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气候因素对空调系统冷热源能耗的影响,确定了用于修正冷源和热源能耗的气象修正指标:冷源能耗应采用焓时数修正,热源能耗只需采用供暖度日数修正即可。此外,合理选取基准温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上海办公建筑而言,供暖基准温度选取为16℃、供冷基准焓值选取为50 kJ/kg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乌鲁木齐市建筑热环境分析用气象参数,论述了该市在建筑气候分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和建筑节能气候分区的归属及其作用,分析了该市采取地源热泵供暖供冷、蒸发冷却供冷和太阳能采暖方式,将实现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1971年~2003年的大量实测气象数据,通过对浙江省各个地级市的气候条件分析,发现各城市的采暖度日数及空调度日数存在巨大差异,说明各城市的采暖需求、空调需求差异巨大。探讨现有标准规定的计算期的合理性,基于实测气象数据和离散型分析,提出了新的计算期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丁勇  向一心 《暖通空调》2024,(4):120-126
针对南、北方供暖的需求差异,基于历年气象数据,综合考虑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供暖度日数HDD18、供暖期天数等多种因素,分析了中国南、北方8个典型城市的气候特征;同时结合需求调研和温度分布、波动差异对比情况,讨论了不同地区热负荷动态特性及负荷求解宜使用的方法;分析总结了南、北方地区的系统运行特征情况,给出了关于供暖系统设计、系统形式、运行策略的建议;并通过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了供暖系统设置的适宜性问题,为后续供暖设计方法、参数确定,供暖方式选择和系统设置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居住建筑典型户型为例,采用EnergyPlus软件对既有居住建筑的供暖、供冷负荷及能耗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使用不同被动技术改造组合时供暖、供冷负荷情况。基于20 kW·h/m~2的供暖、供冷总能耗目标,计算了不同被动技术改造组合下的最低全年性能系数,作为主动性能提升的参考。提出了集成式建筑被动技术改造优化与主动性能提升相结合的低能耗设计策略,可为位于长江流域的重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与高效运行提供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准确的量化城市建筑能源需求有助于实现建筑节能,但鲜有探讨严寒地区局域微气候差异对单体建筑供暖空调用能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 LCZ)体系,采用实测和EnergyPlus模拟结合的方法对以哈尔滨市南岗区14个典型空间的全年逐时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为天气文件的典型单体办公建筑进行了能耗模拟与分析。结果显示不同LCZ类型的建筑供冷供热能耗和逐时冷热负荷均存在显著差异,供热需求明显高于供冷需求,LCZA密林总能耗最高,LCZ2多层高密度总能耗最低;不同地表形态特征对夏季典型日冷负荷的影响大于冬季典型日热负荷的影响;年供热能耗和总能耗与室外气温负相关,年供冷能耗与室外气温和相对湿度不具备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山东地区78家医院的建筑能耗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针对供暖能耗数据进行了能耗数值差异性分析与多因素综合影响分析。发现供暖能耗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为室内热环境参数的差异。揭示了供暖能耗与气候影响因素、采暖度日数之间综合作用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动态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通过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中的分布数据加权计算对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效果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标准修订后由围护结构、供暖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能效提升产生的全国公共建筑能耗整体降低21.6%。考虑到标准中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给水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以及全新风供冷、冷却塔免费供冷等节能措施的要求,总能耗降低约30%,为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建筑节能气候适应性的时域划分方法,采用深圳典型气象年数据划出建筑节能季节与节能时数,并研究了相应的节能策略.着重分析通风季、除湿季、空调季的节能时数及分布规律,依据被动技术优先、主被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合理的通风、除湿、降温策略.此种策略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设计及其相关专业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建筑用能差异明显,现有建筑热工气候区划对该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指导作用有待深化。通过对内蒙古部分地区历史气象参数的分析,提出以太阳辐射量、室外空气温度、风速及相对湿度作为气象分区指标开展内蒙古地区建筑节能气候区划研究。选择内蒙古地区12座城市2012—2016年最冷月气象数据作为分区数据源,采用聚类分析得到5个建筑节能气候分区。通过EnergyPlus对各个分区内的居住建筑进行能耗模拟,验证了分区结果的准确性,并对各区域的建筑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全文强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的执行,对湖南省建筑节能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文以《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中围护结构指标为设计导向,采用湖南省常见围护结构做法,研究湖南省14个地市州满足新标准围护结构指标要求下典型居住建筑(多层住宅)的能耗及碳排放指标,为下一步湖南省节能政策及标准提供数据支撑。研究表明:(1)13个地市州中益阳的供冷供暖总能耗最高,达到19.51 kWh/m2;(2)14个城市州中湘西州的供暖能耗最大,为10.6 kWh/m2,供冷能耗最大为郴州,为13.89 kWh/m2;(3)与2016年节能设计标准对比,平均碳排放下降10.96 kgCO2/m2·a,平均碳排放强度下降为39.19%;(4)考虑满足国家围护结构指标要求,可再生能源应用对双控指标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分布范围广、气候差异大的特点及冬季供暖问题,从冬季室内热环境和居民需求等方面分析了供暖分区的必要性;并基于64个代表城市的典型气象年数据,对该地区内部气候特征差异性进行分析,确定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采暖度日数(HDD18)和1月份太阳总辐射为分区指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夏热冬冷地区划分为北部高供暖Ⅰ区、中部供暖过渡Ⅱ区、南部低供暖Ⅲ区,并分别针对各供暖分区提出各区适宜的供暖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沿线地区正经历着越来越频繁和严重的高温热浪事件。基于1961-2021年的ERA5再分析数据,通过由“区域”到“节点”的分析方式,对区域性热浪的发生率和强度以及制冷度日数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区域分析结果表明:热浪发生率与热浪强度最高的地区主要位于北非、西亚以及印度半岛,具体分布受当地湿度的影响,但当考虑相对湿度之后,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热浪强度显著增加;通过趋势分析可知,热浪危害增加的风险主要因素是热浪发生率而不是热浪震级,热浪发生率的高值区往往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增长趋势;当用表观温度去衡量热浪震级时,在东南亚等海岸地区检测到更高的震级增长趋势。节点分析结果表明:伊朗的巴士拉市、伊拉克的巴格达市和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市的热浪危害十分突出,这些节点均位于西亚地区,较高的热浪发生率和热浪强度导致当地制冷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对3个气候区域4个城市住宅建筑计算采用XPS保温最优保温厚度,20年生命周期节省经济成本和保温回收期。分析现值因子和采暖度日数对保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暖热源种类和气候因素对最优保温厚度影响作用较大。基于采暖度日数法计算得到4种能源的最优保温厚度,由薄到厚依次为:天然气,煤炭,电,液化石油气。随着能源种类和气候区域的变化,最优保温厚度3.3~17.4 cm,生命周期节省经济成本244.1~517.9元/m2,保温投资回收期2.7~1.3年。最优保温厚度与生命周期节省经济成本方面,二次能源要高于一次能源。  相似文献   

15.
气候增暖不可避免地对与室外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的自然通风技术具有影响。通过建立单侧通风房间模型,利用天津市市台站1960—2010年逐时气象数据,通过理论计算,从自然通风驱动力和室内热舒适2个方面研究自然通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总综合压差和室内热舒适小时数2个指标分别评估了自然通风的应用潜力。总综合压差越大、室内热舒适的小时数越多,自然通风的应用潜力就越大。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总综合压差及室内舒适总小时数呈下降趋势,说明天津地区自然通风的应用潜力正变得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代表城市的典型气象年数据,发现夏热冬冷地区南北气候特征差异明显;通过对比分析夏热冬冷地区与相邻分区的气候条件,发现其边界地区气候相似程度高。按照纬度将夏热冬冷地区分为北部过渡区、中部核心区和南部过渡区,指出了各分区的气候特征。对各分区适宜的供暖模式和围护结构设计进行了简单分析,可为夏热冬冷地区供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准确的气候分析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基础,文章通过对比干热气候区与热工气候分区的差异,对我国典型干热气候地区的气象参数与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干热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特征,提出"干热指数"计算方法,并将干热地区划分为极端干热区、干热区、次干热区三类,通过与空调度时数对比,发现干热指数与制冷能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指导干热气候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北京市发布DDB11/891—2020《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居住建筑节能质量,以世界同类气候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先进水平为目标,全国率先将居住建筑节能率由75%提升至80%以上,进一步提高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向操  田喆  刘魁星  李明财  郭军  史珺 《暖通空调》2012,42(12):27-31,16
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用于确定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的气象数据统计时长的方法。基于确定统计时长的两个基本原则,根据标准差方法和最优气候均态模型,分别确定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最小统计时长和气象要素最优平均数,通过两者的对比选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统计时长。以天津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基于ASHRAE方法的累积发生频率为0.4%,1.0%和2.0%干球温度的统计时长应取15年,累积发生频率为99.0%和99.6%干球温度的统计时长应取10年;基于中国方法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的统计时长分别应取13,10和15年。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天津市9个气象站60年的气象数据的演化特征,研究了气候变化因素影响下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的变化特征,以期为气候变化影响下建筑节能设计参数的选取确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室外计算温度随着气候变暖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增加幅度要低于冬季的计算温度;城市的热岛效应导致市区的室外计算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并且越靠近城市,室外计算温度越高;随着气候的变暖,以干(湿)球温度来确定露点温度的分析计算方法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