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其鲜明的政治话语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关系,提出女性主义译者对原作的操纵和干预能够提高女性译者的地位,赢得男女之间的平等。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介入翻译研究催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对性别的探索使翻译所处的低等的、再生的地位得到重新关注.翻译本身的被性别化,为整个翻译理论提供了隐喻框架.性别和翻译的隐喻成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得以形成的基础条件,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的角度,介绍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通过与传统译论下译者地位的对比,从理论上阐述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同时通过引入译介学中"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在实践上探讨了女性主义译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中华文化的“隐”和“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它主要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产生的影响,主要倡导弱势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本文将简要论述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的综合过程,并由此展开讨论,分析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华文化"隐"和"显"翻译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最早的女性主义作品之一。小说在被埋没几十年后重新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而近年来,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结合产生了后殖民女性主义,并形成了一种适应后殖民文化背景下妇女文本的理论模式和阐释策略。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对《他们眼望上苍》的主题和写作策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为消除男性话语霸权,女性主义深入挖掘了传统翻译领域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通过翻译实践重新界定翻译标准、提高译作和译者的地位、进行女性主义翻译的重写,对传统翻译理论进行解构,抨击翻译领域乃至文化层面上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蓬勃发展,但由于女性主义者过分强调女性身份、过分彰显女性地位,使得翻译中出现了新的二元对立,针对这一情形,学者们提出了"双性视角"这一概念用以解构二元对立。以《简爱》的男性译本为例,探讨了译者双性视角的可能性以及实现"双性同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翻译伦理的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其内涵亦不断深化.美国学者道格拉斯·罗宾逊观察了各种翻译伦理的归纳与描述后,在翻译身体学基础上,通过改造含有vert-词根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翻译伦理,其核心思想又与女性主义翻译的精髓不谋而合.以赛珍珠译《水浒传》中三位女性形象的相关素材为例,发现颠覆的伦理和多样化的伦理既是女性主义翻译家从事翻译活动时所遵循的规范,亦是她们所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与展开都有着独特的全球化逻辑;生产力发展逻辑、普遍性世界交往逻辑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逻辑等,构成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逻辑;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则具体体现为新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现代化理论演进逻辑、"去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全球化逻辑以及"文明诊断"的文明冲突理论及其全球化逻辑。  相似文献   

10.
朱虹是我国第一代女性文学批评家,也是把我国当代文学介绍给世界的女翻译家。对其译作《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女性主义翻译家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家的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寓言的翻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寓言的不同元素出发,结合相关翻译理论,对中西方寓言翻译方面的异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和王阊运分别为晚清宗宋诗派和汉魏六朝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诗学对象的选择和诗歌功用的看法上有较大差异,但在诗歌创作方法的理论建构、《文选》经典地位的接受和唐宋诗歌的批评等方面则存在诸多共同点。两者诗学思想之异同,不仅反映出传统诗歌领域不同诗歌流派之间的关联,同时亦再现古典诗歌功用之争,即治世还是治心、政治教化还是言情审美。  相似文献   

13.
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语言,即句子含义与话语含义的不一致,可分为隐喻和间接言语行为两种典型类型。回顾了两者各自理论的发展,然后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分析这两种间接语言现象的推理过程,进而探讨其异同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语类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GSP)理论为框架,量化分析40篇突发灾难报道,推出它们的语类结构潜势;然后通过对比研究,归纳出中美突发灾难报道在语类结构上的异同点,并从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差异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
认知理论关照下的英汉概念隐喻对比发现,英汉概念隐喻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性为隐喻的翻译提供了便利;而差异性又为其带来了难度。翻译是将源语语言转换成译入语语言的活动,隐喻的翻译无疑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本文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原理和等值翻译论,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回顾马克思、诺思和巴泽尔国家理论的基本内容,指出了他们在对国家的暴力性质、统治者的自利性质以及国家权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相同之处,并进一步论述了他们在方法论、某些主要观点和实践意义等方面存在的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席酉民教授所提出的企业组织有机体和人有机体可比性的论断,对产品开发过程及相应的设计管理进行了全新的探讨,提出了设计管理理论研究的新论模型,实现了设计管理在理论意义上的“范”式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悲剧的异同在各自的代表作品《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冲突和抗争为主题,是中西悲剧的相同之处;中西悲剧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悲剧是悲而不伤,主人公往往是继续生存在悲剧中,是对悲剧情愫的保存,而西方则是通过悲剧主角的彻底毁灭,以生命的终结来成全悲剧的审美快感。对悲剧精神的解读,其实践价值在于指...  相似文献   

19.
反封建斗争是中西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欧洲封建社会存在差异,及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不同,导致中国、欧洲在反封建斗争问题上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其异同,有利于广大国民进行反封建思想教育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庞德与艾略特的交往,庞德对艾略特《荒原》的影响。分析了庞德与艾略特诗歌创作及理论上的差异和共同点。庞德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意象主义诗歌的经典;艾略特是英美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们诗歌创作的共同特点是主张诗歌的自律、含蓄以及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用活的生活用语,创造新的节奏和意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