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出采用阻漏层进行洁过滤、密封、气流分布作用的解耦。活塞流满布比,强化乱流洁净空间关键词阻漏层气流分布净室气流分布的概念及理论方法,顺利实现了高效过滤器应用实例表明,该气流分布方式能增大单向流洁净空间的气流分布的主流区特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SARS病毒特性及其传播机理,结合相关标准并借鉴生物安全技术归纳出SARS诊疗室内的气流分布要求,给出了相关的评价指标。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尽管都采用单侧顶送异侧下回的风口布局方式,但是未必所有的送风口均能形成理想的气流定向流动,满足SARS诊疗室的气流分布要求。通过对多种气流分布方式的比较和总结,本文提出了适合SARS诊疗室的最佳气流分布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置换通风、地板送风和碰撞射流通风等送风方式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本文利用实验方法实测了传统的混合通风与这三种送风方式下空调房间的室内温度和气流速度,对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温度分布、气流分布和热舒适性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送风口对传染性隔离病房室内定向气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送风口对传染性隔离病房室内定向气流的影响,指出在要求形成定向气流的场合,应综合考虑送风口的位置、形式与特性。采用CFD模拟与实验测试的方法,利用相关评价指标,在特定气流分布方式的隔离病房中,选取三种典型的送风口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了适合形成定向气流的送风口形式。模拟和实验发现,在采用天花板顶送风和异侧下排气流分布方式的隔离病房中,选用送风自由度较大的双层百叶送风口,调节百叶到合适的角度可实现较为理想的病房气流分布。  相似文献   

5.
地板送风气流分布因素影响热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板送风是下部送风方式中的基本形式,因其节能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国内也开始逐渐对此种送风方式引起了注意。本文结合近年来我们所做的实验,综合探讨阿基米德准数,风口扩散性能以及气流自由度对下送风房间空气分布与热分布的影响。一、对地板送风气流分布、热分布的基本认识(一)阿基米德准数在下部送风房间气流分布与热分布中的作用在一切非等温气流运动中,空气运动是  相似文献   

6.
隔离器中气流组织将直接影响洁净效果,针对采用顶送侧回通风方式的隔离器灌装段,为解决其局部区域气流分布不合理问题,提出对回风管进行优化的方式,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在回风管内部靠近回风口的地方加设挡片的方式,能够在管路阻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改变了回风管上各回风口的流量的比例,使其趋于一致,减缓了气流流线的倾斜,缩小工作区速度及流线倾角的波动范围,改善了内部气流分布,实现比较理想的气流组织,从而保障药品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7.
以游泳馆高大空间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室内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进行了探讨,并采用k-ε模型对游泳馆空调室内上送上回风方式气流分布进行了模拟,通过对Airpak的模拟分析了室内气流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特点,为空调系统节能和游泳馆类建筑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滤筒除尘器脉冲喷吹清灰流程,对环形射流脉冲喷吹的清灰性能进行模拟研究,与圆形射流脉冲喷吹清灰方式进行比较。与环形射流相比,圆形射流的卷吸作用很弱,进入滤筒的气流基本为从喷嘴喷吹的一次气流。气流对称性差,易出现气流偏心的现象,造成滤筒一侧气流速度高,清灰过度,而另一侧清灰效果差。气流作用范围小(滤筒径向方向),气流沿滤筒轴线直接喷吹到滤筒底部,没有沿着滤筒壁面贴附向前运动。采用环形射流方式时,滤筒入口的负压区面积远小于圆形射流方式,滤筒轴向的压力变化更为缓慢,沿滤筒径向的压力分布更为均匀。环形射流方式的清灰均匀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7)
针对压气式SF6灭弧室气流场的高精仿真,采用一种基于动触头侧运动(dynamic contact moving method,DMM)的计算方式,结合气流场控制方程组和湍流方程联合求解;运用域动分层法动网格更新技术,对比传统仿真求解中采用的静触头部分运动(stationary contact moving method,SMM)计算方式,研究灭弧室内部气流场特性的规律。通过静弧触头端部和压气室出口处的气流压力和密度动态分布对比分析,在触头分开全过程中,运用SMM和DMM这2种不同计算方式对冷态气流场仿真均具有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小开距情况下,采用DMM计算方式时,动、静弧触头区域有相对更强的气流压力差,喷口喉部出现明显阻塞,压气缸与喷口上游通道的气流密度更高,更贴近灭弧室开断初期内部气流场的真实状况,可准确描述断路器气流场参数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某三车道公路隧道结构参数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在纵向通风方式下,用CFD软件对隧道内气流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分别对风机轴距为2 m、3.6 m、5.6 m工况进行模拟;当轴距为3.6 m时,气流纵向影响范围最长,纵向影响范围约150 m。在此条件下,分别对隧道不同纵向长度处的横断面的速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当纵向长度Z在200 m即风机后150 m处时,射流影响范围波及整个隧道横断面,风速基本不再变化,隧道内气流均匀性较好,处于完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兼顾人体热舒适和建筑节能的要求,对目前车站高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研究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对高大空间建筑室内热舒适要求高于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从满足人体热舒适角度出发,空调送风加地板辐射供冷方案适于夏季满员工况,地板辐射供热加空调加湿方案适用于冬季满员工况;高大空间的空调系统适宜采用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其温度场和速度场均优于上送下回的空调送风方式;在高大空间内设置分层空调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调能耗,且分层空调中送风速度对分层界面的位置影响较大,送风温差对高大空间分层空调的温度分布和流场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该工程的冷热源系统、地板送风系统、紧凑型空调机组。模拟了地板送风系统的不同高度、不同风量地板静压箱内的压力分布,根据模拟结果合理地确定了静压箱的高度、风量、送风口的形式及外区空调形式。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器座舱空气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包含乘员、仪器设备和简单生活设施在内的载人航天器座舱物理模型,采用房间零方程湍流模型模拟了座舱工作区的空气龄分布。送风模式为舱顶两侧45°斜送风,风口布置采用了连续对称布置、间隔对称布置和间隔交错布置3种方案。模拟结果显示,连续对称布置会产生分叉现象,不建议采用;间隔交错布置优于间隔对称布置,并在送风速度为1.1 m/s左右时换气效率最高;在舱壁附近有乘员长期工作的情况下,乘员呼吸区的空气龄偏大,建议采用个性化送风来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设计及调查,介绍了体育馆空调形式、空调系统划分、气流组织设计与分析、空调负荷、送风量及送风温差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关慧龙  吴士玉 《暖通空调》2005,35(6):98-101
该工程建筑配置复杂,分4个区;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介绍了空调系统划分、空调气流组织形式、通风及防排烟设计及供暖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制药厂洁净空调系统布置、各房间压差控制、新风量及其处理方式、不同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特别是采用局部层流送风吊顶强化送风的措施,在制药工艺关键区域形成单向流型气流组织从而提高关键区域的空气洁净度,使空调系统在创造高洁净度室内气候的同时降低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住宅节能技术的广泛推行,对窗户的气密性要求越来越高,冬季冷风渗透远远不能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风的最低需求。为了寻找节能、舒适的通风方式,本研究利用FLUENT对工程中较为常见的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方式、自然进机械排通风方式、带热交换的墙式通风器方式、带热交换的通风换气机组方式在气流组织、舒适性能、能耗特性及初投资方面进行了应用效果评价。最终得出:对于层高和装修标准较高的高级住宅中使用带热交换的通风换气机组,可以使通风系统在满足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基础上,更加节能,而对于一般住宅建筑,自然进机械排通风方式是相对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某解剖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该工程的通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送排风系统设计以及变频控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该工程采用恒温恒温风冷精密空调+净化空调机组的集中空调系统,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空调机组配置和气流组织形式,并总结了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20.
南昌昌北机场航站楼空调通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汉华  刘妮 《暖通空调》2003,33(6):70-72
介绍了该航站楼的空调方式和气流组织、消防、消声减振、自控设计,对设计施工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