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高性能综合分组通信网中,提出了漏斗算法作为评价带宽管理的重要元素。本文分析了ON-OFF数据源的漏斗算法。用平均数据速率、峰值数据速炫和在一个ON周期内产生的平均比特数表示ON-OFF数据源的特片。用虚排队说明漏斗算法特性,用二态马尔可夫调制速率过程模仿ON-OFF数据源。分析了有拒绝或扰乱数据标记的缓冲和无缓冲漏头。推导出关于漏斗参数大小和速率、ON-OFF信源个ON周期内产生的平均比特数线性  相似文献   

2.
ATM网络中的ABR业务在不同ON—OFF业务背景上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研究了ATM网络中的三种不同分布的ON-OFF源对ABR业务性能的影响;周期性的ON-OFF源,长度为指数分布的ON-OFF源以及长度为Pareto分布的ON-OFF源,发现Pareto分布的ON-OFF源对ABR业务的性能影响最大,此时需要更大的缓存器存放在VBR业务的ONM期间累积的ABR信元,为了改善性能,我们对PretoXON-OFFidr fjtfb gu ime thgj2,g  相似文献   

3.
孙海荣  李乐民 《电子学报》1998,26(7):74-78,66
持续时间长度服从Pareto分布的ON-OFF源,是比指数分布的ON-OFF源更为接近实际业务统计特性的业务模型。本文研究了背景业务为Pareto ON-OFF源时,CBR业务的时延性能。结果表明,Pareto分布中的β值决定了ParetoON-OFF业务对CBR业务性能影响程度的大小。当β值不大于2时,ON(OFF)持续时间方差为无穷大,此时CBR业务的时延性能十分差,需要对ON-OFF源进行平  相似文献   

4.
蔚承英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9):67-68,72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网络业务流量呈现长相关、自相似的特性,采用ON/OFF源模型生成自相似流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网络中的业务流量。光突发包的汇聚算法是光突发交换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ON/OFF模型生成的自相似流对几种典型的OBS汇聚算法进行研究。仿真表明,不同算法对自相似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经过十年的研究,发现电信网络业务流量显示自相似和长相关性。传统模型不能很好的仿真网络特性,而重尾分布的ON/OFF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计算机网络业务流量的自相似性的形成机理,它的功率谱密度(PSD)成为判断其突发性的有效手段。本文在Laevens K的基础上,结合Harris CM提出的TAM方法,提出一种计算重尾ON/OFF源的PSD的TAM近似法,并通过MATLAB仿真得到PSD曲线,符合其长相关特性,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如何监控ATM网络中终端设备的业务量,以防止网络资源免遭恶意或无意攻击一直是ATM网络执行阻塞控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即论述如何通过执行应用参数控制功能来实现业务量控制。由于早先采用的信元延迟变化方案很难精确控制公众网边界节点上的用户业务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结构,在此结构中,网络能够在用户终端设备上执行UPC功能,以克服CDV问题,利用这种特性,网络就能更精确地控制用户业务量。除此,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ON/OFF信源模型的信元丢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OFF信源模型体出在漏桶速率控制策略控制下信源的信元生成特性,通过对单一业务源的信元生成特性演是出了多业务源的信元生成特性模型;以信元丢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业务源复用器排队系统的信元丢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定量结论,这些结论也可用一献计献策中存在存储器溢出概率。  相似文献   

8.
ATM网络中突发业务的漏桶算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统计复用可以使突发业务获得较高的频带利用率,但必须对输入的业务量进行恰当的控制,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网络拥塞,漏桶法是ATM网络基于速率调节进行业务量控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对突发业务的漏桶算法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突发业务的漏桶性能与输入业务统计参数和漏桶参数之间关系的解析式,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它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研究了ATM网络中的三种不同分布的ONOFF源对ABR业务性能的影响;周期性的ONOFF源,长度为指数分布的ONOFF源以及长度为Pareto分布的ONOFF源.发现Pareto分布的ONOFF源对ABR业务的性能影响最大,此时需要更大的缓存器存放在VBR业务的ON期间累积的ABR信元.为了改善性能,我们对ParetoONOFF源进行了平滑处理,还在理论上对所得实验结果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GSM网优平台建设思路的研究,提出新的网优分析思路,并介绍了多数据源网优平台智能分析的指导思想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详细地阐述了目前存在的几种基于快速分组的ATM交换网络、并对网络的阻塞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还给出各种结构网络的性能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Internet网上的服务质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在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机制的ATM交换机上支持区分服务业务类型的一种实现算法。通过对该算法的通过率、公平性和时延等性能的研究表明:RIO算法能够较好地支持区分服务的业务类型。  相似文献   

13.
ATM网络中漏桶算法在突发业务输入时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引入了描述分组图像业务的突发业务模型,分析了漏桶算法在突发业务输入时的性能;研究了各参数对业务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缓冲器容量可以降低信元丢失率,但会增大时延和时延抖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分组话音业务的特点,结合分组话音业务服务质量的要求,特别是分组丢弃概率和平均分组排队时延的要求,研究AAL2分组话音复接器带宽分配算法.得出结论:对于无比特丢弃的AAL2分组话音复接器,按平均速率分配带宽基本上可以满足分组话音业务服务质量的要求;如果适当降低ATM VC的带宽利用率ρ(例如:令ρ=0.9),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话音质量,获得令人满意的话音;对于带比特丢弃的AAL2分组话音复接器,按平均速率分配带宽,可以很好地满足分组话音业务服务质量要求,获得较高质量的话音.计算机仿真证实了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唐健  雷振明 《通信学报》1998,19(12):15-21
在ATM自愈网采用满溢算法的条件下,对VP交换机中几种典型的自愈功能实现方案建立了排队模型,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模拟试验,详尽分析了VP交换机中自愈功能实现方案以及一些重要结构参数对自愈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对于如何确定VP交换机中自愈功能实现方案及一些重要结构参数,以实现最好的自愈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ATM自愈网采用备用VP自愈算法的条件下,对VP交换机中几种典型的自愈功能实现方案建立了相应的排队模型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模拟试验,详尽分析了VP交换机中自愈功能实现方案以及一些重要结构参数对自愈性能的影响。所用的分析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得到的分析结果对于如何确定VP交换机中自愈功能实现方案、重要结构参数、备用VP的数目,以实现最好的自愈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连续值反馈闭环拥塞控制方案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晟  李乐民 《电子学报》1999,27(3):56-59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一种连续值反馈闭环拥塞控制方案。证明了它的无振荡稳定性,推导出使得系统性能达到最佳的参数设置。所谓最佳是指:系统达到稳定的速度很快;稳态下,系统的带宽利用率最大,并且延迟最小。文中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各种情况下运行正常,且性能优于其它的一些连续反馈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IP化的进行,分组业务所消耗的带宽比重越来越高,业务颗粒也越来越大。传统SDH技术对新型分组业务的传送适应度不足的缺点暴露得越来越明显。未来承载网技术的选择要适应业务的发展,一方面基于话音业务的SDH等TDM网络会随着分组业务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另一方面当网络业务量大到出网端口需要由光路来承载的时候,WDM/OTN将会成为未来骨干承载网的主选技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司昕与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周永红所撰的《承载网控制平面技术的发展》一文介绍了在网络日趋融合的环境下,针对业务进行配置已经逐渐取代针对网络(或网元)进行配置而成为网络运营商在进行网络管理时面临的一个主要目标;分组传送网中控制平面的产品化以及商用化都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GMPLS/ASON控制平面从TDM网络向上、向下延伸到分组传送网络和WDM领域,为实现多个传送平面进行统一控制做了必要的准备,这也是承载网控制平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缓冲区门限的ATM网业务流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ATM网中许多流量控制策略是基于缓冲区门限的,即根据缓冲区占有情况采取输入业务降速等控制。但以往的文献对这类控制策略的分析缺乏普遍性。本文对这类控制策略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推广的流体流法对On-Of业务在这种控制策略下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文中通过数值实验得到一些重要结论。它们对这类控制策略的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和业务应用的分组化、控制和承载分离机制的引入,分组网的资源控制和移动性管理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