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酸性矿坑水喷淋堆浸工业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酸性矿坑水为浸出剂,对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进行堆浸工业试验。重点考察了矿石性质、喷淋制度、堆浸过程中浸矿细菌的种群结构等对矿石铜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堆浸210天,平均铜浸出率65.9%、铁浸出率5.4%。含酸性坑水喷淋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的湿法提铜工艺在工业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低品位含铜金矿柱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柱浸法对紫金山矿区含铜金矿进行浸出试验,分别考察矿样粒度、铜品位、喷淋强度、氰化钠喷淋浓度和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堆浸法处理该含铜金矿矿样是可行的,对-80mm粒级在15天内金浸出率大于86%,浸出前期金、铜同时浸出,在浸出后期出现沉铜现象。  相似文献   

3.
紫金山低品位铜矿生物堆浸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紫金山低品位铜矿进行生物堆浸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起始喷淋液全铁浓度4.0g/L、矿石粒度-10mm,浸出周期为181天时,铜浸出率达到80%以上。片碱调节喷淋液pH沉矾除铁,采用不同喷淋制度抑制酸铁浸出是低品位铜矿生物堆浸未来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对紫金山低品位铜矿进行生物浸出第二阶段柱浸试验研究,通过控制喷淋液不同pH、Eh得到不同浸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紫金山低品位铜矿第二阶段生物浸出控制喷淋液pH1.6~1.8,Eh500mv(vs Ag/AgCl),可达到较理想的铜铁选择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5.
低品位金矿柱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低品位金矿进行柱浸试验研究,考察喷淋制度对金、铜浸出率的影响,探索了在现行堆浸条件下矿石浸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现行堆浸技术处理低品位金矿石是可行的,在合适的喷淋制度下,20天内金的浸出率可达84%以上。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柱浸法从铀矿石堆浸尾渣中回收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某铀矿微生物堆浸后品位为0.014%的尾渣进行了不同喷淋条件下的微生物柱浸试验。结果表明,浸出周期4个月,在2天喷淋1次条件下,液固比为1.74,渣计浸出率50%;在4天喷淋1次条件下,液固比为0.94,渣计浸出率28.6%。小喷淋量、间歇式喷淋的微生物浸出工艺,成本低,能有效回收堆浸尾渣中的铀资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项试验研究内容涉及矿石溶浸化学,微生物学,浸出动力学,布液参数优化,集液工程设计,井下防渗注浆,浸出液湿法提铜,矿山环境监测及全流程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在寿王坟铜矿所开展的工业化试验,实现了就地生物浸出技术工业化应用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就地喷淋,细菌浸出,耙道收液,湿法提铜”技术特色的成套地下生物浸出提铜技术,取得了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电铜成本比常规采选冶方法降低近一半。  相似文献   

8.
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采用绿色、高效、低碳的生物提铜工艺,年产阴极铜规模2万吨。矿石中高硫铜比使得生物浸出过程可以自发进行,除水外无需补酸和添加任何药剂。每吨矿石的净产酸量约为3 kg,造成生物浸出过程酸铁过剩,需要开路,且喷淋周期从经济性上受到制约,一般不超过200天。喷淋周期结束后,浸出旧堆不出渣,原位封堆绿化,但酸性环境下生态修复难度大且成本高。研究了过剩酸铁溶液对完成浸铜周期老堆的浸出行为,并初步研究了该类尾废的资源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不同湿法炼锌工艺锌焙烧矿中回收铜的工艺,发现各工艺都存在不同的工艺缺点。借鉴国内锌冶炼企业开展的常规两段浸出法提高铜回收率的生产经验,进行了锌焙烧矿中铜、铁、硅的浸出机理研究,并且根据该机理提出了常规两段浸出法的改进工艺流程,按照该工艺流程开展了试验研究,将铜的回收率提高到了76.41%。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刚果(金)某铜钴矿浮选尾矿进行了矿石性质及浸出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浸出工艺设计;设计采用两段浸出工艺,并对主要方案和设备选型进行了阐述。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两段浸出工艺可以有效地回收矿石中的铜、钴,其浸出率分别达到95%、84%。  相似文献   

11.
《Hydrometallurgy》2006,84(1-4):77-82
Zijinshan copper mine is the largest chalcocite deposit in China. The attempt to recover copper from the ore by bioleaching began at the end of 1998. Following the metallurgical studies carried out over 2 years, a pilot plant consisting of bio-heap leaching and SX–EW was built at the Zijinshan Copper Mine at the end of 2000, with a production capacity of 300 t/a copper cathode. After its successful operation for 1.5 years, the plant was scaled up to a capacity of 1000 t/a copper cathode by June 2002. Currently a commercial bio-heap leach plant with a capacity of 10,000 t/a is under construction and is scheduled to be commissioned by the end of 2005.This paper describes metallurgical studies and pilot plant tests for Zijinshan Copper or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ineralogy, bacterial culture, shake flask tests and column tests on bioleaching is presented. The performance of bio-heap leaching and SX–EW, acid and iron balance, operational cost of the pilot plant are discussed. A brief summary of the process flow sheet and the estimated capital cost of the commercial plant of 10,000 t/a are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2.
高铁生物堆浸液Na2S2O3回收铜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浸铜过程中,Fe3+杂质逐步积累,当堆浸液中Fe3+浓度过高时,将使铜的萃取难以进行.本研究采用硫代硫酸钠处理高铁生物堆浸液使铜得到回收,当高铁生物堆浸液Cu2+为7.41g/L、TFe为27.9 g/L、Fe3+为14.68 g/L时,在反应温度为80℃,硫代硫酸钠用量为18 g/L,反应时间为60 min条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紫金山低品位金铜混合矿,采用生物堆浸—介质转换—氰化提金工艺进行千吨级工业试验,考察了生物堆浸过程中铜和铁的浸出行为、酸碱介质转换和氰化提金技术指标,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50mm、堆高5m条件下生物浸出周期80d,氰化浸出30d,渣计铜、金浸出率分别为55.2%、50%;吨矿生产成本72.24元,产值75.11元。  相似文献   

14.
高氟铀矿石微生物堆浸工业试验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在前期试验基础上,进行高氟铀矿石微生物堆浸工业试验。上堆矿石4 315 t,矿石粒径-6 mm,品位0.186%,渣计浸出率92.63%,酸耗3.14%。所用的05B菌群在氟含量2~3.98 g/L的尾液中生长良好,浸出周期112 d。与常规酸法堆浸相比,浸出率提高约3个百分点,酸耗降低1.8个百分点,浸出周期缩短1个多月。  相似文献   

15.
对紫金山低品位含铜金矿进行生物浸出—介质转换—氰化提金摇瓶试验,考察不同生物浸出周期铜的浸出率以及生物浸出渣中铜的品位对后续氰化提金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浸出12d,含铜金矿中73%的铜溶出,浸出渣铜品位降至0.096%。生物浸出渣铜品位对氰化浸出有显著影响,随着铜品位的升高,氰化钠耗量、氰化过程铜的浸出率以及贵液铜浓度均升高。为降低铜对氰化提金的影响,生物浸出渣中铜的品位应降至0.1%以下。  相似文献   

16.
紫金山金矿是中国第一大金矿,属于低品位氧化金矿,随着开采标高的降低,金矿中的铜含量不断升高,给金矿堆浸、炭吸附和载金炭解吸—电积等工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详细考查了紫金山金矿的生产工艺,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含铜金矿堆浸过程中铜的行为,并对生产工艺参数优化提出了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工艺参数,尽量降低浸出液中的游离氰化物浓度,减少铜矿物的浸出,并增加喷淋液中铜氰络合物转化为氰化亚铜的量,降低含铜浸出堆浸—炭吸附体系的铜浓度,从而减小铜对金浸出和吸附的影响,降低氰化钠的用量,这对紫金山金矿堆浸和炭吸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碱复杂氧化铜矿石酸浸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明清  吴爱祥  肖云涛 《黄金》2010,31(12):38-42
为了研究某高山矿区高碱复杂氧化铜矿石硫酸浸出过程动力学,试验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探针分析研究了矿石的化学特征;对浸出温度、矿石粒度、液固比和初始酸度等因素进行了多水平的搅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选取的各因素能显著影响矿石的浸出率和浸出速率。采用未反应的缩小核模型进行浸出动力学分析,从动力学模型、表观活化能和颗粒表层产物3方面确定表面化学反应为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得出矿石表观活化能和宏观浸出速率方程,并解释了反应后期浸出体系的化学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段微生物柱浸对某铜矿尾矿渣中的有价金属进行二次回收研究。考察预处理酸度、接种量、尾矿和废石装矿方式及废石粒度等因素对铜、锌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段微生物柱浸无论改变接种量还是预处理酸度,尾矿最终铜离子浸出率均大于30%,在预处理酸度为5%、接种量10%、-2 mm废石粒级的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到38.8%,锌浸出率可达到87.45%。不同的装矿方式浸出差异性不大,分层装尾矿和采场废石并不能有效改善柱子的渗透性。柱浸体系中铜锌浸出动力学模型表明,铜、锌的浸出符合内扩散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