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固网现状的分析,结合固网业务属性数据寄存器(SHLR)技术,提出了当前固网智能化的几种实现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网络转型,来促进业务转型,从而使网络运营商向综合运营商转变.利用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下一代网络(NGN)和未来3G网络,固网运营商将发展成多网络综合运营商;利用现有PSTN用户规模和业务,发展融合业务,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NGN智能化解决了PSTN用户享受NGN业务覆盖问题,将促进PSTN用户与NGN用户无缝演进和融合.  相似文献   

2.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通信网络.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与传统网络实现互通、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等特征.基于NGN的多种优势,NGN用户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由于是一项新的用户接入方式,因此在维护中会遇到一些以往未见过的问题,下面将几个典型案例列举出来,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信网络的进一步开放与融合,用户更加希望享有相互关联的业务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第三方业务及应用提供方希望通过NGN(下一代网络)开放及标准化的接口参与到业务及应用的提供  相似文献   

4.
刘韵洁 《世界电信》2004,17(6):44-45,49
欧洲标准化组织将下一代网(NGN)定义为一个部署网络的概念,这是从宏观上来回答什么是NGN。NGN在形式上分为不同层面和使用开放的接口,能够给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提供一个逐步演进的平台,不断地创造、提供和管理新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NGN和软交换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文章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的标准化进程和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演进,探讨了软交换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关系.文章认为运营商在面对网络演进时需要采用平滑过渡的手段,所以对新的网络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核心网络,运营商希望能够支持多种流量、多种业务,具有丰富的协议、大容量和高性能;对于边缘网络,运营商要求具有丰富的接口能力;对于业务,运营商希望提供灵活有效的业务平台和用户可接受的新型终端设备;对于网络管理和维护,运营商则需要智能化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NGN中的主要协议及接入层综合接入业务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NGN(下一代通信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以软交换为核心技术,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具有实现与传统网络互连互通、通用移动性,融合固定与移动网络业务等特征.介绍了NGN的特点及其主要协议:呼叫控制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媒体控制协议、业务应用协议、维护管理协议等.分析与比较了NGN接入层的不同接入方法,给出了无线局域网用户接入NGN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贤松 《现代通信》2005,(3):25-26
N GN 已经跨越了前期的技术研发、早 期尝试、运营商测试等几个阶段,现在正处于商业试用阶段。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已经推出了基本语音、补充语音、Centrex、软终端等多种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人看好 NGN 的发展趋势,并期盼着 NGN 新业务的广泛推广。但是,NGN 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架构,其演进和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NGN 网络的目标是,构造具有一定服务质量、可运营和可管理的电信级网络,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承载网的 QoS、用户管理、终端接…  相似文献   

8.
夏盈颖 《移动通信》2003,27(10):73-76
1前言NGN被称为下一代网络,具有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主要由业务管理应用平面、业务控制平面、核心交换平面、边缘接入平面四个不同的功能平面组成,在统一的分组网络上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这种技术革新使得NGN的用户接入方式显得非常的灵活,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结合华为U-SYS描述NGN可以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入技术及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重点在接入侧的多样性与接入方式应用的灵活性。2语音业务接入2.1POTS用户接入POTS用户接入如图1所示:图1POTS用户接入图如图1,纯POTS用户接入NGN网络可采用AG或IAD两种方式接…  相似文献   

9.
《电信网技术》2003,(6):45-48
接入技术的多样化以及灵活的解决方案是接入网最鲜明的特点,在下一代网络中也同样如此。NGN的接入设备将是多元化的,以适应不同的用户和业务需求。同时,NGN的演进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NGN中接入网方案也将遵循平滑过渡的原则。华为《NGN用户接入技术综述》一文结合U-SYS描述了NGN可以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入技术及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U-SYS作为华为接入NGN的解决方案,其接入方式灵活,接入技术多样化,这对正在发展建设下一代网络的网络运营商及设备制造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信世界》2004,(32):39-39
随着NGN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IP/MPLS,MSTP等承载网络的技术突破,国内各大运营商正在进行大规模的NGN商用网络的建设。港湾网络IONE&SoftUp综合业务接人网关,基于领先的NGN技术架构,为小区、学校、一网双吧、企业、商业等用户提供融合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的“一站购齐”式综合接入服务。通过与业界主流的软交换机和PSTN交换机的无缝结合,已经在各大运营商的固定网络上部署了近200万线的商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ervice concepts, service requirements, and high-level network architecture requirements for layer 1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ervice. It takes in consideration progress achieved in standardization, mainly inside ITU-T SG 13, which has been very active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交换光网络(ASTN)的结构、路由设置、信令构件和路由选择。目前国际上对于ASTN的主要标准有IETF标准、ITU-T标准、ODSI标准和OIF标准,ITU-T建议的主要优点在于网络结构特性,而ETF的优点在于路由信令部分,如果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将会大大加快自动光交换网络标准的建立速度。北电网络的光服务网络(OSN)使用Preside软件为服务供应商提供多种增值能力。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ITU-T G.989.2下一代无源光网络标准(NG-PON2)物理媒质相关层(PMD)的物理层需求和规范,包括下一代无源接入网络的架构、用户网络侧接口与业务节点接口、对光配线网络(ODN)的需求、NG-PON2的X/S容限、时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TWDM-PON)和点对点连接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PtP WDM-PON)的PMD层要求。认为NG-PON2单PON口实现40 Gbit/s的带宽能力,面向大容量、全业务的光接入网络,应用时间窗口应在2016年之后。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理信息数据空间导向架构的快速发展,开放式网络环境下的地理信息资料和网络服务已经能够充分地满足各种需要,但是在不同用户的需求下如何提高服务数据的可用性并进行整合一直是一个难题.文中在服务导向架构的支持下,设计并描述了一种符合ISO/TC211标准的开放式地理资料框架,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并可根据不同需求自行扩充.同时根据服务网络的松散耦合特性,把该框架应用于中介软件的基本判断机制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软件的动态互探作特性,正确展示地图内容的应用效果,避免非专业用户的错误操作.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arket drivers, objective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roducing ATM into public and private networks. To serve the diverse needs of environments and applications, ATM presents a broad choice of characteristics to users and providers. To harness this diversity and bring structure to the choi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TM transfer capabilities (ATCs)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lasses as specified in ITU-T Study Group 13. Industry aims to achiev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ITU-T and ATM Forum specifications. This article includes consideration of AALs and interworking in developing network strategies. Providers will offer a selection of the possible services defined for ATM. Also, each provider will communicate their strategy for preferred network utilization and efficient traffic through incentives to users  相似文献   

16.
Efficient transport of packets with QoS in an FSAN-aligned GP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apable of transporting Ethernet frames at gigabit-per-second speeds, currently in progress in both ITU-T and IEEE, constitutes a major milestone toward cost-effective photonization of the last (aka first) mile. The article presents an Ethernet gigabit PON (GPON) system aligned with the philosophy of the evolving FSAN (full service access network) ITU-T specification, which focuses on the efficient support of any level of quality of service. The intelligence of this system, in terms of traffic quality guarantees, lies in the MAC protocol, which controls the distributed multiplexing/concentration function by allocating variable length slots to every user of the shared upstream (toward the network) medium. The way transport of information is organized in an ITU-T GPON system and the operation of a MAC protocol that preserves all QoS guarantees are presented and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7.
电信级以太网环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中的业务流量逐渐从以时分复用(TDM)为主向以分组数据业务为主转换。为了适应这一转变,人们将低成本的以太网技术引入城域网络中,同时采用环网控制协议进行环形组网,利用环网保护技术来实现电信网络要求的可管理性及可靠性。ITU—TG.8032给出了以太环网的组网目标及定义,规范了电信级以太网(CE)环网技术。以太网环网保护技术(ERP)及弹性分组环技术(RPR)为两种不同的环网保护技术,而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网络中采用丁M—SPRing技术实现环网保护。运营商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展,部署合适的环网技术,来满足电信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太网的OAM机制--以太网走向电信级和更广泛应用的基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昕  韩林  陈山枝 《电信科学》2005,21(5):43-47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OAM(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指出缺乏OAM机制是阻碍以太网应用到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关键因素之一。在IEEE、ITU-T等标准化组织近年所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介绍并分析了以太网OAM的参考模型、功能要求和服务类型、实现机制以及OAM帧格式等。最后,指出CAM是实现以太网从企业级技术向电信级技术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全球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要求能够提供灵活智能的网络配置和高效快速的网络保护能力,ASON技术的出现迎合了光网络的这一新的发展趋势.ASON是一种具有高灵活性和高可扩展性的基础光网络设施,它能在光层上直接提供服务,从而快速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有效地解决网络的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快速配置用户带宽和端到端保护等问题.本文介绍了ITU-T、IETF和OIF等国际组织在ASON标准化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国内有关ASON标准的制定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Next-generation networks (NGN) is a new concept commonly used by network designers to depict their vision of futur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However, various views on NGN have been expressed so far by operators, manufacture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 general wish is now to come to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n NGN and to prepare standards on it.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 ITU-T has decided to start the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on NGN under the form of a new ITU-T Project prepared by Study Group 13. This new Project is in line with results from the existing ITU-T Project on 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GII) because NGN is seen as a concrete realization of the GII. The NGN 2004 Project is a coordination structure led by Study Group 13, with the role of organizing studies on NGN in ITU-T. The target for the NGN 2004 Project is to prepare Recommendations in 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