VB=0.12mm时,FGCC-Co-8刀片的切削寿命较FGCC-Co-6刀片提高了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微波电子器件用铜及其合金的应用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叙述了国内微波电子器件用先进铜的需求、科研和生产以及性能指标的概况。介绍了几个主要国家的标准,特别是氧含量的指标。指出我国标准与国外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作者着重指出真空电子与微电子在先进铜应用上的差异,并提出几点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缓冷制度对铜渣结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温铜渣缓冷制度对渣中铜相分子结晶及铜渣浮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炉渣冷却速度越慢,渣中铜相分子粒度越大,越有利于铜的选别分离。随着铜渣冷却速度变慢,铜渣中矿物晶型由细小分散变得完整连续,且易浮选回收的铜相分子聚集体亦逐渐增多变大,揭示了冷却速度变慢铜浮选回收率增高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步重熔法制备了不同钐含量的Pb-Sm合金,并考察了钐含量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阳极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抗拉强度随钐含量增大而增大,当钐含量达到0.5%时,抗拉强度为13.9MPa,比纯铅提高了21.9%,当钐含量超过1.0%后,继续提高合金中钐含量,合金抗拉强度提高幅度减缓。当合金中钐含量为0.5%时腐蚀速率比纯铅增加了0.76%,但不会对铅基阳极腐蚀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合金电极的阳极稳定电位随钐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