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LP1846单滴在1-35atm,(440~850)℃环境下蒸发,分解和燃烧的特性。给出液滴从受热到燃尽全过程的时间序列照片,定理测试液滴燃烧的特性参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和温度的提高,液滴的着火延迟期,生存期缩短,微爆特征显著。最后定性分析了一些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2.
HAN基液体发射药液滴燃烧的简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HAN基液体发射药的LP1846液滴的燃烧特点,建立相应的分区简化模型。在一些简化假设的基础上,找到了液滴质量燃速的近似解析解。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HAN基液体发射药电点火参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级电点火装置上,和高压脉冲电源进行了HAN基液体发射药的电点火实验,实验研究了实现无电弧点火,限制电弧放电所需的电源特性参数及点火结构参数,其结果为液体发射药电点火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新型硝酸羟胺(HAN)基液体推进剂EMP-01液滴点火特性,搭建了通过将液滴静置在半球形凹槽内并插入电极的液滴电点火实验平台,在液滴直径6.5 mm、电极间距0.5 mm、电压加载速率为86.31 V·s-1的工况下,研究了EMP-01液滴的电点火燃烧特性,确定了着火延迟时间;同时,不改变液滴直径以及电极间距,研究了电压加载速率为34.20~246.37 V·s-1时液滴着火延迟时间与燃烧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点火燃烧中,EMP-01液滴分依次经历为加热、热分解、燃烧3个阶段,并且在热分解阶段会产生周期性的膨胀收缩。电压加载速率为34.20 V·s-1时,EMP-01液滴无法成功点火;电压加载速率为49.49~246.37 V·s-1时,随着电压加载速率增加,EMP-01液滴着火延迟时间不断减小,且减小速率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硝酸羟胺(HAN)基单元液体推进剂LP1846单滴无弧电点火的机理,基于两步不可逆化学反应机理,同时考虑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结合相关实验,对HAN基液体推进剂LP1846液滴在大气环境下的无弧电点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和温度分布变化,将最大加载电压80 V的无弧点电火过程分为预热(0~695 ms)、热分解(695~805 ms)及燃烧(805~1000 ms)三个特征阶段。预热阶段,液滴保持球形,中心温度缓慢上升;热分解阶段,反应在液滴中心产生向外发展,液滴膨胀变大,内部出现伞形温度梯度分布;燃烧阶段,火焰在液滴内部生成,LP1846剧烈燃烧生成大量产物,流场温度先升后降。液滴着火延迟期随着最大加载电压的增大而减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变化趋势一致,最大误差为2.9%。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硝酸羟胺基液体发射药重要的能量示性数-火药力的测试方法和结果,测试采用了新的再生式密闭爆发器实验装置。对于与HP1846配方相近的HAN基液体发射药,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良好的重复性,这将对HAN基液体发射药的配方设计、再生式火包设计、内弹道性能研究和计算等才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综述了液体单元发射药——HAN基液滴的燃烧研究现状.并从进一步控制液体发射药火炮的弹道性能角度,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液滴燃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在Windows95环境下,利用VisualFoxPro3.0开发出液体发射药火炮数据库系统。它主要包括实验信息模块,液体药参数模块、数值计算模块,、研究资料模块以及若干辅助模块。该系统采用对象链接与嵌入(OLE)技术、优化检索过程的Rushmore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了较强的数据管理功能、良好的用户界面、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以及较好安全性和较强的容错能力、该数据库系统对促进我国液体炮技术发展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高燃速推进剂工作过程中装药破碎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燃速推进剂毛刷式装药结构进行流场分析计算,认为药管内外压差的存在是装药高温破碎的原因,并讨论了消除药管内外压差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双基和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平台燃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双基和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平台燃烧机理,建立了双基和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平台燃烧模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的公式可定量地再现平台燃烧的超速、平台和麦撒现象全过程,且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