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聚酰亚胺基气体分离炭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十多年来在聚酰亚胺基气体分离炭膜方面所取得成果的评述,探讨了聚酰亚胺的化学结构、成膜方法、热解工艺条件,以及修饰改性等因素对炭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酰亚胺基炭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气体分离膜材料--聚酰亚胺,对其发展历史,合成,制膜及气体分离的应用研究了作评术,从四个方面讨论了聚酰亚胺膜的气体透过机理。并与普通膜材料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该膜材料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气体分离炭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气体分离炭膜的发展、特性、分离机理和制备过程,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所谓分离膜的研究,就是将高分子膜对低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渗透性,应用于分离过程,以取代很早以来就袭用的过滤、吸附、冷凝、凝固、挤压、再结晶、蒸馏等分离方法。近年来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真正达到实用的却不很多。本文仅就已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分离用膜及在实际中用于工业或设备上的分离膜,展望其问题所在及今后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5.
炭膜的功能化及其在气体分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分子筛膜是一种新型无机分离膜,具有耐高温、耐酸碱、高气体选择性的特点,但其通量较低,如何进一步提高炭膜的气体通量,实现炭膜对气体的针对性分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功能炭分子筛膜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炭分子筛膜功能化主要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采用化学功能化和物理填充无机粒子等方法对炭分子筛膜进行功能化的研究状况.展望了今后炭分子筛膜功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聚苯胺气体分离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聚苯胺(PANI)的结构、合成方法及其在气体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PANI气体分离膜的制备途径、掺杂过程和掺杂剂对PANI膜气体透过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孟山都公司发表了一种以氨交联溴化聚苯醚(BPPO)制成的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据称,该膜的氧气透过性为过去的中空纤维分离膜的2~3倍,气体选择性为其1.5倍,且加工容易。孟山都公司是开发气体分离技术的先驱者,自1979年起相继开发了从废气中回收H_2、分离CO_2和甲烷、分离空气(O_2和N_2),以及回收He等的气体分离膜。所用的中空纤维均是由单一聚合物聚砜为基材制成的。作为第二、第三代的膜的研究对象——聚苯  相似文献   

8.
日本东洋纺绩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用聚砜酰胺制造的气体分离膜。聚砜酰胺是从70多种聚砜聚合物中挑选出来的。这种分离膜是一种中空膜,外径为3500m。它高度耐热和  相似文献   

9.
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碳纳米管(CNTs)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膜分离领域。但由于它惰性强,在聚合物及其溶液中不易均匀分散,因此需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分散性。本文对CNTs的改性与其在分离膜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聚乳酸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环保高分子材料,具有明显的可再生优势,已经被制成各种类型的分离膜,有望在分离和纯化领域替代难降解的高分子膜,既能节约石化资源又能减少白色污染.本文分析了浸没沉淀相转化法、热致相分离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乳酸分离膜的优缺点,评价了聚乳酸膜的4种亲水改性方法,即物理共混、表面偏析、表面接枝和表面生物黏合,总结了聚乳酸被制成微滤膜、超滤膜、电纺微滤膜和致密膜等在分离与纯化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聚乳酸分离膜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下一步改进方向,以期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与工业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气体分离膜应用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仁贤 《膜科学与技术》2003,23(4):123-128,140
考虑了气体分离膜应用和气体传递机理的各种技术.现在商业气体分离膜应用的范围包括:富氮、富氧、氢回收、从天然气中除去酸性气体(CO2和H2S)、天然气脱水和有价值的挥发有机物(VOCs)的回收.讨论了每一个应用中可用膜材料的现状和限度,及有潜在力的若干新膜的应用,如乙烯/乙烷分离和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们对室内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空气除湿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膜液体除湿因解决了传统液体除湿夹带液滴的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技术耦合了膜分离技术的选择性与液体除湿的高吸收性,通过选择性透过膜将高湿气体与液体干燥剂隔离开,水蒸气分子在膜两侧水蒸气分压力差的驱动下透过分离膜完成气体的除湿过程。目前,人们对膜液体除湿器中分离膜的膜材料及膜组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膜液体除湿器中的膜为气液分离膜,其按材质可分为有机膜、无机膜以及有机-无机复合膜,目前应用在除湿器中的多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膜;而按形态结构可分为微孔膜、致密膜以及复合膜。微孔膜膜孔的润湿现象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疏水改性研究。而致密膜则完全避免了这个问题,目前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吸收器单元思想,为致密膜的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复合膜性价比比前两种膜结构更高,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复合膜以用于空气除湿。此外,除湿分离膜可被制成平板式或中空纤维膜式,并分别形成平板膜组件与中空纤维膜组件,为了揭示膜组件内的热湿传递规律,研究人员对两种膜组件内的流体流动方式、共轭传热传质机理、组件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这对膜液体除湿技术的推广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分离膜在膜液体除湿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膜液体除湿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归纳总结了分离膜材料在除湿器中的分类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不同形态结构的除湿膜材料,对其性能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展开了叙述,接着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除湿器中不同分离膜组件的传热传质研究及结构特点进行了概述,最后就分离膜在膜液体除湿技术中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分离膜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医疗领域里应用膜技术也很活跃。本文介绍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些医用分离膜的情况。一、膜式人工肺人工肺与人工肾相同,也是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目前使用的人工肺,按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①气泡式:向血液中吹入氧气,以气泡形式分散在血液中,在吸收氧气的同时放出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②液膜  相似文献   

15.
以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和2,4,6-三甲基间苯二胺(TrMPD)为单体,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聚酰亚胺(PI),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所制PI的四氯乙烷(TCE)溶液为铸膜液,甲醇为凝固浴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得了一系列非对称膜(皮层厚度:3.4~5.7μm),并研究了不同制膜工艺条件对膜的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非对称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28.9~40.9MPa,断裂伸长率38.9%~87.5%)和较高的二氧化碳通量[35℃,2atm,11.4~25.8GPU,1GPU=10-6cm3(STP)/(cm2·s·cmHg)]。气体透过选择性与膜的皮层缺陷控制密切相关,由5%PI溶液先在60℃下干燥35min,再在甲醇凝固浴中浸泡5min所制得的非对称膜的皮层高度致密,其气体透过选择性(PO2/PN2=4.10,PCO2/PN2=22.3,PCO2/PCH4=23.0)与均质膜一致。  相似文献   

16.
气体分离膜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阐述了膜在国外和国内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国内外有机膜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在石油化工行业的气体分离和回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合描述,使读者可以清晰看到膜的发展链条,了解有机膜在石化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计算膜两侧气体分离性能的数学模型,并用实测值进行了验证;用此模型考察了膜性能参数和操作参数对膜两侧产物气浓度及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气体分离膜是分离膜材料中的一类,它作为节能性功能材料,在当今高技术开发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对单一气体在聚合物膜和其它膜中的转运曾作过广泛的研究,但是实际应用膜材料分离气体混合物  相似文献   

19.
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类膜材料含有大量与CO2有很强相互作用的醚氧基团,使得它具有很高的CO2/light gases(例如:H2、N2、CH4)溶解选择性,因此带来很高的CO2/light gases选择性.介绍了具有高溶解选择性CO2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筛选,重点叙述了PEO类膜材料的发展以及目前主要的PEO类膜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当PEO含量达到足够高时,PEO类膜材料的CO2/light gases选择性大小基本相同,而它们的CO2透气性随着膜材料链段结构的不同而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H·莱斯等人,将用于合成导电聚合物的掺杂技术应用于气体分离膜,开发了一种选择性优异的气体分离膜。聚苯胺(C_6H_4NH)×就是其中之一。它使用简单的铸模,便可得到稳定的膜。聚苯胺膜的最高密度约为1.257克/毫升。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