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语义的恶意代码行为特征提取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的恶意代码行为特征提取及检测方法,通过结合指令层的污点传播分析与行为层的语义分析,提取恶意代码的关键行为及行为间的依赖关系;然后,利用抗混淆引擎识别语义无关及语义等价行为,获取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的恶意代码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特征提取及检测原型系统.通过对多个恶意代码样本的分析和检测,完成了对该系统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方法提取的特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基于此特征的检测对恶意代码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通常以固定的指令或字节序列这些具体特征作为检测依据,因此难以检测变形恶意代码.使用抽象特征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本文针对恶意代码常用的变形技术,即等价指令替换、垃圾代码插入以及指令乱序进行研究.定义了一种抽象特征,同时提出了依据该抽象特征检测变形恶意代码的方法.最后,以典型变形病毒Win32.Evol为对象进行了实验,将该方法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7.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已经不能够准确描述安全事件,提出了用恶意代码来描述,由于恶意代码的多样性,目前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不能满足需要。在对恶意代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地化特征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恶意代码要获取执行的机会,必然要进行本地化设置,对恶意代码的本地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基于本地化特征的恶意代码检测系统,并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基于本地化特征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API序列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中,深度学习方法特征可解释性差,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依赖人工设计特征以及忽视数据间时序特性等问题,从时序分类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API序列的可解释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将恶意代码动态API调用序列转换为熵时间序列;使用时间序列分类中的shapelet方法提取具有辨别性的特征;使用多种分类器构造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具有辨别性的时序特征,能够在兼具高准确率的同时提供模型的可解释性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机器学习算法下主机恶意代码检测的主流技术途径进行了研究,分别针对静态、动态这2种分析模式下的检测方案进行了讨论,涵盖了恶意代码样本采集、特征提取与选择、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模型的建立等要点。对机器学习算法下恶意代码检测的未来工作与挑战进行了梳理。为下一代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针对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通过挖掘PE文件结构信息来检测恶意软件的方法,并用最新的PE格式恶意软件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以99.1%的准确率检测已知和未知的恶意软件,评价的重要指标AUC值是0.998,已非常接近最优值1,高于现有的静态检测方法。同时,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检测方法的处理时间和系统开销也是较少的,对采用加壳和混淆技术的恶意软件也保持稳定有效,已达到了实时部署使用要求。此外,现有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检测方法在特征选择时存在过度拟合数据的情况,而该方法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态分析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由于能有效对抗恶意代码的多态和代码混淆技术,而且可以检测新的未知恶意代码等,因此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恶意代码的编写者通过在恶意代码中嵌入大量反检测功能来逃避现有恶意代码动态检测方法的检测。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恶意API调用序列模式挖掘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MACSPMD。首先,使用真机模拟恶意代码的实际运行环境来获取文件的动态API调用序列;其次,引入面向目标关联挖掘的概念,以挖掘出能够代表潜在恶意行为模式的恶意API调用序列模式;最后,将挖掘到的恶意API调用序列模式作为异常行为特征进行恶意代码的检测。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MACSPMD对未知和逃避型恶意代码进行检测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4.55%和97.73%,比其他基于API调用数据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 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47%和2.66%,且挖掘过程消耗的时间更少。因此,MACSPMD能有效检测包括逃避型在内的已知和未知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Unix系统调用的数据挖掘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入侵检测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Unix环境下特定程序运用关联、序列等数据挖掘算法该文简单描述了目前比较成熟的几种算法思想,重点介绍了RIPPER分类算法,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思想。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概述入侵检测实质上归结为对安全审计数据的处理。按分析引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可以将入侵检测系统分为误用(基于知识)检测和异常(基于行为)检测。前者运用已知攻击方法,根据已定义好的入侵模式,通过判断这些入侵模式是否出现来进行检测。为了克服误用检测的缺陷,人们提出了针对入侵行为的异常检测模型,指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或资源使用状况的正常程度来判断是否入侵,而不依赖于具体行为是否出现来检测,目前处于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现有入侵检测方法的缺陷,结合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提出了一种用数据挖掘技术构造入侵检测系统的方法,使用该方法构造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原型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对已知攻击模式具有很高的检测率,对未知攻击模式也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同时,该系统也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移动恶意软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变种层出不穷,日益庞大的特征库增加了安全厂商在恶意软件样本处理方面的难度,传统的检测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软件行为样本大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恶意软件检测方法存在特征数量多、检测准确率低和不平衡数据的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均值和方差的特征选择方法,以减少对分类无效的特征;实现了基于不同特征提取技术的集合分类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Kaehunen-Loeve 变换和独立成分分析,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针对软件样本的不平衡数据,文章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多级分类集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三种检测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检测 Android平台中的恶意软件样本,准确率分别提高了6.41%、3.96%和3.3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