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小城镇是福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调整城乡结构,解决福建省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有效途径。 从总体上讲,福建省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1999年福建省的城市化水平为35%,低于工业化水平近10个百分点。全省约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人均耕地仅0.65亩,是全国的倒数第一。据测算,1999年底全省约有3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城市化的现状、问题、发展战略与方针1.现状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从1949年一1996年底期间,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是:A、城市数量和人口的总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设市城市已达666座,城市人口比重达29.37%,城市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B、城市化的速度与世界进程比相对较为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只有29%,是世界城市化水平45%的64%。主要是由于建国后总人口的增长率过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改革开放后城市人口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口城市化是国民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目前,世界人口为40亿左右,人口城市化的水平为40%,据预测,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60亿,其城市化的水平将会更高。我国在1949年,城镇人口约为全国人口的10%,1982年则达20.6%,其中大城市的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64%。人口城市化,固然标志着经济的繁  相似文献   

5.
张杰 《中国电梯》2006,17(14):38-39
城市化,即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据1990年联合国人居中心统计资料,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率为75%,发展中国家平均城市化率为37%,而我国只有189%。2005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增加到43%,见表1。在这15年里,城市化率增长了24.1%,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6%。但是,这一数字比199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4个百分点。城市化的严重滞后不仅增加了工业化进程的成本,制约了城市经济增长的方式,而且抑制了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实施城市化战略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建筑业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与建筑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1%显著性水平上,建筑业是引起城市人口和人均GDP变动的原因,工业化是引起建筑业变动的原因.从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来看,城市化进程对建筑业产生影响的滞后时间大约为4年.其中,工业化进程对建筑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来自于人均GDP和人口城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了3000美元。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45.7%.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向房地产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为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经济基础。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为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体制基础。房地产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在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刘洪涛 《规划师》2005,21(1):65-67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化进程加快是21世纪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未来50年内,中国将有近8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个过程不仅对中国,也将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河南省城市化水平较低,目前仅为2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84个百分点,加上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少,经济欠发达,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全国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如果把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这个进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则我国城市人口从1926年的18%提高到1973年的59%,而且还有继续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推进城市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祯 《城乡建设》2001,(10):40-41
城市化是大趋势 ,城市化滞后使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的重大发展趋势 ,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 2 0世纪 ,世界大多数国家城市化发展明显加快。1990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为 13.3 % ,1993年达到 47% ,到 2 0 0 0年末 ,世界人口约 5 1.3 %居住在城市。其中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 79% ,发展中国家为 43%。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化水平由 1978年的 17.92 %提高到 1999年末的 30 .9% ,提高了 12 .98个百分点 ,但仅相当于中低收入国家 8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 ,目前中…  相似文献   

11.
一、加快城市化步伐是皖东南区域经济再发展的迫切要求 目前,宣城地区国民经济产值构成中,工农业之比达5∶1左右,而城乡人口比率却长期凝固在1∶6以下。这种格局证明了宣城地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进程。 表述农村城市化水平有两个主要指标:一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个相对指标;二是城市人口总量,即城市规模,是个绝对指标。从相对指标看,行署所在地的地辖宣州市总人口80万,从事非农业人口15万,其中市区非农产业户人口12.5万;全市50万劳力资源中,在城镇工作的约8万,按第二口径计算的城镇化水平约15—16%。这个水平不但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值,更大大低于按亚洲模型计算的、与工业化水平相对应的应有水平。从绝对指标看,拥有12340平方公里和近270万人口(与牙买加、黎巴嫩差不多)的皖东南,迄今只有一个在城区常住非农  相似文献   

12.
促进山东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尽管在小城镇的数量上增长较快,但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及发展空间不足等因素影响,目前尚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于工业化 2000年底,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为36.09%,山东城镇化水平38%,高于全国1.91个百分点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7%)。山东工业化水平2000年达到49.5%,与全省城镇化水平38%相比,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这不仅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过程也在不断推进,到1996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达29.4%。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今后的十几年内,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据预测,到2000年,将达35%,到2010年将达45%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几个需要正确认识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几个需要正确认识的问题朱英明●姚士谋城市化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形影相伴的。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进入一个新的加速发展时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如何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城市化进程与我国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5.
乡村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末,约5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下世纪中叶将有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达80~9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业已达到40%,而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28%,尤溪县的城市化水平还低于全国4个百分点。这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村地区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因为,小康标准是系列指标,它除了包含有比较易于实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住房面积、电视机普级率、预期寿命等指标外,还包含有国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速。从1980年到2001年.我国大陆设市城市数量从223个增加到664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40个,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4个,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17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53个。建制镇数量从2300个增加到近20000个。全国城镇人口达到4.8亿,城镇化水平从19%、提高到37.7%。从世界城市化过程看.城镇化水平超过30%以后,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整体上已经进入发展的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促进城镇化的“加加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上个世纪末,曾有一位外国学者预言:下一个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情,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如期迎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城市化的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处于很低的水平,只有30%;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  相似文献   

18.
所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正弦波似的发展过程,这是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共同规律,即“纳瑟姆曲线”的城市化规律。“纳瑟姆曲线”所表示的城市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的平缓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中期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后期发展势头再次平缓的成熟时期(城镇化水平超过70%)。该曲线有两个拐点:30%~70%。在30%以前,这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启动,由30%~70%的高速发展阶段正是这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当该国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后,这个国家就基本上进入了现代化社会。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以年均0.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据建设部门新近统计,到1995年底,我国设市城市已发展到640个,建制镇近17000个,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达3.5亿,城市化水平达到29%,比1978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国内信息     
《规划师》2001,(4)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接近 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从国家统计局获悉,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市镇人口的比重为36 09%,比10年前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了近 10个百分点,目前已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上海高居全国榜首,为88.3%。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