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辉;杨爱茜;方明辉 《机械传动》2015,39(10):141-145
为了提高水稻插秧机的作业质量,提出了一种由圆弧和椭圆弧组成的齿轮节曲线行星系分插机构。根据建立的圆与椭圆齿轮节曲线和机构运动学模型,编写了辅助分析软件。通过软件分析得出该分插机构秧爪运动轨迹呈\"杏仁形\",减少了\"推秧\"、\"漂秧\"的现象,有利于秧苗的直立性,能够满足插秧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由补偿法构建封闭非圆齿轮节曲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由于现有的封闭非圆齿轮设计方法不能满足任意给定的传动要求,提出基于补偿思想的构建封闭非圆齿轮的方法.首先给出该方法的机理与运算步骤,根据曲线的光滑特性和节曲线的封闭条件,推导由传动比函数获得节曲线方程的过程;然后根据连铸机结晶器的非正弦振动形式,构建适用于此运动过程的一对非圆齿轮节曲线,针对传动比范围过大引起的根切或压... 相似文献
3.
4.
5.
6.
重点探讨一种利用B-spline曲线合成非圆齿轮节曲线的设计方法。通过实例说明利用开放均匀分布B-spline合成非圆齿轮节曲线的方法,并通过对控制点位置向量值的设定从而改变节曲线形状。 相似文献
7.
8.
齿轮传动共轭曲线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定义曲线连续相切接触的基础上,提出共轭曲线的概念,给出曲线共轭接触的基本条件。建立共轭曲线的基本理论:计算任意接触角方向的法矢量;论证曲线共轭啮合的充要条件,同时建立曲线沿给定接触角方向的啮合方程;推导共轭曲线及啮合线的通用表达式。分析研究典型曲线——圆柱螺旋线的共轭曲线及其接触性质,揭示不同接触角条件下共轭曲线的啮合关系,并且讨论齿面曲线共轭啮合的特点。研究表明该原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多种齿轮传动类型,同时共轭曲线接触的特点及选择的灵活性能够实现齿轮共轭啮合的最优设计。研究结果为齿轮齿面的构建提供了新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共轭曲线齿轮啮合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渐开线非圆齿轮的齿廓曲线数学模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于给定的非圆齿轮节曲线,借助于共轭齿条建立齿廓曲线的数学模型。根据渐开线齿轮齿廓成形原理,当共轭齿条分度线在非圆齿轮节曲线上作纯滚动,齿条的齿廓便在齿轮上包络出齿轮的齿廓。因此,首先建立了共轭齿条的数学模型和节曲线纯滚动模型,而后用啮合方程将这两个模型结合起来,经坐标变换后便在齿轮坐标系中获得了非圆齿轮齿廓曲线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用计算机图形仿真的方法获得椭圆齿轮的渐开线齿廓曲线图形,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模型为非圆齿轮的加工刀具设计、数控加工程序设计以及轮齿强度分析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非圆齿轮节曲线设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将非圆齿轮转化成高精度分段圆齿轮的节曲线设计新方法,使得用圆齿轮代替非圆齿轮节曲线后,其逼近误差和弧长误差可控制到很小,从而使非圆齿轮的设计及加工问题简化成圆齿轮来解决,并在导出一种非圆齿轮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节曲线公式的基础上,用该方法对节曲线进行圆弧逼近,得到了极高的弧长封闭精度及逼近精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