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中国陶瓷中的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用的时间越长,光滑如玉。从颜色上看,紫里泛红,光亮如镜。这些是与其独特的紫砂泥性和艺人的手工制作方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紫砂壶大致分为光货、花货和筋纹货三类。光货主要是指一些以几何形体为造型的壶类,而花货主要是指以自然形体为造型的壶类。光货的创作,重在扎实的制壶功力。而花货的创作,特别是全手工的花货创作,光有扎实的制壶功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很高的美术功底,相当的绘画技能,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陶瓷中的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用的时间越长,光滑如玉。从颜色上看,紫里泛红,光亮如镜。这些是与其独特的紫砂泥性和艺人的手工制作方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千年陶都,五百年紫艺芳华,宜兴制陶业经久不衰,紫砂陶由日用陶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茶客茶人的雅器,紫砂壶艺心口相传,紫砂壶创作技法传承至今,面对电器及现代机床等工具的出现.紫砂壶爱好者围绕着全手工和半手工的问题探讨已久。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壶从一件日用品向收藏品、艺术品转变,现在已经成为独树一帜的"国之瑰宝"。宜兴紫砂艺术艺无止境,紫砂壶,题材丰富,立意新型,是紫砂艺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紫砂后代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制作工艺,烧制工艺,以及制作技法作出更多的探索,为宜兴紫砂争光添彩。 相似文献
9.
紫砂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何用“心”传承,制作者可以通过继承大师的精神,以客户为中心,以质取胜,巧手耕作,细心制作,传承紫砂情,成功于耐心,吸取精华,寻求突破,追求个性化等,注入令人期待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何用"心"传承,制作者可以通过继承大师的精神,以客户为中心,以质取胜,巧手耕作,细心制作,传承紫砂情,成功于耐心,吸取精华,寻求突破,追求个性化等,注入令人期待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制壶经历和茶壶造型等的阐述,说明在设计和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应注意壶体的形、气、神、韵和紫砂泥的可塑性等特点,懂得"制壶如做人"的道理,使人更加清楚的体会到制壶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紫砂壶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也规范着壶的造型及纹饰。紫砂壶的制作艺术可以说是中国时代发展的缩影,更是千年文化进步的积淀。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紫砂工艺中有一种特殊制作工艺-绞泥,其特殊性值得研究。紫砂壶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是宜兴紫砂壶生产制作的鼎盛时期,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明初开始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降低赋税,改变元代手工业工人被迫在官办工业作坊工作的工奴制度。明洪武1368-1398时期则开始规定“轮班”,手工艺人除了为官府“轮班”做一定时间外,可自由经营手工业,这对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相对安定,促进了城镇的经济繁荣,增加了对手工业品的需求,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南北各地尤以…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是宜兴紫砂壶生产制作的鼎盛时期,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明朝是在元末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明初开始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对工商业,为了达到恢复和发展的同时,也采取了降低税赋等政策,对于手工业,则改变了元代手工业工人的工奴制度.在元代,具有特种手艺的手工业工人,大多被迫在官办工业作坊工作,不得自由.明洪武(1368-1398)时期则开始规定"轮班"和"住坐"的封建性超经济的剥削制度,手工艺人除了为官府"轮班"做一定时间后,可自由经营手工业,这对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宜兴紫砂壶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相契合,成为中国陶茶文化发展的共同体,传承了紫砂壶制作的风向标,让紫砂壶赋予生命感,探索其具有强烈形式美感,易于发现特点与想象改变等雅趣. 相似文献
18.
宜兴紫砂壶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相契合,成为中国陶茶文化发展的共同体,传承了紫砂壶制作的风向标,让紫砂壶赋予生命感,探索其具有强烈形式美感,易于发现特点与想象改变等雅趣。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品种的分类一般分为光货、花货、方货与筋瓤货四类,其工艺各 有特色,这里主要结合笔者的工艺实践,谈谈花货的设计与制作。 相似文献
20.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到了明代中叶逐渐形成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紫砂艺术。与其他泡茶的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经过长时期茶水的滋养,紫砂壶能形成“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 相似文献