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兴起于后现代的装置艺术与纤维艺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上不尽相同又互为补充。从近些年的纤维艺术展览中不难发现,很多纤维艺术作品已经突破了传统意味上的纤维形式,有开始朝向装置艺术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使得纤维艺术更富有表现力和召唤力。本文意在从纤维艺术角度入手,将装置艺术的特点融入纤维艺术后,对其在形式上及内涵表达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数字艺术的基础和源泉,能使现代数字艺术更具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字艺术的完美结合,将造就出更多人性化、更具创造性的数字艺术作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二者完美结合的成功典范,要将数字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处理好,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字艺术关系上非常关键的一点。  相似文献   

3.
《软件与光盘》2009,(1):38-38
由驻华韩国文化院举办的首届卡通形象创作展,旨在通过中韩艺术工作者用不同的视角,采用迥异的手法共同创作新颖而独特的卡通形象和其衍生的艺术作品。推进艺术的大众化、文化产业的艺术化、艺术作品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一步加深中韩两国的艺术产业与文化的交流,让更具有创造性和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4.
艺与道合     
艺术是思想的产物,是艺术家素质修养的自然流露。艺术的表现需要出色的表现技法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正所谓艺与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国的艺术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当代艺术家们需要汲取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表现语言、形式上应当在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博古通今,消化融合才能真正达到艺与道合,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媒体艺术作为新兴艺术形式,不管是交互艺术、录像艺术、动画艺术等,都会在电力时代大的背景下有更多的探索与发展。电力时代是我们当下最广泛被应用的,因此,媒体艺术将会更多的借助于电力媒介,而不仅仅是纸媒介的应用,创作出更多有意思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出的NFT艺术从出生就天然带有科技的“烙印”,而正是因为这一独特印记形成了NFT艺术与传统艺术作品的完全不同的美学特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的数字艺术市场,造成对艺术作品自身的审美意义的忽视以及对其商业价值的推崇,这些现象都对当代艺术如何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要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对NFT艺术的深层内涵进行细致分析,对比传统艺术作品做到批判认识。最后提出NFT艺术与传统艺术未来发展的思考。艺术的发展也体现着当代精神世界的发展,只有对其进行辩证思考才能得出公正合理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设计艺术的格调凝聚着设计师独特的思想情感及精神追求,每一件艺术作品都会体现出设计师的格调。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和现代的设计大师靳埭强的作品中也都详细、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格调与审美内涵。设计艺术格调中体现出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与人格内涵,艺术作品的格调会受艺术家审美价值与艺术人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油画成为具有中国文化意味的艺术,是中国当代油画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将丰富多姿的宋代花鸟画植入人物写实油画中,是将中西两种传统审美形式进行结合,寻找人物与花鸟之间、油画与国画之间、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之间融合产生的意趣与意境,既是对宋代花鸟画的一次新认识,也是油画形成个人化绘画语言,创作有意味、有意境艺术作品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撬战.公共艺术也不例外.作为民族文化缩影的公共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面临着如何提炼、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老问题.本文从本土化理念出发,以邻国日本的公共艺术作品为个案进行分析。以求为中国本土公共艺术的崛起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新媒体艺术的几种特点和国内外新媒体艺术作品,得出艺术的关键在于创造,而不能依赖于科技手段,需要通过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得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阐述了"意境"的内涵、传统"意境"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表达传统"意境",并初步探索了具体设计手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从原始社会"结绳"而来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远古的智慧-"结文化",作为一种行为和一种结果的"结"字本身代表着创新,即物质的新生与文化的新生。中华文明5000年来积淀的传统精神"和合"观、"天人合一"都是"结"文化的突出表现,"结文化"对当今世界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中国本土,以艺术设计为载体,结合东、西方文化精华,于中国是契机,于世界是必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之写意画是"意"与"境"的融合,更是意境和意象的统一体,因此欣赏写意画不可以西方之思想抑或单纯艺术表现力去定位,而是找到"物",把握其"意",分析其"象"。写意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样式,文章以分析意境与意象性,以及分析两者关系入手,进一步说明写意画是中国的重要思想财富,我们需要依照自己的方式分析它,热爱它,并尽量保证其唯一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人物绣在我国刺绣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所用的针法技艺和艺术特征,人物绣大致可归纳为写真人物绣、写意人物绣和装饰人物绣三种类型,写真人物绣以真实人物为绣制对象,追求逼真传神,刺绣语言鲜活生动;表意人物绣重在传达作者意象,注重人物动作及与环境关系的塑造,刺绣语言精致细腻;装饰人物绣富有装饰性和夸张的艺术效果,刺绣语言多元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概念的分析,及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渊源脉络的梳理,归纳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和运用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作出了全方位解读。  相似文献   

16.
"解衣般礴"就是强调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的无拘无束的抒发。神闲意定、不拘形迹、空旷澄澈的精神状态是艺术创作主体创作好的作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西方艺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艺术再现与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重点从中西方艺术作品自身的特征分析来体现艺术再现与表现的关系,进而表明艺术再现与表现相结合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油画艺术创作氛围的自由使得艺术理念多元化,这种情况下许多艺术家忽略了衡量艺术作品质量高低标准的品味及格调的要求,甚至摒弃了对自身对创作品格的高追求,从而深陷对单纯的视觉感官的满足于刺激,忽略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艺术家自身文学修养的提升。面对这种状况,文章以中外艺术家对"品"的不同理解为例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格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供观众欣赏、为公众服务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陈列内容不论学术层次多高,文物展品的内涵何等精深复杂,其展示内容都应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并产生兴趣和共鸣。本文通过对博物馆陈列展示艺术铺陈环境、渲染氛围、整合场景、视觉呈现故事以及利用科技互动等方面举例论述,分析了在当代视觉文化冲击下博物馆陈列展示艺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容器之“变”谈艺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容器,从中国古代器物观提炼出"有""无"的辨证思想,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体验,用"变"诠释容器的"有""无",以"变"阐述艺术设计中创造的无限性,并辅之以笔者的艺术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