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传播学为理论依据,研究新媒体信息环境下城市导视设计传播,提出适应高效能新媒体信息环境的设计策略.方法:对比分析城市导视系统的新旧信息环境以及传播模式,通过案例进一步论证其传播优势.结果:新媒体信息环境的高效传播优势符合未来城市导视系统发展趋势.结论:新媒体信息环境下,城市导视设计应该着眼于为提高传播效率,让城市导视系统成为人与城市空间交互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的大交互设计   总被引:43,自引:39,他引:4  
目的针对大数据信息时代大交互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内容与范围,分析并预估大交互设计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下的发展趋势,交互设计的方法、流程、架构、模型以及评估方法,探讨大交互设计的设计策略与设计细则。方法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用户研究,PETSC(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分析,以及交互设计在网络、移动设备以及游戏等领域的实践研究,借鉴量子管理的非因果性、非连续性、不确定性、波动性、不可预测性和生态系统参照系原则进行对比分析。结论阐明了交互设计在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以及表现层的四大作用,即"信息交换价值"、"界面交流媒介"、"功能交互手段"以及"内容交通评测",提出了运用牛顿思维与量子思维相结合的信息思维,结合交互感知逻辑与信息认知情感的"以意义为中心"的生态可持续大交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轻轨交通人性化交互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主要研究了人性化的交互界面对于轻轨交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贯穿于交互设计的各个元素中的设计策略,并以为德国汉堡城市轻轨设计的交互界面实例,详述利用人性化设计方法进行的轻轨交通交互界面设计的整个流程.  相似文献   

4.
章立  赵文轩  邱钰  许文广 《包装工程》2021,42(22):20-25
目的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沉浸式的虚拟空间中需要解决交互模式单一及信息传播量小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感知交互技术的突破,VR中自然交互的模式有了更多新的可能性.着重探讨了基于眼动追踪与手部动作追踪的自然交互方式在建筑文化遗产传播课题中的应用,并以此总结其在交互设计中的设计策略.方法 将HTCVive Pro的眼动及手部动作追踪模块应用于文物建筑金莲桥及御碑亭的虚拟交互展示中,分析了自然交互中多种形态的信息传播特征,优化了交互中的用户体验,通过实例验证了自然交互的设计策略.结论 在沉浸式的虚拟交互情境中应用以眼动及手部动作追踪为主的自然交互方式,对建筑遗产的空间结构信息、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徐慧 《包装工程》2021,42(4):263-266
目的 探索城市公共设施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以交互设计为方向探索其更新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策略.方法 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公共设施设计在其中的重要性,就交互设计与城市公共设施的相关概念与联系展开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交互设计在诸多方面对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影响,如公共设施设计与人们的户外活动联系紧密、与城市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与城市环境相互促进等,接着从使用的便利性、信息的反馈性、环境的融合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应用探讨,总结出相关的理论经验与实践尝试,对城市公共设施在未来的交互式设计方向的发展展开深入论述.结论 利用交互设计理念更新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思路与实践,重新诠释公共设施在使用过程、信息交互、环境融合和载体创新等方面的设计方法,不但使大众对公共设施产生了全新的使用体验,而且为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与建设富有创意的城市空间提供了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6.
谌涛  郝于越 《包装工程》2018,39(24):70-75
目的 研究自主信息传播环境下,智能交互产品的视觉设计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作用。方法 以苹果产品及其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案例,分析其视觉艺术设计对提升交互体验的作用效果及其设计策略。 结论 指出移动交互产品的人机交互体验分为使用层面、情感层面和生态层面的体验内容;论述了视觉艺术设计在交互体验各层次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提出了自主传播环境下的交互视觉艺术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
扁平化设计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姬洪瑜  韩静华 《包装工程》2015,36(12):91-94
目的分析并论述"扁平化"理念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界面设计从"拟物化"向"扁平化"转变的原因,并提出扁平化设计不仅仅是视觉风格的扁平,更强调其交互层面的含义。结论扁平化设计是一种糅合视觉风格与交互理念的设计思路,视觉风格、信息层级以及交互逻辑的扁平化目的,都是为实现交互的易用性和创造优质用户体验;扁平化设计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为复杂的系统引入了秩序,是未来界面设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姚江 《包装工程》2023,44(24):308-318
目的 从交互叙事设计的研究视角拓展了民俗文化传播的方法与路径。方法 梳理叙事与记忆、记忆与民俗文化、交互叙事设计与民俗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内涵,挖掘交互叙事设计与民俗文化传播之间的深层关联,通过搜集相关数据、运用核心理论建立数据模型,探索和研究交互叙事设计对民俗文化传播的影响。结果 验证了交互叙事设计对民俗文化传播、记忆中介的正向影响;隐性记忆对文化认知、文化认同的正向影响;显性记忆对文化认知的正向影响。证实了记忆在民俗交互叙事设计和文化传播之间所起的重要连接作用。明确了可通过交互叙事设计提升用户对民俗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为今后相关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结论 交互叙事设计可以拓宽民俗文化传播研究的视野,在引导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自强、自觉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世丹 《包装工程》2017,38(16):228-231
目的探讨线性交通空间引入动态视觉公共艺术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方法分析线性交通空间的特性及公共艺术的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设计案例,归纳、总结动态视觉公共艺术介入线性交通空间的设计思路和方向。结论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在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时代,线性交通应更注重乘客在旅途中的立体式感官体验;应用新媒体技术、数控技术,结合多种创新艺术表现形式的动态视觉公共艺术,符合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改善了线性交通环境,促进了城市及地域文化交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儿童智能玩具中人机交互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国荣  王微 《包装工程》2012,33(18):61-63,67
以人机交互在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传播、交流为启示,分析了电子时代玩具的功能、造型等信息,并结合日常生活中人对机器的广泛运用,进而分析了近年来在计算机软件及产品设计领域开发的人机界面设计。通过语音识别、肢体触碰、图像交互以及数字交互等新技术研究领域,实现交互式智能玩具在儿童成长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寓教于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刘月林  李嘉玲  赵玲玲 《包装工程》2022,43(12):136-141
目的 在恶劣天气下,有效增强交通指挥手势辨识度,准确传递指挥信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方法 分析交通指挥产品的现状和不足,构建交警与驾驶者的交通情境交互关系模型,洞察关键设计问题,优化交通指挥手套功能设计。探索智能织物与人体的交互方式,设计发光织物动态数字符号,增强交通手套的手势可视性,提升手套交互效果,提高交警与驾驶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效率。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设计方案。结果 基于可控发光织物的交通手套,可以有效增强手势可视性,提高交警工作效率。结论 交互关系模型有助于人们快速发现产品使用的问题点、获取相应的设计目标,为交通指挥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为相关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建罡  陈幼林 《包装工程》2021,42(6):265-271
目的 研究新媒体视阈下,公益主题交互设计在公共艺术生活中发挥出的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以及面临的挑战.归纳并总结视触觉在公益主题交互设计中的价值表现,探究公益主题交互设计的发展方向.方法 从公益主题交互设计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入手,梳理视触觉设计的发展脉络,分析视触觉的感知维度,以及其对公益主题交互设计,在视觉美感、传播效果与交互体验等方面的提升;结合用户的欣赏体验与精神感受,研究公益主题交互设计,在利用视触觉设计手段丰富交互体验的同时,探究实现扩大用户群体、倡导关注社会问题、调节公众情感等价值追求的途径.结论 新媒体时代的公益主题交互设计应兼顾视觉体验与情感传达,充分利用视触觉设计提升视觉表现力,在充实画面信息的同时,推动公益主旨的传播与升华.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四大名绣文化的传统形式和现代传播方式,探索交互设计在数字化传播中的新路径。同时,以学龄儿童为目标用户,从设计原则、交互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提升传统文化知识在学龄儿童中的传播效果。以“识·绣”教学APP设计为例,探析面向学龄儿童的传统文化信息交互设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郑家瑜  赵一鸣  季茜 《包装工程》2022,43(2):165-171, 228
目的缓解或解决文物陈列方式单一、信息介绍单调、体验互动较少,以及未能全面展现文物的文化内涵,游客在参观中存在参观过程盲目、参观兴趣不足、收获较少等问题。方法运用移情理念的方法指导文物传播移动应用设计,通过对移情理念与文物传播的文献梳理和实践分析,提出移情理念下文物传播移动应用的设计过程;运用"参与式移情观察"与"表达式用户参与"两种移情调研方法输出"用户移情图";运用移情理念中的主观情感测评量表对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进行分析,进而输出移情理念下文物传播移动应用设计策略。结论创新性提出移情理念下文物传播移动应用的设计过程,即在视觉层、交互层、情感层三个层面进行设计,并总结其设计策略,旨在推动文物传播移动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时代智慧型移动设备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璐  李世国 《包装工程》2011,32(22):39-4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智慧型移动设备关系的研究,从友好人机交互的起点、自然交互体验的实现过程,创新移动应用的发展方向3个方面,分析了智慧型移动设备具有的感知化、宜人化和多维化的"智慧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通过物联网改变人们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提出了区别于传统的未来智慧型移动设备的设计理念,信息跨平台传播、交互方式的多通道拓展以及设计对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彭辉 《包装工程》2016,37(22):76-80
目的以交互设计发展为背景针对产品信息设计策略及信息交互设计发展中的流变进行研究。方法依据消解理论对信息交互中多感与视感、隐性与显性关系进行讨论,试图发掘产品表征与用户感知的关联性。同时对产品信息设计在虚拟性共融方向的发展作出分析,以此探讨信息互动交流中知觉的平衡与转换。结论通过对信息交互策略、流变的创新性视角的分析,尝试强调感知本源,实现信息解释与知觉体验的共生,更以此推动多元化产品信息交互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虚拟年画小铺”APP用户体验设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张梅逸  郑阳  覃京燕 《包装工程》2015,36(24):52-56
目的进入信息时代,生长并根植于农耕文明下的传统木版年画,面对互联网经济形态以及自媒体、新媒体等进行文化内容的再设计,并借助UGC用户自产生内容的模式,进行本土文化内容的传承与传播,成为文创产业研究的重要命题。以传统年画为信息内容,研究用户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祈福内容的变化,并借助交互设计的方式,通过UGC模式,提升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用户新体验。方法根据对年画纹样的提取,采用文献分析方法研究其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与对比研究当前文创类APP的成功设计案例。结果结合文化传播理论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实践,对年画的信息内容和UGC的交互流程进行设计分析。结论以"虚拟年画小铺"APP用户体验设计为方向,依靠用户的情感内容,移情转化为交互式的年画信息内容,并进行自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设计。  相似文献   

18.
感官体验与包装设计的巧妙融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天舒  杨天明 《包装工程》2012,33(20):102-105,139
以多感官综合设计思维为启示,分析了消费者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等感官机能的特点,论述了五感在设计中会产生交互,使商品定位和信息传达更为高人一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的传播引发奇妙的视觉体验,仿生包装造型吸引视觉取向,触觉产生连锁的"通感"体验,味觉和嗅觉引领"印象"包装营销等诸多观点。  相似文献   

19.
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舒悦 《包装工程》2016,37(12):93-96
目的研究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作用、功能特性和设计策略。方法在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地铁空间中交互性公共艺术最本质的功能特性,结合案例分析交互性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结论地铁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交流窗口,在数字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和交互手段逐步成为现代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未来的交互性地铁公共艺术应结合便捷交通功能和交互媒介功能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交互空间模式、全信息艺术设计、交互媒体叙事和数字情感体验等设计策略进行创新探索,在吸引乘客参与更多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地铁公共艺术的科技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汽车交互界面视觉信息显示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钟韬  方海 《包装工程》2015,36(18):20-23
目的 研究汽车交互界面视觉信息显示设计方案。方法 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阐释汽车交互界面视觉信息组织方式, 并进行汽车交互界面视觉信息显示设计具体方案的研究。结论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 汽车交互界面视觉信息显示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的外观设计和内室设计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需要对其进行全新的思考。通过对汽车交互界面信息组织方式的具体分析来研究汽车交互界面视觉信息显示设计, 对数字化时代的汽车造型设计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