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古建筑、古遗迹,我们现代人应该做的是尽量不要去添加一些现代的东西,保持它们的原样,修旧如旧。最忌搞一些不伦不类现代与古典结合的"仿古建筑"来代替真正的"古董",这样的话只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古代建筑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的系统模型,它被用于古建筑动画自动生成系统之中,承担着从简单中文描述到古建筑领域语义结果的计算工作。该模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预处理过程,一般语义计算和面向古建筑领域的语义计算。通过调用Stanford大学的中文分词、语法分析程序完成分词、语法分析任务,使用Prolog语言完成一般语义计算,最终计算出古建筑构件以及它的搭建顺序、尺寸和位置,即所谓的面向古建筑领域的语义计算。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直观评估建设项目对城市古建筑空间的影响对协调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开发一套基于古建筑三维模型的城市规划审批辅助系统。结合空-地协同的技术思路,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和手持三轴云台相机分别采集古建筑低空和地面的多视角影像,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实现古建筑精细化三维实景还原,建立古建筑空间数据库。运用HTML5和WebGL技术设计开发古建筑保护规划审批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古建筑多源异构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展示,并提供城市建设项目对周边古建筑空间影响的分析功能。该系统为规划管理部门对古建筑的信息化管理与辅助决策提供支持,为搭建城市“多规合一”平台中古建筑空间保护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数码时代》2012,(10):96-99
每一座或大或小的城市,都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劳动和智慧结晶,城市里的建筑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因此它们是一座城市的音符,众多建筑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城市独有的旋律,映衬着这座城市的特点和气质。对于旅行者来说,城市的建筑具有别样的魅惑魔力,当你在这些旋律中游走,会为这魅惑深深着迷。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程序在数学逻辑演算方面的强大优势,以及近两年来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进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参数化设计建模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通过对古建筑的分层剖析,知道古建筑的每一层都有基础点阵,这对古建筑的参数化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GC(Generative Component)平台中通过算法对点进行有效散列,如果将这种得到的点阵应用到古建筑的每层基础点阵中,可以使古建筑的参数化设计变得清晰和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建筑的L系统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问题日益成为计算机和建筑学科的研究重点,但其结构巧妙、类型丰富,且建模工程耗时等,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多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的数字建模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并抽取建筑特征,建立了古建筑L系统构件模型库及构件特征库,利用虚拟装配过程控制创建真实、精确的虚拟古建筑3D模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建模精确、生成快速等优点,可对中国古代建筑遗产进行有效的数字保护。  相似文献   

7.
城市色彩是体现一个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在当今社会城市色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力求通过对城市色彩的概念与重要性的阐述,以及对城市色彩产生背景的研究,从中发掘出城市色彩设计的原则,最后分析了城市色彩设计的现实意义,旨在为现代城市色彩的设计提供可鉴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职能体系日趋复杂的今天,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着交通拥堵、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分离、城市功能支离破碎、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率低下等严重妨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城市形态整合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关于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方法,力求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运用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多向度穿插、层叠、渗透等手法来整合城市环境,实现分合得体、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建立新的富有活力的立体交通系统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柱础,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的一种,俗又称磉盘。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因此,人们对柱础的使用均十分重视。本文就山西这一北方古建筑的荟萃地,透过山西境内的石窟、寺庙、民居里的代表性柱础的发展和变迁,从中去品读山西古建筑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三拳 《微型计算机》2007,(5Z):150-152
水泥的森林、金属的光泽、车水马龙的繁杂,污浊的空气让我们迷失于城市的街角中。虽然我们向往自然、渴望绿色,但一栋栋遮天蔽日的现代建筑,一条条不断沿伸的公路,让自然和绿色加速地退化。于是我们想起了家,想起了家中自由自在的呼吸,想起了家中无拘无束的放纵。这一刻,城市与城市中的家,不再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是污浊的城市,而我们的家是健康的家,生态环保的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意大利历史城市费拉拉为案例,分析费拉拉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从中寻找线索来阐述费拉拉城市城墙内外,历史城市中心和周边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城墙项目"的成果来展示一种面向未来的保护历史城市中心和周边地域关系的方法。强调保护历史城市不是一种孤立的建筑保护行为,而是一种系统的环境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网络、智能大厦应运而生。以此为基础,可构筑起智能大厦群、智能大厦工、智能化城市,使现代化大都市对动态需求具有快速应变能力。本文在介绍智能网络和智能大厦一般原理及主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1]提出构筑智能化城市的基本框架与设想。  相似文献   

13.
虚拟城市是对城市的三维逼真表达,它不仅具有多种细节层次的几何表达,还提供具有相片质感的表面描述.在虚拟城市建设中.纹理数据对于虚拟城市建设速度、运行效率、逼真性、沉浸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系统和科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虚拟城市模型建设过程中纹理库的建设,解决了传统纹理数据的无序、低效利用问题.实践表明.纹理库对于逼真虚拟城市模型的快速高效构建发挥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物联网技术对于智慧城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技术随着现代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云技术的成熟,在智能化和通讯功能上都有较强的实用性。当前,智慧城市的构建理念正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在构建智慧型城市的过程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将会使得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极大地提升,本文探讨了物联网与智慧型城市构建之间的重要关系,并通过分析物联网在智慧城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以探究出实现智慧型城市的更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的供水、供电等维修费用是一般建筑的3倍,而且超越消防极限,逃生几率相对小,建筑物越高,发生地震造成的伤亡就越大。权衡利弊,高层建筑的经济意义受到质疑,世界各国对高层建筑持谨慎的态度。因此应该严格履行高层建筑的论证和审批程序,适度控制标志性高层建筑,并对已有的高层建筑进行安全排查。高层建筑对节约城市土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加快改善人们居住条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潜伏着不少危险。文章指出要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综合考虑人口大量集中对城市供应和交通的影响等因素,协调单体高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群同周围环境、已有建筑、名胜古迹、城市风貌之间的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云计算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在迅速加强,形形色色的云计算生态系统服务将极大地提升各地信息化发展进程,探讨广佛肇地区如何抢占信息新技术先机的历史机遇,利用地区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尽快打造成熟的云计算产业链,更好更快地推进广佛肇地区经济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7.
虚拟城市是对城市的三维逼真表达,它不仅具有多种细节层次的几何表达,还提供具有相片质感的表面描述.在虚拟城市建设中,纹理数据及三维模型数据对于虚拟城市建设速度,运行效率,逼真性、沉浸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系统和科学的角度出发,以快速高效构建虚拟城市模型为目的,基于530平方公里虚拟城市模型建设及虚拟小区精细模型建设实践基础,探讨了虚拟城市模型建设过程中纹理库及模型库的建设及应用,解决了传统纹理数据及模型数据的无序、低效利用问题.实践表明,纹理库及模型库对于逼真虚拟城市模型的快速高效构建发挥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元数据的“数字城市”数据组织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讨论了数字城市中元数据的含义;研究了数字城市中元数据的内在特征,并对数字城市中的元数据进行了分类;进而,针对数字城市建设和软件平台开发的需要,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数字城市数据组织模型,并进行了较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前门地区的历史与北京城的历史一样悠久,区域内保留了众多中华传统老字号商铺、文物古迹以及具有北京特色的民居四合院建筑,这些历史遗存传承了区域内珍贵的传统色彩建筑风貌。其建筑中的色彩具有鲜明特色,无论是灰色的民居还是黄色的宫殿,都能从中国“五行五色”最古老的色彩学说申透视中国传统的色彩文化,这也构成古都北京的独特色彩魅力。文章以中国传统“五行五色”色彩学说为基础,对北京前门历史街区建筑外立面进行现场调研。并对其建筑色彩进行了分析。总结北京前门历史街区建筑表皮色彩的限定性设计与保护规律。  相似文献   

20.
Archive cartography and archaeologist's sketches are invaluable resources when analysing a historic town or city. A virtual reconstruction of a city provides the user with the ability to navigate and explore an environment which no longer exists to obtain better insight into its design and purpose. However,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ng the city from maps depicting features such as building footprints and roads can be labour intensiv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echniques to aid in the semi-automatic extraction of building footprints from digital images of archive maps and sketches. Archive maps often exhibit problems in the form of inaccuracies and inconsistencies in scale which can lead to incorrect reconstructions. By aligning archive maps to accurate modern vector data one may reduce these problems. Furthermore, the efficiency of the footprint extraction methods may be improved by aligning either modern vector data or previously extracted footprints, since common elements can be identified between maps of differing time periods and on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needs to be extracted. An evaluation of two alignment approaches is presented: using a linear affine transformation and a set of piecewise linear affine transform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