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磨床下导轨热校直工艺的研究与规范,较为详细、全面、系统的分析了高精度细长杆件校直精度的影响因素,指出了细长杆件校直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保证、提高校直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高全自动钢丝切断机送料精度的办法苏州机床厂徐长寿我厂从德国引进的全自动钢丝切断机产品(也称圆村校直切断机)主要用于滚针、滚柱、链销和长度较短的杆件校直切断加工。该机作业连续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切断效率高达400件/min,是滚针轴承等行业一种理想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压下某一弯曲位置会对其他弯曲位置有很大的影响,造成反复多次下压,影响工作效率,从而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对校直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运用空间几何和轴变形理论作为基础来研究对弯曲轴类零件校直时确定校直预留量的计算方法,来达到一次或者仅用几次校直使零件满足精度要求。实验证明这种算法加快了生产节拍,从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4.
弹塑性力学理论出发建立了校直过程的载荷一挠度数学模型-(F-δ模型),进而提出一种基于F-δ模型的校直压下量确定方法,阐述了该方法在自动精度校直机上的实际应用。实验研究表明该压下量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能有效地指导高精度压力校直实践。  相似文献   

5.
轴类零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弯曲变形,影响零件加工精度。为了满足生产使用需求,对零件进行校直具有重要意义。校直机按工作原理差异可分为液压和伺服校直机。前者精度较低,但结构简单、造价低,后者精度高,但制造成本相对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电液联合校直机,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避免校直过程中出现刚性冲击,确保了校直精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压力校直原理分析了电梯导轨校直过程中影响校正挠度的主要因素,以此作为神经网络输入数据。利用正交化方法设计得到的实验组进行有限元仿真,所得到的结果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经检验神经网络可以达到很高的计算精度。以T127-B导轨为例,进行了五步校直,同时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每步校直弯曲进行了预测,经验证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达到导轨校直要求,此方法为电梯导轨校直专家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压下某一弯曲位置会对其他弯曲位置有很大的影响,造成反复多次下压,影响工作效率,从而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对校直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运用空间几何和轴变形理论作为基础来研究对弯曲轴类零件校直时确定校直预留量的计算方法,来达到一次或者仅用几次校直使零件满足精度要求.实验证明这种算法加快了生产节拍,从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对六方水泵轴的直线度进行直接检测,引入效率极高的矢量校直方法,开拓出对具有直线度要求的工件进行检测与校直的新途径,并采用反向法进行机床自身导轨误差分离,极大地提高了相同硬件条件下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高精度细长杆——工具磨床滚珠导轨副下导轨的淬火一校直工艺进行研究,找出影响校 直的主要因素,给出符合现场条件的工艺规范并就高精度细长杆校直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细长杆件车削加工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航天航空工业的发展对其零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难加工材料制作的细长杆件就应运而生,传统的加工方式很难满足其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要求。文中对细长杆件加工过程进行了静态、动态分析,剖析了在细长杆件加工过程中的静力学受力、自激振动等问题,特别对细长杆件加工过程中的自激振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研究和解决细长杆件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校直理论,根据该理论设计了校直计算模块。同时在ANSYS内面建立力学模型,计算出相应的理论数据。并分析了3组数据,验证该理论的计算精度符合校直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金属塑性变形后产生残余变形的原理对发生弯曲变形的工件主动加载可实现轴类零件的精确校直.在借鉴现有的门式结构和C型结构校直机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四导柱卧式原理样机,样机机构运动由4个步进电机驱动,兼具工件尺寸检测和校直加工功能,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本文重点分析了原理样机的加工安装误差对工件测量精度的影响和结构刚度对校直行程的影响,给出了校直行程误差补偿模型.原理样机实验表明,校直控制精度可达0.05mm.  相似文献   

13.
自动校直机     
长轴零件在进行机械加工或使用之前,常常需要先进行校直。实际生产中一般是由人工校直或在各类压力机上校直,没有专用校直设备,因而生产效率较低,校直精度也不高,而且操作者必须具备一定技术水平。这里介绍一种双联杠杆式触点控制的自动校直机。使用这种校直机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压力校直工艺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适应全自动精密液压校直机的发展,关于压力校直工艺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明确了压力校直的含义,阐述了压力校直工艺的主要参数,分析总结了三种校直行程的计算方法。同时,对校直工艺自动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阐述。最后,针对校直工艺理论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长轴校直机     
轴类零件在使用或加工之前,往往需要先经校直,而校直工作通常是由人工或在各种压力机上来完成的,没有专用设备。因此,工作效率不高,操作要求较高。这里介绍一种双联杠杆式触点控制的自动校直机(图1)。采用这种校直机进行轴类零件的校直,既能提高工效,又可以提高校直精度。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校直机因其校直精度好和生产效率高,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校直工艺的参数计算时,校直工件材料性能参数的波动将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分析校直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性能参数在线识别方法.经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识别精度高,可直接应用于校直工艺参数的计算,为全自动校直机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对齿轮轴、齿条、花键轴等特殊的轴类工件做校直处理,利用挺杆测量其跳动量很难满足要求。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以及安全快速地进行校直处理,利用非接触式激光测距仪作为变形反馈传感器,结合计算机软件来对其跳动量和冲压点的角度进行计算和处理,最终为下一步的校直工作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和角度,从而使得此类工件的校直工作顺利进行。本文介绍了利用激光测量仪检测轴类工件跳动量的一种算法,从建立模型、算法推理和算法设计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实践证明该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21.热点校直(对称火焰校直)时产生的裂纹 热点校直是用氧乙炔火焰热点(加热)弯曲工件的凸面,是利用热涨冷缩的作用使弯曲的工件得以校直。热点要均匀分布在工件的凸面上,不要集中在一个部位上加热。热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要根据弯曲工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工件的弯曲量、弯曲部位和弯曲范围等。热点校直适用于细长的、直径或有效厚度不大的薄片工件的校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轴类工件自动校直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动检测、工件定位和压头驱动)的硬、软件设计。校直系统采用了电液伺服技术解决电气系统与液压系统的联接与配合问题。系统获得了较高的精度、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窄槽拉削中使用淬火的T15高速钢薄片拉刀(0.045英寸,1.143毫米),但现有的大量刀片因弯曲变形火磨加工后达不到要求的尺寸精度。为此,曾试验过冷校直,由于高速钢刀片硬度高,每次校直都弹回到原来的形状,所以都没有成功。采用图示的夹具,对要校直的拉刀施加载荷,同时在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