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正>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近来取得了聚乳酸及其改性纤维制备与应用的系列突破。为提高聚乳酸的强度和高温尺寸稳定性,研究人员采用液相恒温浴技术调控立构复合晶,制备出包含纳米尺度立构复合晶微纤的聚乳酸复合纤维,并初步阐明了立构复合晶纳米微纤的形成和结构演变机制。受改性塑料领域广泛应用的"合金化"技术启发,宁波材料所研究人员将聚乳酸与聚羟基丁酸戊酸  相似文献   

2.
<正>宁波材料所积极布局生物基材料及纤维的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取得了聚乳酸及其改性纤维制备与应用的系列突破。为改善聚乳酸的强度和高温尺寸稳定性,通过采用液相恒温浴技术和调控立构复合晶的形成和演变,制备出包含纳米尺度立构复合晶微纤的聚乳酸复合纤维,将聚乳酸与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反应性共混,再经熔融纺丝制得优异的新型生物基化学纤维——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近来取得了聚乳酸及其改性纤维制备与应用的系列突破。为提高聚乳酸的强度和高温尺寸稳定性,研究人员采用液相恒温浴技术并调控立构复合晶,制备出包含纳米尺度立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乳酸立构复合物并对聚-(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三元共聚物(PGLC)进行物理改性。探讨了溶液浓度对聚乳酸立构复合物复合程度和形貌以及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的加入对PGL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复合物的立构复合程度均较高,形貌呈柿饼状,且溶液浓度越大,粒径越大;立构复合物的引入对PGLC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左旋和右旋丙交酯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制备了含有左旋和右旋乳酸链段的聚乳酸立构嵌段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表明共聚物已成功合成;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共聚物的熔点和晶型进行研究,表明所得嵌段共聚物具有立构复合结构;采用乌氏粘度计对共聚物的分子量进行研究,表明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25600...  相似文献   

6.
正一种用于聚乳酸改性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从生物基衣康酸出发,在衣康酸分子结构上分别通过反应,制备出了在衣康酸单元上联结有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和非晶柔性聚酯链段的复合物。当复合物与左旋聚乳酸共混后,在熔融成型加工中,处于衣康酸单元上的相邻的左旋聚乳酸和右旋聚乳酸链段,在熔体降温过程中能快速形成分子内的立构复合结构,不但能成为加快左旋聚乳酸的结晶过程的成核剂,而且立构复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期在聚乳酸(PLA)材料的成核结晶、立构复合、增韧与耐热改性方面的工作,重点探讨了成核剂化学结构、快速立构复合技术、反应性增容和退火等技术对PLA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PLA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预聚物;将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PLLA和PDLA预聚物分别溶于二氯甲烷中,进行溶液共混,制备部分或全部立构复合聚乳酸(sc-PLA);采用固相聚合的方法提高sc-PLA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对sc-PL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c-PLA的熔点比聚乳酸约高55℃,且与立构复合晶体结构有关;随着共混物中PLLA含量的增加,固相聚合后,scPLA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立构复合结构的形成并不能提高sc-PLA的热降解温度,提高相对分子质量能明显提高sc-PLA的热稳定性,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sc-PLA初始热降解温度越高,最高可达270℃。  相似文献   

9.
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乳酸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一种,对环境友好、无毒害,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生物医用材料,以及石油基塑料的替代材料.聚乳酸立构复合结构(PLA Stereocomplex,SC),由于特有的晶体结构可以明显提高PLA的耐热性等,从而进一步扩大了PLA的应用范围.综述了聚乳酸立构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性能及表征,以及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温慧颖  王迪  陈春霞 《塑料》2020,49(3):80-84
将等比例的聚左旋乳酸(PLLA)与聚右旋乳酸(PDLA)进行溶液共混,通过不同的混合方式、混合时间和搅拌速率制备立构聚乳酸(SC-PLA)。利用示差量热扫描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POM)和拉伸热台对产物的结构、热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搅拌条件对复合产物结晶度有明显影响。在200 r/min搅拌速率下,复合产物的结晶度最大;共同混合所得产物的立构程度优于分开混合。在共同混合6 h,搅拌速率为200 r/min的条件下,产物的立构复合纯度和结晶度均较高,且杨氏模量和拉伸强度均高于其他制备条件下的制品。该条件下制备的SC-PLA和PLLA在相同的过冷度下结晶,立构复合物的晶核数量和球晶生长速度较均聚物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粘接》2016,(11)
以醋酸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醋酸纤维素接枝聚乳酸共聚物,利用FTIR、NMR和DSC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溶液镀膜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接枝聚乳酸立构复合物薄膜,利用FT-IR、DSC对立构复合物薄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聚乳酸与D-聚乳酸共混形成的立构复合物相比聚乳酸均聚物具有更高的熔融温度,且也能提高聚乳酸的热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光电功能纳米晶复合玻璃光纤在光通信、遥感、生物医学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呈现了一种通用的光纤拉制方法(管内熔融法)来制备纳米晶复合玻璃光纤.在光纤制备过程中,纤芯处于完全熔融状态,而包层恰好处于软化状态.基于此方法,介绍了玻璃纤芯-玻璃包层光纤、晶体纤芯-玻璃包层光纤和半导体纤芯-玻璃包层光纤的最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相合成法制备水溶性硫化镉(CdS)纳米晶,以CdS纳米晶固体粒子为乳化剂,进行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得CdS/PS荧光复合微球。通过SEM、XRD、FTIR、UV-vis、PL对CdS/PS荧光复合微球的微观结构、结晶情况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微球具有以PS为核、CdS纳米晶为壳的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450nm;在复合微球中,CdS纳米晶仍然保持其量子尺寸效应,复合微球表现出了较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微纳层叠共挤技术的发展;总结了近些年来基于微纳层叠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包括聚合物参数,制备方法和成纤机理;对目前几种典型微纳层叠成纤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并对纤维的性能进行了阐述;对微纳层叠纳米纤维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微纳层叠技术用于纳米纤维制备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的挑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增强型聚乳酸纳米复合支架,研究了该支架的微观形貌、孔隙率、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等特性。扫描电镜显示该复合支架具有纳米纤维状三维网络空间结构。聚乳酸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质量配比为80∶20时,复合支架的压缩模量最高,比纯聚乳酸纳米支架高215%。制备得到的复合支架的孔隙率都大于88%。体外降解结果表明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可有效减缓聚乳酸纳米复合支架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16.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其结晶性、耐热性较差,脆性强等缺点,PLA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限制。立构复合聚乳酸(Sc-PLA)是由相同组成不同旋光性的重复单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物质。通过制备PLA的立构复合晶体(Sc)可以显著提高左旋聚乳酸(PLLA)的结晶性能和耐热性。本文归纳了共聚法获得Sc的方法。比较了线性共聚物、星型共聚物对PLA的改性结果。并对其他提高PLA性能的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右旋聚乳(PDLA)引入到扩链聚乳酸(PLLA)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含量PDLA诱导形成的立构复合晶(Sc晶)对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聚四氟乙烯(PTFE),研究其对Sc晶形成的影响,以及引入PTFE后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结果表明,PTFE含量为0.5 %时显著提高了Sc晶的含量;Sc晶的形成提高了熔体强度,促进了泡孔成核,有效改善了PLLA的发泡性能,形成了微纳复合泡孔。  相似文献   

18.
聚乳酸是良好的环境友好材料,力学性能的不足限制了其应用,所以其立构复合物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聚乳酸立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优良性能,并且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聚乳酸与几种常用纳米材料(如纳米纤维素、纳米二氧化硅、羟基磷灰石、蒙脱土、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复合的制备工艺,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简要阐述,最后对聚乳酸与纳米粒子复合工艺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高勤卫  李明子  董晓 《现代化工》2007,27(10):20-24
以高光学活性的聚乳酸合成为出发点,对近年来聚乳酸的非立构选择性聚合与立构选择性聚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和评述;对聚乳酸立构选择性聚合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指出高效立构选择性催化体系的筛选和聚合工艺的优化是聚乳酸工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