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链条锅炉燃烧末煤,会导致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排烟物理热损失增加,并导致结焦.据此,在DZL2-0.8/160-AII型锅炉上对结构进行了改造,对燃烧进行了调整,对燃料进行了调质,以使锅炉能够适应末煤燃料.结果表明,链条锅炉燃烧末煤时,配风的合理性、二次风的配置、炉膛烟气流场的调控和燃料的调质对燃烧效率影响很大.可见,链条锅炉燃烧末煤时,增加横向配风的均匀性、适量增加二次风、炉膛烟气流场呈"α"型和燃料的加湿调质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排渣可燃物含量,降低排烟过量空气系数,提高燃烧效率,避免结焦.  相似文献   

2.
链条锅炉燃烧末煤,会导致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排烟物理热损失增加,并导致结焦.据此,在DZL2-0.8/160-AII型锅炉上对结构进行了改造,对燃烧进行了调整,对燃料进行了调质,以使锅炉能够适应末煤燃料.结果表明,链条锅炉燃烧末煤时,配风的合理性、二次风的配置、炉膛烟气流场的调控和燃料的调质对燃烧效率影响很大.可见,链条锅炉燃烧末煤时,增加横向配风的均匀性、适量增加二次风、炉膛烟气流场呈"α"型和燃料的加湿调质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排渣可燃物含量,降低排烟过量空气系数,提高燃烧效率,避免结焦.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玉米秸秆在成型过程中的压缩能耗,同时保证秸秆成型块的物理品质,实验研究了添加糠醛、植物油、木质素磺酸钠和淀粉对玉米秸秆压缩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糠醛的软化效果比植物油显著,添加木质素磺酸钠的粘结效果比淀粉显著.当在1.5 g玉米秸秆里同时添加0.05 g木质素磺酸钠与0.1 m L糠醛时,在保证秸秆成型块的物理品质的前提下,秸秆的压缩比能耗由未添加时的43.734 J/g下降到21.953 J/g,抗跌碎率达到99.87%.  相似文献   

4.
20 t/h煤粉锅炉燃烧系统技术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的2#煤粉锅炉出现的燃烧不稳、不能负压运行、锅炉容易熄火、后墙结渣和灰、渣可燃物含量高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对燃烧器及燃烧系统进行了改造.该方案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解决了锅炉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并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个使锅炉优化运行的模型,确定锅炉运行的最佳过量空气系数,用反平衡法求出锅炉热效率与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分析锅炉的运行参数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分别对排烟温度,灰渣份额,灰渣可燃物含量,飞灰可燃物含量等运行参数求偏导数,进而求出锅炉效率的相对变化率。求解可知,飞灰可燃物含量与灰渣可燃物含量对锅炉效率的影响较大。监视排烟温度,检测飞灰和灰渣的含量,控制适当的送风量,使机组负荷保持相对稳定,对提高锅炉效率,优化锅炉运行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秸秆燃料特性对炉内结渣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锅炉在运行中,由于燃料所含碱金属成分较高,较易引起受热面的结渣沉积,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结合秸秆锅炉燃烧特点和秸秆燃料特性,并根据工程实际,就秸秆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结渣机理、结渣部位,以及结渣特性的评判方法进行分析.此外,得出了生物质灰熔融的特性曲线,以及碱金属所占灰成分比重.  相似文献   

7.
低氧燃烧是一种提高锅炉效率的途径,但是低氧燃烧也会带来其他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氧量非常重要。以某电厂一台300 MW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锅炉氧量,测定了锅炉不同氧量下锅炉飞灰可燃物、炉渣可燃物,以及排烟热损失和锅炉机组辅机的电耗等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应对措施,为锅炉节能运行方式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秸秆类生物质固化成型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秸秆类生物质属于可压缩材料,其密度较低,致密化是提高生物质制品性能的关键.根据生物质压缩成型的主要特点,利用ANSYS的结构分析模块对挤压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载荷在材料致密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在整个成形过程中制品内部应力应变及其历史演化过程,进而对生物质成型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生物质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排烟温度过高问题,采用锅炉效率反平衡法得出排烟温度与锅炉效率的关系,即排烟温度越高,锅炉效率越低.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以实际运行的35 t/h生物质链条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影响排烟温度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在锅炉正常运行和停炉检修时可采取的优化排烟温度的措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对锅炉效率及机组的整体运行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本文从运行煤质、煤种、煤粉细度、锅炉负荷、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方式与炉内空气动力场、热风温度、燃烧工况等方面,对飞灰可燃物进行含量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并结合设备实际情况找到了可能造成飞灰可燃物含量升高的各种因素.同时,根据找出的问题原因,提出降低飞灰可燃物的重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测试了型煤炉渣的各项技术性能,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合理配方,探讨型煤炉渣作为再生资源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用型煤炉渣制作的轻集料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定,通过对实验方案进行经济分析,证明了型煤炉渣作为轻集料制作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缸内次后喷主动再生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台架试验研究了缸内次后喷(LPI)对柴油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况、不同后喷油量下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的升温特性,提出了采用缸内次后喷和DOC提高排气温度进行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主动再生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负荷工况(40%和50%负荷率)通过缸内次后喷能够显著提高发动机排气中的HC排放,促进其在辅助升温装置DOC内的氧化发热,提高DPF入口排气温度,满足DPF主动再生对高温的需求。研究结果对于优化DOC与DPF的匹配有一定参考价值,为DPF再生方法及其控制策略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内燃机能源利用率,提出一种回收排气余热能的气动-内燃复合循环方法,采用内燃机排气和压缩空气混合气作为气动循环工质,建立复合循环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分析其主要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燃机排气压力的增大、压缩空气占比的减小、气动发动机转速和行程/缸径比的减小均能提高内燃机排气利用率和复合循环效率.复合循环可通过调节气动循环转速或压缩空气占混合工质的比例来实现气动循环工质流量与混合工质流量的匹配.  相似文献   

14.
太西煤冷压成型制取优质铸造型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西煤冷压成型制取优质铸造型焦,主要是在冷态下压力成型后炭化制取型焦.该项目选用低灰、低硫的太西煤为基础煤,配入适量的黏结指数高达92的1/3焦煤,以煤焦油和煤沥青作黏结剂,以制备抗压强度>100kg/cm2的型煤,再将型煤炭化制得了优质铸造型焦.铸造型焦断面光滑,呈银白色金属光泽,无宏观裂纹,除硫分稍高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和超过了特级铸造型焦标准.该项目主要突破的技术是:(1)选择最佳的原料煤煤种与粒度、料级及原料配比;(2)采用特殊的入炉温度及炭化过程,以煤焦油和煤沥青作黏结剂,改善了型焦内部结构,气孔率极低,故属高密度铸造型焦;(3)该项目精结组分配煤不受煤种局限,试验证明,焦煤、肥煤、气肥煤和气煤均可作黏结配煤.以太西无烟煤为主,采用型焦工艺生产优质铸造型焦,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实现锅炉热效率实时计算对优化锅炉燃烧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其难点在于飞灰含碳量的在线测量,目前广泛采用微波飞灰测碳仪进行在线监测。然而在英际中烟气密度和流速对仪器的测量精度有重要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波动。本文设计了对烟气密度和流速的测量方法,并构造了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测量系统,利用BP神经网络对多传感器信息进行有效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飞灰含碳量的测量精度。进而通过采集排烟温度、氧量等运行参数,依据反平衡方法给出锅炉效率的在线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6.
Achieving simultaneous reduction of NO x , CO and unburned hydrocarbon (UHC) emissions without compro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 at part loads is the current focus of dual fuel engine research. The present work focuses on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on a dual fuel (diesel-natural gas) engine to examine the simultaneous effect of inlet air pre-heating and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ratio on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t part loads. The use of EGR at high levels seems to be unable to improve the engine performance at part loads. However, it is shown that EGR combined with pre-heating of inlet air can slightly increase thermal efficiency, resulting in reduced levels of both unburned hydrocarbon and NO x emissions. CO and UHC emissions are reduced by 24% and 31%, respectively. The NO x emissions decrease by 21% because of the lower combustion temperature due to the much inert gas brought by EGR and decreas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cylinder.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工业型煤炉前成型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分析了影响成型特性的因素,如煤种、粒度、水分、成型压力和成型率等。通过燃烧试验,研究了炉前成型煤的层燃特性:通风均匀性、炉温水平、烟气成分、燃烬程度。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炉前成型层燃技术是一种具有节能和环保双重效益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一种新型的链条炉排炉前炉后进风的可调统仓供风系统的冷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可为优化统仓供风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并有利于链条炉排炉的燃烧和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