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针对现有QZ型卡爪脱接器存在卡爪不对中,卡爪在锁套中会产生偏磨和碰撞以及容易发生卡爪根部疲劳断裂的问题,研制了新型的锁块脱接器。该锁块脱接器通过弹簧控制锁块的移动,实现脱接器上体和下体的对接和脱开。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锁块脱接器结构新颖、强度高、脱接可靠、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是与有杆大泵和一些特种泵配套的理想对接工具;锁块脱接器的使用,保证了大泵和一些特种泵的正常生产,延长了检泵周期,减少了作业费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QZ型卡爪式脱接器的试制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荣恩 《石油机械》1990,18(12):35-36
QZ型卡爪式脱接器是抽油杆与大泵活塞的专用对接工具。本文着重对其技术规范、适用范围和结构原理进行了介绍。现场试验表明,这种新型脱接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尤其是与φ70mm抽油泵配套使用,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KQG-FP型防喷脱接器在试验过程中的研究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KQG-FP型防喷脱接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它集防喷、对接、脱锁3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超强承载、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某油田一年多的现场试验表明,该防喷脱接器对接脱锁率高,又能实现不压井作业,并且通过分析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改进,使KQG-FP型防喷脱接器在现场上顺利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BYJ型防喷脱接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它既有抽油杆与大泵活塞脱接功能,又能实现不压井作业施工,是大型抽油泵理想的配套工具。现场应用表明,该防喷脱接器对接成功率较高,并实现了大泵井不压井施工。  相似文献   

5.
对三种大泵脱接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油田使用的三种大泵脱接器(双卡式脱接器、双锁式脱接器和无向对接脱接器)的结构、作用原理及其主要的优缺点,并对如何提高其使用寿命,提出了几点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抽油机配套管式抽油泵采油作业时,当油井所用油管内径小于抽油泵柱塞外径时,需配套应用脱接器。在现场应用中存在对接爪折断、内台肩磨平等问题,及脱接器不具备防喷功能。研制了新型防喷脱接器,通过改变液流通道的方向,改变了原有的防喷结构。现场应用表明新型防喷脱节器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陈永红  韩遵安 《石油机械》2002,30(12):28-29
为保障临盘采油厂的大泵井正常生产 ,购进了自旋式脱接器。这种脱接器由上体和下体两部分组成 ,上体包括轨道管和轨道套 ;下体包括接头、挡圈、弹簧、滑套和中心杆。自旋式脱接器可在任意位置和角度对接和脱开 ,对接和脱开时只需下放和上提抽油杆柱即可完成。当泵砂卡时 ,左旋抽油杆柱即可脱开 ,解决了砂卡井脱接器不能脱开的难题。该脱接器可重复对接12 0次以上 ,耐疲劳寿命 7× 10 7次以上  相似文献   

8.
弹块式脱接器在矿场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明 《石油机械》2005,33(5):61-62
山东省东营市兆鑫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和生产的弹块式脱接器由上接头、下接头和释放接头组成。工作过程中上接头连接在抽油杆下部, 下接头连接在抽油泵柱塞上部, 释放接头置于泵加长管上部。76口井的矿场应用表明, 这种脱接器操作简单, 对接和脱开成功率100%; 240kN载荷下, 疲劳寿命可达16×107 次, 应用安全可靠, 保证正常生产, 深受使用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9.
随着孤岛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为实现高产稳产,大泵提液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由于没有大直径的管柱与之配合直接使用,因此出现了脱接器,用于抽油杆与柱塞的连接,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因此,自2000年11月推广应用了由胜利油田双胜机电化工公司生产的自旋式脱接器,经试验成功后,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到目前为止,孤岛采油厂已应用360套以上,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脱接器下接头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脱接器是有杆机械采油中连接抽油杆和抽油泵的关键部件。脱接器下接头是脱接器中一个重要零件,它的一端与抽油泵相连,另一端与锁套相接(见图1)。由于脱接器一般都在千米深的井下工作,井下温度较高,腐蚀介质复杂,工况比较恶劣,一旦损坏,更换脱接  相似文献   

11.
在修井作业中,处理卡泵井通常采用杆管同步上提或使用倒扣器的方法,存在安全隐患和材料浪费。介绍了CBZ型抽油杆安全保护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大庆油田采油三厂应用表明,该装置在油井正常生产时能够满足载荷需要;在因卡泵修井作业时,通过加大提升载荷,能够连续3次安全地断开抽油杆与抽油泵活塞的连接,实现抽油杆正常起下作业;具有耐疲劳、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和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部高频激振进行钻柱解卡具有操作简便、高效低成本的优点,但是解卡作业效果受到井下复杂环境的严重影响。将解卡装置和钻柱相结合,并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建立解卡装置-钻柱系统耦合振动模型,据此揭示系统振动响应特性,以及钻井液黏度、卡点深度、井斜角及高频解卡装置的工作参数等因素对卡点处解卡力的影响特性,并结合特定工况确定最佳工作参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频激振解卡作业中,解卡效果的影响因素相互耦合;针对实际作业环境和钻柱结构,通过优化获得最佳的作业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解卡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三高井”井喷失控着火后,井口火势大、热辐射高、流体冲击力强,对抢险技术、装备要求极高。井口重置作为“三高”失控井抢险救援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环节,面临新井口下放困难、连接法兰不容易对中、人员难以近井口作业等瓶颈问题,传统的扣装法、磨装法已无法完成此任务。针对此种情况,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经过攻关,形成了操作灵活、适用范围广、易实现对中、且对中时间短的钢丝加压法,可克服高压气流对新井口向上的冲击力的重力加压法,集卡紧装置、密封装置为一体、可以实现远程一键控制的一体化重置法。采用攻关后的“三高井”井喷失控着火井口重置关键技术及装备,已在土库曼斯坦、川渝地区、新疆地区等多口井井喷失控着火处置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成功完成井口重置。目前,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油管(钻杆)输送射孔与地层测试器联合作业称之为射孔测试联作。高温高压超深井射孔测试联作难度人、成功率不高,配套器材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通过改进和优化减震器、旁通接头、射孔器材、起爆装置以及密封件等器材,满足了高温高压超深井射孔测试联作的要求。用改进后的射孔枪和工艺在2口井射孔作业,成功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5.
石油钻柱顶部高频激振解卡耦合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顶部高频激振进行钻柱解卡具有操作简便、高效低成本的优点,但是解卡作业效果受到井下复杂环境的严重影响。将解卡装置和钻柱相结合,并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建立解卡装置-钻柱系统耦合振动模型,据此揭示系统振动响应特性,以及钻井液黏度、卡点深度、井斜角及高频解卡装置的工作参数等因素对卡点处解卡力的影响特性,并结合特定工况确定最佳工作参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频激振解卡作业中,解卡效果的影响因素相互耦合;针对实际作业环境和钻柱结构,通过优化获得最佳的作业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解卡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钱乐中 《焊管》2007,30(3):30-33
介绍了双相不锈钢复合管的复合结构、复合工艺、外防腐以及连接管件。双相不锈钢复合管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与纯不锈钢管相比,价格低廉且兼有不锈钢管的高耐腐蚀性能和碳钢管的高强度、高韧性。其制造工艺、可焊性以及连接管件都已得到深入研究,并已应用于耐腐蚀油气输送管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液力可取式桥塞堵水装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河南油田以往丢手堵水管柱存在没有锚定机构、解封载荷大、丢手时容易误解封导致封堵失效等缺点 ,研制出液力可取式桥塞堵水装置。装置以HNY44 1双向卡瓦封隔器为主 ,以HNY34 1封隔器、限压式不投球丢手器及管底开关为配套工具 ,采用水力坐封 ,能实施任意层位的多级丢手封堵 ,坐封坐卡牢固 ,解封解卡可靠 ,解封载荷小 ,并确保封隔器的长期有效封堵。现场使用 139井次 ,工艺成功率为 10 0 % ,有效率为 91 2 % ,显示了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齐鲁石化公司储运厂液体车间 40 0 #苯类装车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总结 ,深入探讨了吸附剂性能、装置参数的选取和优化等问题 ,指出选择性能优良的吸附剂是装置高效运行的基础 ,依据吸附剂的吸附解吸特性曲线选取和调整操作参数是装置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投球机的使用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宏 《石油机械》1995,23(10):26-33
投球机是常温油气集输管道的配套清蜡装置。工作时,投球机定期向管道中投入比管道公称通径小2mm的聚氨酯球,球在液流压差推动下向前移动,刮去附着在管壁上的积蜡和杂质,减小集输阻力。在介绍了投球机的主要技术特性后,分析了移动球筐式、拨轮技推式、螺旋半强制式和排链驱动式四种投球机的使用特点和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20.
现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打捞防项卡瓦和封层管柱的新型工具,即复式防顶捞矛,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打捞防顸卡瓦和封层管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