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因其具有抗裂性能好,自重轻,节约材料,提高构件耐久性等特点正逐步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材料要求,以及施工要点及预应力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麟 《中国科技博览》2013,(30):440-440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更为突出,预应力度得到了降低,采用的预应力钢绞线具有松弛损失小、永存应力高等特点。预应力混凝土节约了材料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新预应力材料和锚固体系的出现,使得这技术和方法在桥梁加固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体外预应力尤其适用于中小跨径的桥梁,对于大跨径桥梁,宜配合采用其他方法综合加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技术实施加固维修的实例.以期对体外预应力技术体外预应力技术在薪梁加固中的应用研究起到推动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混凝土材料在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裂缝和微孔隙的特点,定义了基于混凝土弹性模量表达的负损伤变量,把负损伤变量引入到损伤本构方程中,采用损伤力学附加荷载有限元法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弹性模量随预应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引入负损伤变量可以很好地模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变化,特别是施加预应力阶段;运用求得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某试验梁的自振频率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在变化趋势上是和试验结果相一致,并且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外贴碳纤维材料加固钢结构技术无法充分发挥材料的高强性能,加固效果有限,采用预应力加碳纤维加固可有效解决上述缺陷。该文在成功研制用于加固钢结构的碳纤维板张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对试件承载力、变形、破坏形态以及碳纤维应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非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钢梁相比,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可有效提高试件的抗弯承载力和刚度,充分利用碳纤维材料性能。两端的可靠锚固避免了由于端部锚固不足而发生碳纤维板剥离破坏。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一根无粘结预应力简支梁的动力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梁的固有频率随着预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这与Clough提出的轴力作用下各向同性材料梁的理论分析结果相反。其原因是传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将混凝土视为各向同性、均质的线弹性材料。但是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和检测,要求计算结果必须具有相对高的计算精度。为此该文从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入手,将预应力混凝土梁看作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梁,采用正交异性的线弹性本构模型进行分析,将复合材料梁的刚度视为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与预应力筋等效刚度之和,然后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频率与预应力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利用该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对Saiidi等人的试验梁进行了分析对比,其计算结果与其试验值也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晖  尚守平  金勇俊  汪明 《工程力学》2008,25(5):142-151
传统外部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技术无法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加固效果有限。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缺陷,成为目前碳纤维加固研究的重点。作者研发了对碳纤维板进行预应力加固的设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8根采用外部粘贴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受弯构件的模型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对试件承载力、使用阶段变形、碳纤维应用效率及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可显著提高受弯构件开裂及屈服荷载,减小构件使用阶段内的变形,充分利用碳纤维材料性能;通过仔细设计构件延性可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扩大,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使用到混凝土进行施工,在混凝土的使用中可能会遇到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状况。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就是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而产生的。预应力的作用就是为了减少高荷载对混凝土的拉力,以避免混凝土的内部构件出现裂缝,从而提高构件的性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是在钢筋混凝土中进行内部引力的增加,使得钢筋混凝土在承受负荷的时候可以抵消一定程度的压力。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采用了高强度材料和预应力工艺的,因此节省了材料,减少了构件截面尺寸,使得构件的重量减轻了,这种混凝土结构非常适合于建造大跨度桥梁。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由于采用了预应力工艺以及高强度材料因而性能上更加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的建设施工。在大型构件或曲线配筋的桥梁施工中,大多数会应用到后张法进行预应力的建立,预应力的控制传递则需要应用到锚具,钢绞线施工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需要施工中予以重视。文章则主要针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高边坡支护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并结合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实际特点,对其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为高边坡支护预应力锚索施工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全预应力梁振动频率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5根全预应力梁的动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预应力梁的固有频率随着预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这与经典的轴力作用下各向同性材料梁的理论分析结果完全相反。为此,仍将全预应力梁视为各向同性材料,但对梁的计算刚度进行了修正,将预应力筋对梁的作用视为梁的内力,并按一般简支梁频率公式进行梁的频率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在进行梁的一阶频率计算时误差较小,而且能很好地反映出梁的频率随预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比已有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更适用;二阶频率的计算误差稍大,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三阶及以上频率的计算尚存在较大误差,这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季鹏 《中国科技博览》2011,(15):267-267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中从理论、材料、工艺到土建工程中的应用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随着部分预应力概念的逐步成熟,突破了混凝土不能受拉与开裂的约束,大大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己成为国内土建工程最主要的一种结构材料,而且预应力技术已扩大应用到型钢、砖、石、木等各种结构材料,并用以处理结构设计、施工中用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各种疑难问题。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起步比西欧大约晚10年,  相似文献   

13.
热膨胀系数是材料在低温应用中最重要的力参数之一,薄膜材料的许多性质与其同种块材差别较大.针对预应力大小对测试结果的可能影响,提出了两种薄膜低温热膨胀系数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测试温度范围为室温至77 K,可以进行施加不同预应力和在更低温度下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4.
节段施工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接缝受力行为的模拟,是能否进行可靠的有限元分析的关键。根据接缝处不同部位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特点,建立了能够模拟接缝工作的计算模型,开发出能够对体外预应力梁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应用所编程序,对Angel C.Aparicio等人的节段式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分别改变其相应参数,进行弯曲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接缝位置处的单元与普通梁段的单元并没有本质不同,其差异在于决定梁单元刚度亦即参与工作的材料有所不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节段较短的体外预应力梁抗弯性能基本没有影响;体外索初始张拉力、布筋形式和节段划分数目对节段施工体外预应力梁的弯曲性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路桥施工技术相比,预应力技术具有抗裂能力强、抗渗性能强以及刚度强度较高的特点,因而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施工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人们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还要求路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路桥施工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本文就预应力技术的要求以及其在路桥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于琦  孟少平  吴京  郑开启 《工程力学》2011,(11):130-137
为了准确预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建立了基于纤维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组合式分析模型。开发了一种粘结单元模拟预应力筋与混凝土问的粘结滑移,采用基于纤维截面的粘结单元模拟普通纵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模型还考虑了材料低周疲劳特性对结构损伤的贡献。利用3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组合式模型不仅...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及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预应力钢棒已成为我国预应力钢材中的新品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低松弛、与混凝土握裹力强,良好的可焊接性等特点,在国内外已应用于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离心管桩、高架桥墩、铁路轨枕及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大型预制板等构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但国内外并无完整的公路桥梁无粘结钢棒施工技术工艺,也缺乏相应的施工参考文献。因此本文对无粘结预应力钢棒材料特性及施工工艺上做出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本文介绍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的施工工艺流程,对其材料的选用与检验、预制、张拉、灌浆等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工艺的优点,以推广该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发挥着巨大作用,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以其抗压和抗拉性能大大提高了抗裂变形能力,并得到广泛应用。加强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对我国大型工程建筑的安全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特点,然后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的现状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最后讲解了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笔者进行的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和碳纤维筋加固混凝土结构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预应力芳纶纤维布永久锚具的开发;预应力芳纶纤维布的应力松弛损失研究;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弯、受剪性能研究;温度对芳纶纤维布配套粘结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体外预应力碳纤维筋局部加固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筋预应力粗纤维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研究;预应力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