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构胶胶接接头耐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胶是胶黏剂中具有高强度、耐高温、高耐久特性的一类胶黏剂的总称,主要用于部件中承受载荷的胶接连接。胶接接头的耐久性能是结构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从影响胶接接头耐久性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以及实验室研究方法对结构胶胶接接头耐久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国外航空工业胶接结构耐久性的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国外航空工业对接接结构耐久性的认识及老化机理的分析,并介绍了现代胶接技术所达到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属橡胶热硫化型底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志  曲春艳  冯浩 《粘接》2010,31(4):54-57
研制了一种酚醛一橡胶型底胶,探讨了主要组分对底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甲醛:n苯酚:n氮氧化钾=2.25:1:0.1,在65℃/3h合成的甲阶酚醛树脂具有高羟基含量,能满足底胶主体树脂要求;当该酚醛树脂100质量份、氯化橡胶60~80份、硅烷偶联剂10-15份、钛白粉30~35份时底胶具有较高强度,扯离强度40MPa以上,剥离强度3.0kN/m以上,且试件破坏形式主要为橡胶内聚破坏。该底胶作为单涂层胶粘剂可实现极性橡胶与金属的热硫化粘接,与相适应的面胶配合构成的双涂层胶接体系还可实现非极性橡胶与金属或复合材料的热硫化粘接,目前已在金属橡胶粘接领域获得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胶接连接应用日渐广泛,特别是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结构领域。首先分析了复合材料/金属胶接连接方式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接头中的次弯曲效应、异质材料间刚度与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特性以及载荷传递特性。然后总结了提高胶接接头强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增大胶接长度和宽度、选择胶黏剂、表面处理、增加胶瘤和被粘合物形状的设计等方面。最后对胶接接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胶接接头耐久性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满珍  孟凡涛 《粘接》1992,13(2):6-10
以AG—80/DDS、环氧—聚砜和环氧—丁腈结构胶为胶粘剂,45~#钢和LY_(12)—CZ铝合金为被粘材料,综合研究了胶接接头的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除胶粘剂外,内外应力、温度、介质和被粘物的表面状态均是影响接头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激光双折射法测定胶接接头内应力是较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冯闯  赵广慧 《中国塑料》2021,35(11):144-160
回顾了近10年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搭接结构、黏合剂、被粘物、环境条件以及接头缺陷等方面,综述各种因素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定性影响趋势和定量影响程度,为复合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取J-133环氧结构胶黏剂,制备铝合金胶接接头。通过在湿热条件下对试样进行环境试验,对结构胶黏剂和胶接接头的耐久性进行了评价。采用TG、IR和光学显微镜分别对胶黏剂样品变化和胶接接头破坏面形貌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胶黏剂在55℃和80℃,2200h湿热老化后剪切强度下降分别超过5%和7%;胶黏剂热失重峰温度下降,发生了断链分解;断链反应发生在固化生成的新官能团部位;胶接界面层和胶黏剂层都受到了水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三、胶接接头设计1.胶接接头设计的基本原则归纳起来,胶接接头设计的基本原则有:(a)力求胶层受力均匀,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b)尽可能使胶层承受剪切力和拉伸压缩力,避免避裂力和剥离力;(c)合理地增大度接面积,提高接头的承载能力;(d)避免冲击载荷;(e)对层状制品的胶接要防止层间剥离;(f)应选择线热膨胀系数与复合材料一致的胶粘剂,或加一定填料改性;(g)应综合考虑接头的工艺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适当采用胶一铆,胶一焊和胶一螺栓等混合胶接形式。2.胶粘接接头的结构形式接头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以被粘物…  相似文献   

9.
贺媚  邸明伟 《化学与粘合》2014,36(5):359-363
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概念与特点,提出了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改善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性能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胶种优选、表面处理等改善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性能的措施,简述了预测木塑复合材料胶接强度的无损检测手段,展望了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胶接过程中引入超声振动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胶接工艺参数对艺术装饰复合材料胶接强度影响.结果表明,对艺术装饰复合材料胶接强度影响从大至小顺序为:振动时间>振幅>振动压力>振动位置,最佳胶接工艺参数为A3B5C3D5,即振动时间21s、振动压力0.35MPa、振动位置35mm和振幅57μm时取得胶接强度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以聚醚多元醇、环氧树脂、甲苯二异氰酸酯和MOCA为原料制得了双组分环保型聚氨酯胶粘剂。考查了聚醚多元醇与环氧树脂的配比,A与B组分配比及表面处理工艺对拉伸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聚醚多元醇)︰m(环氧树脂)=100︰11,m(A)︰m(B)=6︰3.5时,拉伸剪切强度较高,达到8.02 MPa;恰当的表面处理工艺对提高拉伸剪切强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王熙  郑水蓉  司小燕 《粘接》2007,28(2):44-45,48
作为一种在特殊环境中应用的胶粘剂--水下胶粘剂的研制与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下胶粘剂是一种特种胶粘荆,它的研究与应用关系到房屋、水利、地下建筑、医疗、仿生、养殖等各个领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水下环氧胶粘剂的研制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3.
木材用脲醛树脂胶粘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脲醛树脂的形成机理,综述了木材用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和工艺的影响因素,提出环境友好型脲醛树脂胶粘剂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橡胶-金属胶粘剂[包括传统型(如多异氰酸酯体系和含特种交联剂的含卤聚合物体系等)、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情况和环境友好型橡胶-金属胶粘剂[包括水基型(如卤化聚烯烃胶乳和酚醛树脂等)、无溶剂型和偶联剂型等]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几种环境友好型胶粘剂及其优缺点。最后展望了环境友好型橡胶-金属胶粘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环保型胶粘剂最近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青萱 《粘接》2005,26(1):38-40,45
介绍中、日、韩、美和欧洲等国与地区按胶粘剂分类产量及其年均增长率,揭示环保型胶粘剂发展概貌,其中热熔型增长速度最快,水基型次之。同时介绍某些高性能水基胶粘剂的开发动向。  相似文献   

16.
环境友好含氟乳液功能型氟树脂涂料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肖新颜  陈焕钦 《化工进展》2006,25(5):475-479
氟树脂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比其他传统的树脂表现出优良的耐候性和耐久性,含氟聚合物涂料优异的力学性能、耐候性、抗污性、耐化学品性等使其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氟树脂及相关涂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强调溶剂型氟树脂涂料功能特点与含氟乳液涂料的环境友好性,特别指出,当今涂料的发展应朝着环境友好、高性能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乙丙橡胶与金属粘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综述了乙丙橡胶与金属粘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乙丙橡胶与金属粘接的常用方法、几类常用的胶粘剂和提高两者粘接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热硫化型橡胶-金属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钟  胡孝勇  陈耀 《粘接》2012,(3):77-80
综述了热硫化型橡胶-金属胶粘剂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粘接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橡胶-金属粘接过程、原理及构成胶粘剂体系的主要成分,并对橡胶-金属胶粘剂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航空工业的迅猛发展,结构胶在航空工业中的使用日益广泛。综述了结构胶在航空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国内外航空用结构胶的近况,详细分析了目前客机中结构胶的需求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并对今后航空用结构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Purpose: This stud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eramic primers on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of RMGIC to zirconia with and without air-particle abrasion. Material and Methods: 120 zirconia square specimens (5 mm × 5 mm × 2 mm) were fabricated. Half of the specimens were air-particle abraded (A) and the other half were left untreated (NA). Both group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ix subgroups (n = 10). Composite cylinders (2.9 mm × 3.0 mm) were fabricated and bonded to the zirconia samples with RMGIC (RelyX Plus) after different priming methods: no ceramic primer (group NS); Z-Prime (group ZP); Clearfil ceramic primer (group CP); cleaned with Ivoclean then Monobond plus (IV/MS); Monobond plus (group MS); and Rely X ceramic primer (group RX). Specimens were rinsed, stored in distilled water, and thermocycled (TC) for 10,000 cycles between 5 and 60 °C with a dwell time of 15s.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two-way ANOVA and the Tukey–Kramer method test (a = .05). Results: air-particle abras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ond strength of RMGIC to zirconia regardless of the primer used (p < 0.001 for all primers and the control). After TC, A-ZP (11.1 ± 0.6 MPa), A-CP (11.9 ± 0.6 MPa), and A-MS (11.9 ± 0.5 MPa) revealed the highest shear bond strength values, while NA-NS (2.9 ± 0.3 MPa) and NA-RX (4.7 ± 0.5 MPa) had the lowest. Failure modes were primarily adhesive. Conclusion: air-particle abrasion with aluminum oxide and application of MDP-based ceramic primers provide the highest bond strength of RMGIC to zirco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