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涧峪岔区油藏成藏规律,方法:从油气运移、生储盖组合、油藏类型和油气控制因素等方面入手对该区的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该区的油气分布受控于含油砂体,含油砂体的油气分布又受控于烃源岩分布,二者与有利沉积相带的有机配置使得油气富集成藏,最终形成具有工业油流的含油区块。结论:研究区为一岩性——物性油气藏,生储盖在纵向上的匹配,是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前期勘探程度较低,综合基础油气地质分析,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4大烃源岩发育时期造就了多套优良烃源岩层系,为区块油气成藏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本区还存在2套优质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型储层和1套值得关注的火山岩裂缝型储层,存在较有利生储盖组合,研究认为将本区分为4个成藏组合,成藏复杂。通过对该区成藏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还是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分析,通过综合整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相关资料,对侏罗系油藏"远源成藏"的影响因素及成藏模式现状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油源主要来自下伏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油层组,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在早白垩中晚期-早白垩世末大量生烃。石油经远距离运移至侏罗系地层,在白垩世的早期和中期至侏罗世油藏发生充注,并于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末遇到良好的储集层及储盖组合进而成藏。  相似文献   

4.
目前蠡县斜坡进入已寻找岩性油藏为重要目标的阶段,但该区成藏机理不明确。该区油源充分;发育的"浅水型"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相构成了斜坡带的主要储集体;有利的构造背景、古地貌、坡折带及沉积相砂体展布共同控制油藏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重构三种成藏模式:鼻状构造中低部"二元"成藏模式;斜坡中带构造坡折成藏模式;潜山围斜部位上倾尖灭、披覆沉积成藏模式。斜坡带成藏模式的解剖,对发现油气新潜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油藏要素及控制因素研究分析表明,吴起地区侏罗系延10油层组成藏受控于古地貌、储集体、构造以及盖层等因素,延长组长7油页岩是延10油层组有效的源岩供给,辫状河道、心滩等微相砂体是油气良好的储集场所,储层物性较好,前侏罗纪深切河谷是油气运移成藏的主要通道,生烃作用产生的超压使得油气沿着通道运移,并最终在西倾单斜背景下的鼻状隆起聚集成藏。油藏具有油源近、储层发育、生储盖配置较为理想的下生上储特征,并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6.
歧口凹陷歧北低斜坡B90井区,油气藏发育广泛,沙一下是该区勘探开发的重点。对研究区,沙一下油藏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成藏条件,从而指导油气勘探。研究区油藏类型可分为构造-岩性油藏及岩性油气藏两种。研究区地层埋深较大,烃源岩成熟,生烃条件良好、源储一体,油气运移动力强。在运聚方向上的上倾尖灭砂体捕获油气而成藏。研究认为,B90井区,连接歧南、歧北斜坡,砂体叠置发育,连片分布,物性好,形成岩性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这种岩性圈闭厚度大、条件好产量高,是大港油田重要的增储上产地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油源对比、充注期次、油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的分析,结合烃源岩、断裂及储层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中央构造带苏一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苏一段油气主要来自下伏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油气为同源一期充注成藏。油气成藏模式为下生上储。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断裂和储层三个因素的控制,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控制了油气藏分布范围,巴润断裂系控制油气展布区带,储层发育影响油气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8.
河岸地区沙一段是东濮凹陷重要油气勘探区及重要层位之一,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河岸地区沙一段储层发育,表现为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及河口坝沉积等沉积类型,生储盖组合良好;东部前梨园佳陷烃源岩母质类型好,以Ⅰ型或Ⅱ型干酪根为主,西部海通集洼陷烃源岩母质类型以Ⅱ型或,型干酪根为主,为河岸地区提供丰富的油源;河岸地区主要发育反向断块型等构造圈闭,也有构造-岩性圈闭和止倾尖灭型油气藏,形成自生自储断块层状油气藏;其成藏条件受构造控制明显,储层决定油气的富集程度;从储集层条件、油源条件和盖层条件、成藏类型及特征三个方面分析油气藏条件,进一步分析了河岸地区油气成藏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系统的总结了阿南凹陷哈东洼槽成藏条件,对地层层序、构造演化、成藏要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成藏要素的剖析,认为哈东洼槽具有良好的生储盖条件,腾一段及阿尔善组顶部均发育较好储层,以扇三角洲砂体为主;发育腾一段自生自储式储盖组合、阿尔善组自生自储式储盖组合、及阿尔善组生腾一段储的下生上储式组合。通过对哈东洼槽的油藏类型研究和陡坡带和缓坡带的油气分布特征,对哈东洼槽的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宁海地区沙三、沙四段砂砾岩体是该区重要的勘探类型。本文从油源条件及储盖条件两个方面的对研究区成藏条件开展分析。同时通过不同层系砂砾岩油藏的解剖,明确了研究区砂砾岩油藏的成藏序列。研究表明主要受到油藏埋深及储层物性的共同控制,可划分为中深层高充满带和中浅层低充满带两个油气成藏序列。中深层高充满带主要发育扇根遮挡的岩性油藏;中浅层低充满带依据构造样式及泥岩发育程度可分为背斜油藏、反向翘倾油藏、断层遮挡油藏和隔层遮挡油藏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青东凹陷具有独特而复杂的成藏特征,通过基础地质的综合研究,识别出青东凹陷发育构造、地层、岩性和复合油藏等四类油藏类型,阐述了各种不同油藏类型的分布特征;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明确了有效烃源岩、储盖组合、油气输导条件等油气成藏要素和主控因素,研究认为青东凹陷具有双源供烃的油源条件,发育6套储盖组合,骨架砂体和输导断层为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将青东凹陷划分为西北部斜坡、西南部断阶、中部深洼和东部走滑断裂四个油气聚集带,并解剖了各个油气聚集带的成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从斜坡带沉积古地貌特征入手,以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体为基础,通过构造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提出本地区以早断、中凹、晚隆的背景形式,控制了沙三段砂体发育。板桥次凹东部受小站物源沉积体系控制,发育大型扇三角洲沉积,板桥斜坡区位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前缘,受斜坡古背景控制沙二、三段多期砂体叠置;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高,砂体与烃源岩直接接触,油气直接注入,烃源岩、砂体及断裂组合构成统一的疏导体系,使板桥斜坡构造背景好,砂体发育好,储集物性好,储盖组合优越,具备形成大型气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胜坨南部沙三段沉积中发育有大量的浊积砂体,它们构成了完整的浊积岩体系。广泛发育的浊积岩为周围可作为良好生油层和盖层的深水暗色泥岩所包围,成藏条件优越。因此,我们对东营凹陷胜坨南部沙三中浊积岩体系进行了精细地质研究。在井震结合建立研究区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对该区大量发育的如坨74、坨143浊积砂体作了统层划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该区浊积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胜坨南部沙三中浊积岩的砂体展布主要受来自北部陈家庄凸起和东部东营三角洲两大物源控制,此外,古地貌对浊积岩砂体展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浊积岩砂体展布特征和沉积模式的进一步明确,为今后的浊积岩隐蔽油气藏勘探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歧口凹陷南缘近歧口生油主凹陷,烃源岩层系多、累积厚度大、其中发育沙一段和沙三段两套湖泛期优质烃源岩,近满凹分布,成藏配置优越,油源充足。具有"顺向供砂,斜坡控砂,洼槽富砂"控砂机制,多期多类型砂体受物源体系和沉积旋回的控制,平面上交互沉积,纵向上叠置发育,造就了满凹含砂的沉积格局。由此阐明了低斜坡洼槽区砂体发育,具备形成大面积岩性圈闭的条件,砂体与斜坡、烃源岩有效匹配,控制了大油气田展布,构建了"油气复式输导、优势相带控藏、油气差异聚集,叠加连片含油"低斜坡控藏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歧南次凹是一长期发育的生烃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沙三到沙一中期南部发育埕宁隆起物源控制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西斜坡沙三段主要发育围绕孔店~羊三木凸起的滩坝砂体,沙一段期间西侧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东侧表现为水下沟道或沟槽特点,控制埕宁隆起砂体向歧口主凹输送。该区发育有四种典型的坡折带类型,受坡折带控制形成断裂坡折砂、挠曲坡折砂、沉积坡折砂和侵蚀坡折砂。油气分布纵向上受控于区域储盖组合特征影响,主要分布在沙一段、沙二段及沙三段的下部;平面上,油气宏观上受烃源岩分布的影响较大,其次还有输导体系与异常超压的因素,歧南中部断槽区及东部走滑带具有连片含油的特点,而歧南西斜坡具有局部高点富集、面积小而分散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富县探区延长组发现了多个工业油流井,已发现多个含油富集区,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详细评价研究区基础资料,分析了沉积地层、储层以及油藏类型,参照己完钻井的试油、试采等资料,重点研究长6、长8油藏成藏要素,富县地区的延长组油藏以岩性油藏为主,油层的富集与储层有密切的关系,富县地区主体位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地带,频繁的湖侵-湖退造成盖层发育,可以形成很好的储盖组合。在探区中部和北部的构造斜坡背景上,近物源端延长组三角洲砂体较为发育,是本区延长组油气有利勘探区,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文东斜坡带滚动勘探开发水平,本文重点从油气成藏条件、控制因素分析入手,对该区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油气供给充足、储盖和油气运移圈闭配置良好;受构造格局和断裂活动影响,油气主要聚集在斜坡带较高的构造部位,油气富集程度明显受构造和储层发育及物性的控制;由于烃源岩热演化生烃的时空差异性导致了文东斜坡带上油下气的分布格局。并通过勘探开发部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博兴洼陷古近系沙三段浊积砂体油藏精细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博兴洼陷古近系沙三段浊积砂体的空间分布和油气成藏特点,提出了一套浊积型岩性油藏精细勘探的新模式: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分析、古地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精细勘探的基本层序单元——中期旋回(四级层序),确定砂体发育的有利层序层位和部位;以中期旋回为基本单元,进行成藏期古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研究,寻找烃源岩排烃、油气成藏的有利层位和部位;三者耦合,确定优选勘探目标,进行储层测井约束反演和属性分析,确定有利砂体的分布范围,并提供钻探目标。应用该工作方法,在博兴洼陷地区实施精细勘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临清坳陷是在古生代华北地台之上发育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该类型盆地的勘探应着重研究盆地成烃与成藏的动态改造过程,成烃方面运用原型盆地恢复和煤系烃源岩评价技术进行烃源岩静态评价、动态生烃研究,成藏方面运用复杂构造精细解释和煤成气成藏综合评价技术进行油气聚散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顾勤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1):155-156
塞云-马西拉盆地是在晚侏罗-早白垩期也门境内发育的裂谷盆地。存在以侏罗系Meem组为源岩的已证实的含油气系统,发育六套储层,四套盖层。预测存在六类成藏组合,Qishn组背斜-断块成藏组合和基底断块成藏组合是盆地主要的成藏组合。该成藏组合广泛分布在盆地各个构造单元,目前已发现油田集中在马西拉地堑带,含油高度大,油质轻,储量规模大。近两年在盆地西部基底裂缝有了突破性发现,预示着十分良好的勘探前景。基底油藏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勘探潜力大,将是盆地今后储量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